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A共有219筆結果

  • 保肺大作戰!綠茶能杜絕新冠病毒入侵你的肺?營養師教你吃出免疫力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隨著台灣疫情逐漸擴散,除了做好防疫措施之外,日常的肺部保養也非常重要,因為感染到新冠病毒的人,除了會出現感冒症狀外,也可能造成肺功能受損,若我們能夠從飲食方面強化肺的保護力,就能降低新冠病毒入侵的機會,但食物百百種,該怎麼吃、吃什麼,也是一大學問,還有研究指出喝綠茶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但你知道要喝多少綠茶,才能達到抑制病毒的效果嗎?就讓營養師為我們解答,告訴我們如何在疫情下吃得健康同時提升自我防護力!     想要保護肺部,第一道防線要做好   陳怡錞營養師表示,增強肺部保護力的第一要點是先顧好肺的黏膜組織,黏膜組織就像是肺的屏障,是抵擋病毒的第一道防線,與黏膜組織有關的營養素包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這兩個關鍵營養素究竟有什麼功用?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一、維生素A──黏膜生長必需品,能維持肺部屏障完整   維生素A是黏膜生長必需的營養素,可以維持黏膜組織的完整及健康,一般來說,常見的維生素A食物來源可分為兩大類:   1.動物性食物來源 研究發現動物的「肝臟」內有豐富的維生素A,所以想要補充維生素A,可以藉由吃豬肝、魚肝、牛肝等補充其營養素。   2.植物性食物來源 植物中雖然沒有維生素A,但有維生素A的前驅物——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中轉化成維生素A,進而發揮功用。在植物中β-胡蘿蔔素含量較多的是深綠色蔬菜,像是羽衣甘藍、芥蘭菜、地瓜葉等,再來含量也不少的是橘黃色的蔬果,例如:紅蘿蔔、木瓜、芒果等,所以素食者也可以透過這些食物補充到維生素A喔!     二、維生素D──讓黏膜組織穩定,強化肺部屏障   維生素D除了幫助人體鈣質的吸收之外,能讓上皮黏膜細胞緊密相連,幫助穩定黏膜組織,強化肺部的屏障,病毒就更不容易進入肺部。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透過日照合成,若日照不足也可以在食物方面多攝取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魚類(鯖魚、秋刀魚、鮭魚)、蛋黃、曬過太陽的乾香菇等。陳怡錞營養師補充說明,蕈菇類本來就含有維生素D,但有研究發現,把香菇拿去曬太陽後,會再增加維生素D的含量,若民眾不確定買回來的乾香菇、黑木耳是否曬過太陽,把它們再拿去曬太陽一樣會增加維生素D。     多攝取維生素C、Omega-3,讓免疫保護力更全面   除了穩固黏膜組織外,對抗病毒的另一個重點是增加身體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陳怡錞營養師說道,當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時,免疫細胞必須一直處理發炎反應,就沒有多餘的能力去對抗病毒,容易削弱免疫系統的能力,導致免疫功能降低,所以可以多攝取維生素C、Omega-3這類營養素避免身體產生慢性發炎。   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調節免疫防禦系統、抵抗身體的慢性發炎。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芭樂、柑橘類、奇異果和甜椒等,多攝取這些食物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減低細胞和器官組織的傷害。   另一個抗發炎的好物是Omega-3,存在於植物與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像是油脂豐富的魚類(鯖魚、秋刀魚、鮭魚)、魚油、亞麻仁油、印加果油等都有豐富的Omega-3。Omega-3當中對維持健康最重要的成分為EPA及DHA,EPA是血管清道夫,適量補充可以降血脂、抑制發炎反應、改善免疫系統;DHA則是促進腦部與神經發育,有助改善認知功能、提升記憶及專注力等。     辛香料和具有彩虹顏色蔬果富含植化素,也是抗發炎小尖兵   許多辛香料(大蒜、蔥、薑黃、八角等)和具有彩虹顏色的蔬果可以對抗發炎,這是因為裡面富含植化素。植化素在體內扮演許多角色,像是抗氧化、保護細胞完整性、調節免疫等,讓人體增強保護力。在烹調時加一些辛香料,也能增添風味,營養與美味兩者兼顧。     喝綠茶能抑制體內的新冠病毒?其實不容易辦到   有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單寧酸」可以削弱病毒活性、減緩病毒複製的速度,進而降低病毒的傳染力,除此之外,茶葉中的「兒茶素」有抗發炎、抗氧化的作用,但陳怡錞營養師提醒,雖然綠茶有抑制病毒的功效,可是若想透過喝綠茶消除體內的病毒,是需要喝非常大量才有可能達成,所以沒辦法光靠喝綠茶來達到治療的效果,若感染新冠病毒還是建議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總結上述的飲食建議,陳怡錞營養師提醒大家,平時也要多攝取各種豐富顏色的食物來補足營養,並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建構好免疫系統的防護網,才能阻擋新冠病毒的侵擾!       諮詢營養師:陳怡錞營養師    現職: 錞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執行長 現職/學歷: 錞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執行長 知名保健營養講師 安民家庭醫學科診所 兼任營養師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 兼任講師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延伸閱讀 文章|小心甜蜜陷阱!皮膚老化、記憶力衰退、抑鬱上身,都是「糖」惹的禍 影片|年後減肥看過來!用錯168減肥法易增復胖危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7

  • 75歲長者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孩童防疫補貼上路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宣布新增135例確定病例,其中132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8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雙北疫情雖逐步趨緩,但是雙北以外的部分縣市,仍要密切注意疫情發展,針對弱勢族群及獨居老人更應提高注意,以防疫情反彈或出現新一波流行。有關地方政府提出到宅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提醒地方政府要注意疫苗的保存條件,必須保存在2~8℃、開瓶後要在6小時內施打,應避免晃動。另要預先安排10人次施打讓效率增加。     中央補助50台PCR檢驗儀器,減少接觸者染疫可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5日宣布,將補助各地方社區篩檢站50台PCR檢驗儀器,未來如果居家自採或是企業快篩出現陽性的民眾,可就近至社區進行PCR的檢驗,檢驗結果若症狀嚴重就前往醫院就醫,輕症者則到加強版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避免在家中隔離,減少接觸者染疫的可能性。總統蔡英文15日發表談話表示,近日有許多民眾朋友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尤其是醫療資源的供應,她要特別感謝民間支持共同提高醫療動能,政府也會全力動員調度設備來降低重症率與死亡率。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首批莫德納開放,針對第一類醫事及非醫事人員尚未接種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15萬劑中,7.5萬劑已配送至全國COVID-19專責醫療院所,目前開放第一類尚未接種疫苗的第一線照顧病患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包含醫院、診所及其他醫事機構執業醫事登記人員,非醫事工作人員,以及集中檢疫所非醫事人員。     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不限戶籍地或居住地   隨著第一類施打疫苗人員逐步完成,對於國內較高感染風險的75歲以上長者也開放疫苗接種,針對近來的假訊息流傳在長輩的訊息群組中,總統蔡英文發表談話時特別澄清,接種疫苗真的對長輩很重要,不要輕易相信不實訊息,請長輩一定要注射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75歲以上老人不需要造冊,僅用健保卡讀取就能知道是否符合資格,施打也不限戶籍地或是居住地,但各縣市預約施打的相關措施都不相同,請各位長者要多加注意時間及流程。     孩童防疫補貼正式申辦,符合條件者可領一萬元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行政院針對家中有國小孩童及國中有身心障礙之學生進行紓困,開放請領「孩童家庭防疫補貼」,請領方式可選擇線上或是ATM領取,父母或監護人只需準備孩童的健保卡號,以及父母或監護人本人的身份證字號及金融卡即可,若家中孩童未滿兩歲,衛福部將會直接撥款至帳戶。父母或監護人要注意15日是線上申辦開始,18日才開放指定銀行ATM領取。總統蔡英文於發表談話時也提到,其餘紓困方案會陸續推出,請有符合資格的民眾或企業趕快去申請,來度過疫情難關。   行政院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網連結如下: :: 行政院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 (10000.gov.tw)       延伸閱讀 文章|皮膚出現大片紅疹、腳趾有凍瘡?!小心是新冠病毒找上你! 文章|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6

  • 拉肚子代表得新冠肺炎?急性腸胃炎、新冠肺炎不再分不清,腹瀉就別瞎操心

    文、圖/翁嘉妤      摘要  隨著夏天到來,腸胃炎也跟著來勢洶洶,加以近日肺炎疫情肆虐,讓台灣的夏日似乎註定不安寧。由於新冠肺炎的通報定義臨床條件中,也含有「不明原因腹瀉」的病徵,因此也讓不少出現腹瀉情況的民眾增加了更多心理負擔,其實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可能會造成腹瀉,出現肺炎症狀,也並不一定與新冠肺炎有關。     炎熱的夏季本來就是急性腸胃炎好發的季節,加上近期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導致人心惶惶,許多民眾也跟著疫情發展感到焦慮不安。由於「腹瀉」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公開的肺炎症狀之一,因此若出現類似症狀難免會與肺炎產生聯想,無法判斷是否為急性腸胃炎還是新冠肺炎,進而影響對於病症的處理,甚至延誤就醫。其實面對新冠病毒無須過於恐慌,了解腸胃炎和新冠肺炎的腹痛分辨,對於新鮮食物的保存也要有基本概念,讓自己與家人安心渡過這波疫情侵襲。     新冠病毒從呼吸道進來,怎麼會造成腹瀉?   一般我們認為新冠病毒都是透過呼吸道感染人體,症狀也多以呼吸系統為主,腸胃道感染較易被民眾忽略。內科醫師張振榕表示,新冠病毒外有一層棘蛋白(Spike Protein),會黏住人體細胞表面ACE2受體,與細胞做連結後進而開始感染。早期研究調查ACE2受體大部份都存在於呼吸道,但後來發現感染者的糞便中竟然也有病毒RNA,因而發現腸胃道也有ACE2受體,尤其胃部、十二指腸、大腸、小腸等部位特別多,所以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本來就不僅限於呼吸道,腸胃道的健康也應格外留意。           新冠病毒進入腸胃道的途徑難防,張振榕醫師指出,感染者剛開始可能是呼吸道感染,但後來因為生病時不自覺的吞嚥動作,導致將鼻子、喉嚨、口腔等分泌物中的病毒吞到腸胃道,病毒便與腸胃道中的ACE2受體結合,因而引發腹瀉症狀。其實不只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如此,常見的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的原理也相同,除了會有腹瀉症狀外,也有類似感冒的呼吸道病症。     炎熱環境加上食物囤積,急性腸胃炎說來就來?   腸胃平時沒事,一痛起來卻不得了,多數時間只能坐在馬桶上渡過。張振榕醫師解釋,夏天因為氣溫較高,食物保存容易變質,所以這個時期的急性腸胃炎大多都是細菌引起的,例如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志賀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在高溫的狀況下,只要食物沒有及時冷藏,很容易就會產生細菌,食用後細菌便會在體內快速孳生,也會分泌一些細菌毒素,在短時間內造成腸胃發炎。   除了我們熟知的急性腸胃炎,其實也有所謂的「慢性腸胃炎」,只是慢性大多都與免疫系統的疾病有關,患者可能本身體質就有免疫系統失調,才會引起腸胃道慢性發炎,至於臨床病症還是以急性腸胃炎較常見。俗稱「病從口入」,免疫系統正常者罹患腸胃炎的原因,大部份還是與日常飲食有關,因此注意食物保鮮,保持個人與用餐環境的衛生,才不會因輕忽而得到腸胃炎。     平平都是拉肚子,腸胃炎、新冠肺炎怎麼分?   張振榕醫師表示,根據目前統計指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的腸胃道症狀,包括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約占5%,腹瀉(Diarrhea)約占 30%,的確病症上與腸胃炎相當類似,所以很難做區分,但民眾可以觀察除了腸胃道問題外,是否還有合併新冠肺炎會產生的上呼吸道症狀,例如發燒、乾咳、呼吸急促、嗅覺/味覺喪失或改變等。至於一般噁心、嘔吐、腹瀉的情況,還是多常見於急性腸胃炎為主,不用過度擔心,不過仍須謹慎應對,若有疑似確診的患者,請撥打1922免付費傳染病諮詢專線,並注意不要自行前往醫院、搭乘交通工具,等候公衛人員通知。     腸胃炎「拉到虛脫」?非常時期到底該不該就醫?   目前國內疫情緊張,民眾也盡量減少就醫,降低接觸感染機會,但腹瀉若相當嚴重時,仍應尋求治療。張振榕醫師指出,出現腹瀉症狀時,可以從以下3點判斷是否需要就醫:   1.腹瀉次數 一般腸胃炎空腹約6~8小時,讓腸胃獲得適當休息後,便能夠稍微緩解,但如果空腹6~8小時後腹瀉情況持續,一天腹瀉超過4~6次以上,患者可能會出現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的情形,尤其孩童會更為明顯,這時候便可能需要就醫治療。   2.觀察糞便 若糞便帶血、有很多鼻涕般的黏液,或有合併發燒現象,代表腸胃炎可能較為嚴重、有感染,也需要就醫做進一步診斷。   3.合併上呼吸道病症 除了腹瀉、噁心、嘔吐以外,若還有發燒、乾咳、呼吸急促、嗅覺/味覺喪失或改變等新冠肺炎會有的上呼吸道症狀,則需通報1922免付費傳染病諮詢專線,安排就醫。     夏季高溫加上疫情夾擊,注重衛生習慣、留意食品保存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台三級警戒延長,也代表民眾勢必得繼續「屯糧」、減少出門次數,以應付接下來的抗疫之路。由於現階段多數民眾相當依賴物流配送,導致物流產業相當吃緊,6月初國內物流龍頭黑貓宅急便、台灣宅配通、新竹貨運等業者紛紛釋出公告,表示將調整部份地區的低溫配送。Facebook也有粉絲專頁爆料,在宅配訂單爆滿的情況下,物流倉儲根本無法應對如此龐大的供貨量,爆料照片中可以看到許多貨物被隨意堆放,讓網友擔心如果是需要冷藏保鮮的食物,在常溫環境長期存放,難保不會變質,引發腸胃炎等消化道不適。       圖片來源:《終結血汗物流-台灣貨運倉儲產業工會》粉絲專頁     在疫情衝擊下,宅配難免大塞車,除了體恤物流人員的辛勞,注意各平台的配送時程公告以確保食物新鮮外,其實預防腸胃炎最經濟效益的方式,還是要從個人做起,張振榕醫師提醒民眾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落實正確的衛生習慣和注重食物保存:   1.注意食物保鮮 過期和未及時冷藏、冷凍的食物,盡量不要食用。   2.食物應徹底煮熟 避免生食,食物入口前,最好都完全煮熟。   3.隔餐食用要冷藏 若食物沒有在當餐吃完,一定要立即冷藏。   4.不要吃隔夜菜 夏季氣溫高,若食物放置隔夜,細菌容易孳生,不建議繼續食用。   5.遵守用餐衛生 吃飯前、吃飯後都要洗手,用餐時使用公筷母匙,不要共食。   6.如廁前後勤洗手 由於腸胃炎是經由糞口傳染,感染源常常與排泄物、嘔吐物有關,所以廁所是重要的傳染場所,如廁前、如廁後都務必要記得洗手。   7.洗手動作確實不偷懶 洗手應盡量採「濕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乳,並謹遵洗手口訣的「內外夾弓大立腕」步驟來徹底清潔至少超過20秒。           張振榕醫師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會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腸胃道也被懷疑是傳染途徑之一,雖然尚未有足夠數據證實新冠肺炎會經由糞口傳染,但民眾仍須謹慎以對,隨時注意個人、環境及飲食上的衛生,以減少感染機會。         諮詢醫師:張振榕醫師    現職: 張振榕診所 院長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室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專任主治醫師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早期腸胃癌內視鏡手術進修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病毒也會傳染給動物?家中寵物要當心?小心「這樣做」反而會傷害毛小孩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6

  • 新冠肺炎速報 AZ疫苗公費開始施打 社區廣篩持續進行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宣布新增287例確定病例,其中286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24例。12日新增251例確定病例,其中250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死亡26例。13日新增175例確定病例,其中174例為本土個案,另有1例境外移入,死亡26例。14日新增185例確定病例,全數為本土病例,其中死亡15 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波疫情從5月11日到6月12日,共累計公布了1萬1547位確診個案,其中已有580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的人數已破5成,整體醫療量能壓力下降。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採購引入單株抗體藥物1000人份,用於感染新冠病毒輕度至中度的患者,降低個案轉為重症的風險,藥物於將於6月中旬到貨,優先分配集中檢疫場所主責之醫院,經醫師評估後條件符合者始得注射。     6月15日起AZ疫苗公費開始施打,一到六類對象為優先   由日本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15日起即將提供民眾公費接種,接種對象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布的最新一到六類的對象,一到六類的總人數達267萬人,目前現有的疫苗數是無法滿足全部,副指揮官陳宗彥提醒地方一定要審慎做規劃處理,施打會依據健保資料將列名冊提供給各縣市,會依照居住場所、避免人員移動就近來施打。   一到六類施打對象如下:   一、醫事人員 1.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 2.醫療院所之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之非醫事人員)   二、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含機場CIQS人員) 1.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2.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 3.港埠執行邊境管制之海關檢查、證照查驗、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之第一線人員(含警察、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 5.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之第一線人員) 6.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7.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   三、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1.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 2.防疫車隊駕駛 3.港埠CIQS以外之第一線作業人員: (1)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之第一線工作人員 (2)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須與 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 5.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之對象   四、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 1.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以互惠原則提供我國外交人員接種之該國駐臺員眷等 2.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五、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 1.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顧者 2.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照顧服務員及服務對象 3.矯正機關工作人員(戒護人員等) 4.洗腎患者   六、75歲以上長者     社區四大廣篩策略,盼有效阻擋新冠肺炎病毒擴散   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社區廣篩四大策略,希望能盡快找出社區中的潛藏病例。其四大策略如下:   第一、廣設社區篩檢站 之前國內一開始多採被動篩檢方式,因此無法有效的主動找出無症狀的病患,透過廣設篩檢站,希望能進一步切斷病毒傳播鏈,截至目前已經有111站,有需要的民眾可盡速前往。   第二、協助企業自主快篩 另外近日多個企業已爆發員工確診的消息,為避免公司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呼籲企業盡快幫員工篩檢,避免疫情擴大。   第三、導入診所自費快篩 至於診所自費快篩部分,惟動線規劃與相關通風設備尚未齊全,目前正在討論中。   第四、鼓勵廠商引進在家快篩 現在已有兩家廠商提出申請,中央目前正盡速審核中。     18家民間救護車業者加入後送,消化救災量能   國內疫情然然嚴峻,醫護人員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當然對於運送確診患者及一般病人的救護車來說,似乎量能不足,而相關人員勤務壓力非常繁重。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最新防疫方針,有18家民間單位至少108部民間救護車上路,相關人員已經完成教育訓練,可以減輕原本119救災救護的龐大量能,舒緩相關人員的壓力。     172家旅宿推優惠,體諒醫事人員辛勞   醫護人員工作後,返家有可能把病毒帶回家,造成同住家人感染,但是想住外面的旅館又怕被拒絕,交通部長王國材11日宣布13縣市、172家旅宿業者共同推出醫護優惠方案,以分層分流的方式讓醫護人員入住,確保特定區域只有醫護人員住宿,在台灣旅宿網防疫專區可以查詢訂房,未來將持續擴增配合業者,體諒醫護人員的辛勞。   台灣旅宿網防疫醫護人員專區連結如下: :: 醫護人員入住優惠方案 :: (taiwanstay.net.tw)       延伸閱讀 文章|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5

  • 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電影中的催眠片段符合現實嗎?人的前世今生還可能會因它而改變!?   在近年來,催眠都是影視劇愛用的題材之一,也因此大眾對催眠的了解, 僅限於影視劇上所呈現的,但影視劇中所呈現的催眠就是全貌嗎?究竟影視劇有沒有誇大催眠的效果呢?今天美醫誌帶你來揭露催眠的神秘面紗!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預告 01:04 催眠原理是什麼? 04:57 什麼情況下會使用到催眠? 05:54 催眠是否可看見前世今生? 07:05 可以透過催眠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嗎? 08:42 可以透過催眠竄改他人的記憶嗎? 10:00 催眠的費用 10:52 催眠會有後遺症嗎?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諮詢醫師:孫柏鈞醫師    現職: 希望心靈診所 學經歷: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前理事長 亞洲催眠治療與輔導協會(香港)榮譽顧問 薩提爾模式國際Satori特別小組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心理輔導顧問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是心理醫師!到底什麼是「臨床心理師」,一次搞懂差別,讓專業被好好看待 影片|產後憂鬱讓媽媽們好崩潰 及早治療才能找回自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14

  • 《火神的眼淚》醫護專業用語特輯!張志遠有PTSD?徐子伶是EMT-P?別再只聽得懂CPR和AED!

    文、圖/翁嘉妤      摘要  以消防員工作日常為主題的台劇《火神的眼淚》,自從開播以來的收視率屢屢創下驚人表現,大結局更是勇奪收視冠軍,劇中收視高峰達到4.39,收視人口數也高達139.63萬人,製作人湯昇榮在直播時更透露已有許多贊助想投資第2季的拍攝,觀眾也期盼這部「台劇之光」能夠得以延續。     由於《火神的眼淚》是以消防人員為中心的職人劇,因此劇中時常會出現一些專業術語。其中醫療救護的單詞,相較於消防專業用語,民眾可能較常接觸或曾經聽過,不妨深入了解這些代稱的用意,說不定往後在緊急時刻還能夠派上用場。   ※本報導並無劇透,可放心閱讀。     EMT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EMT是每位消防人員都要考取的證照,依緊急醫療救護法第24條規定,緊急救護技術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種等級,訓練的內容和時長也不相同。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相當國中以上畢業或同等學歷 訓練時數:4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檢傷分類及傷病檢視 2.病患生命徵象評估、血氧濃度監測 3.基本心肺復甦術及清除呼吸道異物 4.使用口咽、鼻咽人工呼吸道 5.給予氧氣 6.止血、包紮 7.病患姿勢選定及體溫維持 8.骨折固定 9.現場傷患救出及搬運 10.送醫照護 11.急產接生 12.心理支持 13.使用自動心臟電擊器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9條為準)     EMT-2中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高中以上畢業或同等學歷,並具有初級救護技術員證書 訓練時數:28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初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2.血糖監測 3.灌洗眼睛 4.給予口服葡萄糖 5.周邊血管路徑之設置及維持 6.給予葡萄糖(水)、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食鹽水 7.使用喉罩呼吸道 8.協助使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或硝化甘油舌下含片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10條為準)     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 受訓資格: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證書4年以上,或專科以上畢業,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證書 訓練時數:1,280小時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可施行救護技術內容: 1.中級救護員得施行之救護項目 2.依預立醫療流程執行注射或給藥、施行氣管插管、電擊術及使用體外心律器 ※高級救護技術員執行前項第二款救護技術後,應將救護紀錄表送至醫療指導醫師簽核。 (以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第11條為準)   EMT不限定學歷是否就讀醫學相關科系,民眾若有意願想考EMT執照,也可以上「緊急醫療管理系統救護技術員」專區網站查詢。EMT-1只需國中畢業就可報名,學會這些實用的課程內容,在遇到緊急事件時,便可以運用基本的急救常識做出妥善處理。     TP高級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Paramedic)   TP是「EMT-P」的簡稱,可以說是EMT中的救護菁英,可以進行的救護處置種類是最多的,也只有TP可根據線上醫囑給藥、實行緊急處理,對於幫助急救病患有更多實質上的助益。例如在《火神的眼淚》中,徐子伶和張志遠皆擁有TP資格,但TP要進行部份風險較大的救護措施時,都還是要請求醫師指示才可以實施。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目前台灣各縣市救護人員的編制也有所落差,例如幅員遼闊的花蓮地區,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所以花蓮縣消防局也一直努力提升轄內救護的人力資源。在病患遇到緊急情況時,每一位EMT都將是拯救生命的關鍵,因此這些技術人員的培訓也是各縣市消防局十分著重的項目。     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是醫療術語,意指「到醫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意思,因為簡稱的唸法近似中文「歐卡」,所以急救人員通常會直接以「歐卡」稱之。   其實OHCA原稱是叫做「DOA」(Dead on arrival),也就是病患在「到院前死亡」,但因為大部份的病患經由CPR、AED搶救後,便可恢復生命跡象,因此現在才都改稱為OHCA,單指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況,急救人員還是可以透過救援來挽回病患生命。     ROSC恢復自發性循環(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如果急救發揮效果,病患的血液循環已經恢復,臨床上便可測得到脈搏和血壓,這種情況稱之為「ROSC」。多年來心肺復甦急救法逐漸受到社會重視,因此也改善了急救現場病患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的機率。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在經歷重大壓力後,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問題,也可稱為「創傷後遺症」,主要有以下症狀: 1.無法停止思考致病的事件(如做惡夢、反覆回想、產生幻覺) 2.意圖迴避社交生活(疏離家人朋友、對以往喜好事物失去興趣) 3.情緒感受強烈(嚴重焦慮、煩躁、易怒、易受驚嚇、易感到沮喪失落等) 4.生理症狀(血壓和心率升高、呼吸變快、肌肉緊繃、噁心、腹瀉等)   PTSD的盛行率,在一般人口中大約只有1.0~2.6%,但光是消防救難人員,就高達30%。《火神的眼淚》劇中要角「張志遠」便是患有PTSD的消防人員,每當有緊急災難發生時,所有人都往外逃,他們卻必須抓緊每一秒鐘往事故現場奔去。每次邁開腳步,他們內心承受的重量似乎也多增加了一些,該劇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包含了真實呈現出救難人員的壓力和使命,引發不少共情。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一般人在重大事件後,無形中身心多少都會有一些壓力反應,比方經歷地震後,對搖晃會特別敏感,經歷氣爆後,對聲音會格外警覺,或會下意識的避免觸景傷情,選擇放下過去,這些壓力反應有時候可以隨著時間逐漸改善,然而第一線現場救難人員的壓力,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數倍之多。例如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翻覆的悲劇,便讓不少在現場搶救的救難人員身心壓力達到臨界點,也開始引發許多網友討論,應關注這些出勤人員的身心狀況及心理輔導。     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是幫助急救瀕臨猝死的病患的儀器,它能夠自動偵測病患的心律脈搏,判斷特定的心律不整,並且給予去顫電擊。值得注意的是,AED並不是直接用電擊恢復病患的心跳,而是利用電流刺激來幫助「導正」不正常跳動的心臟,通常需要搭配CPR來做搶救。   因為AED的使用方式相當容易,在開啟機器時,會有語音說明步驟,也可以配合儀器上的圖示來操作,就像使用「傻瓜相機」一樣簡單,所以AED又被稱之為「傻瓜電擊器」。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由於心臟疾病所引發的死亡,經常都是突發性心跳停止,因此電擊正是幫助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根據衛福部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果可以在1分鐘內適當的給予其電擊,則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然而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所以在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廣為設置AED,可以提供緊急狀況時搶救時使用,降低病患的到院前死亡率。     CPR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種基本急救措施,施救人員可以透過壓胸按摩,來保持病患腦部維持正常功能,直到自然恢復呼吸和血液循環。   CPR對於搶救生命相當重要,也是政府提倡全民皆應學習的急救知識。特別是在病患心跳停止後的4分鐘內,是關鍵的施救時間,超過4分鐘腦細胞便開始死亡,所以及時施行CPR,可以幫助患者在專業醫護人員前來時,獲得適當的急救處置,避免憾事發生。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CPR與AED是相輔相成的救命關鍵,在搶救突發性心跳停止的病患時,先盡快施行CPR,保持血液循環,來提供身體重要器官氧氣,並利用AED讓病患心臟恢復正常跳動,兩者妥善的搭配,可以使搶救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因此也衍生出許多口訣,例如常見的「叫叫壓電」、「叫叫CABD」等。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網站表示,「叫叫CABD」是方便專業人士記憶的完整版口訣,而「叫叫壓電」則是讓未受過訓練的民眾參考的口訣。建議深入了解步驟指示,才能夠在緊急時做出適當應對處理。   叫:呼叫、拍肩,確認患者意識 叫:大聲呼救求援、撥打119,設法取得 AED設備 壓:壓胸按摩(須先確認病患呼吸狀況,若無呼吸、心跳,才開始進行胸外按壓) 電:聽從機器指示使用AED ※在醫護人員尚未到達現場之前,應持續進行 CPR, 不可中斷,直到病患恢復呼吸心跳為止。     救人不分職業、不分你我,每個人都能成為救助他人的英雄   《火神的眼淚》全劇斥資9,400萬台幣拍攝,除了不惜成本的大手筆外,該劇吸引觀眾感動的,莫過於角色間超越同事,更像是家人般的情誼,還有消防人員面對工作時不懈的態度,反映出這群第一線人員們盡忠職守的精神。       圖片來源:《火神的眼淚》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     《火神的眼淚》不僅揭露了消防人員工作上的各種辛酸,也血淋淋的揪出許多被網友指稱是「出一張嘴」、「指導救災」的台灣刁民,不過相信在好劇的渲染力下,會有更多民眾以尊重和同理心相待救災救護的消防人員,讓他們對工作能夠有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民眾不妨也以此劇作為契機,學習更多急救知識,在緊急情況下,人人都能成為對他人伸出援手的一份關鍵戰力。     資料來源: 1.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141 2.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940 3. https://news.ltn.com.tw/news/Hualien/paper/1421585 4.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8002125-260402?chdtv 5.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24339 6. https://www.tsoc.org.tw/upload/journal/2/20090315/1.pdf 7.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404000977-260405?chdtv 8.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PTSD-PTSD.htm 9.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87?template=fashion 10. 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other-mental-health-issues/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11. https://tw-aed.mohw.gov.tw/ShowNews.jsp?NewsID=35 12. 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cpr%E8%88%87aed/ 13. https://www.nfa.gov.tw/pro/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21&article_id=905 14.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VGrRzJ     延伸閱讀 文章|《孤味》徐若瑄完美詮釋整外醫師 盤點那年女神們演過的醫師角色! 影片|外科手術大直擊!詳細開刀房知識醫師講給你聽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2

  • 澳洲沙龍店拒絕接種疫苗民眾消費 醫學專家斥無根據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這兩年全世界在疫情籠罩下,多個國家近期已開始為民眾施打疫苗,期望能阻絕病毒的傳播,不過在有人的地方總是會出現怪力亂神、道聽塗說的事情,在澳洲就有一間沙龍店,經營者宣稱接種疫苗將對身體帶來數千種副作用,甚至做出極端的行為將接種者拒絕在店面外,不讓他們消費。如此行徑也讓醫學專家跳出來反駁,民眾應該透過官方的資訊來正確了解接種疫苗的知識。     你接種疫苗了嗎?在台灣的各位可能還需要再等等,在國外如美、英、德、法及以色列等國幾乎超過一半的民眾都已接種疫苗,面對疫情持續兇猛的肆虐,疫苗接種成為防堵病毒的一道良藥。當然遠如澳洲及紐西蘭兩國,接種疫苗者更可以在兩國之間展開旅遊泡泡,達到探親及觀光的目的。不過在接種疫苗的政策下仍有光怪陸離的情形發生,在澳洲昆士蘭州的一間沙龍店就是如此。   沙龍店經營者Yazmina Jade Adler在Instagram上發佈了一條消息:有接種過Covid-19疫苗者不得入店消費,此訊息一出立即引起正反兩方面的交戰,有人表示「這老闆是空固力壞去?」、「很有錢嗎?不想做多的生意」、「是瘋了嗎?」,當然持正面意見的則說「很高興老闆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我會成為你們的新客戶!」,而老闆本身並沒有要將這則消息撤出的意願,這是為什麼?   Yazmina Jade Adler表示她看過有人分享施打疫苗後的後遺症,覺得疫苗的「內容物mRNA」會經過施打過的人體,然後人體透過唾液傳播出去,而且覺得疫苗會對身體帶來上千種的副作用,例如造成女性經期大亂、會造成員工及員工家屬因此而染上肺炎等等。但是此訊息很快就被當地公衛專家給打臉,並說這位經營者「缺乏正確認知」「這樣的行徑是相當危險」,因為該老闆並沒有任何證據及資料顯示接種疫苗後會造成女性經期大亂,疫苗內容物產生的副作用也沒有那麼像老闆說的一樣,的確有部分民眾會因為疫苗而產生些許的不適,像是肌肉痠痛或是發燒等,但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來配合緩解;另外疫苗的內容物mRNA並不具有傳染性。   不過該老闆表示仍然堅守她的開店政策,並且隨著疫情狀況評估至2023年,她不是反對疫苗,也沒有歧視任何人,她只是做出對她事業有幫助的選擇。看來這名老闆仍會持續堅守她的立場,但是就民眾來說,要知道疫苗正確資訊仍需透過專業醫療單位及醫師的說明,加上詳細的評估身體狀況和風險,才是對自己最有保障的。       資料來源: 1.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health/health-problems/khemia-salon-owner-posts-proof-to-support-her-ban-on-aussies-vaccinated-against-coronavirus/news-story/a94241ec03aef40600175a9c28ece369 2. 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l/gold-coast-hair-salon-owner-slammed-by-top-gp-after-covid-vaccine-stance/c4240f39-2d26-4415-bc5f-665f89aabc67 3. https://www.dailymercury.com.au/news/qld-hairdresser-refuses-vaccinated-customers/4261711/     延伸閱讀 文章|醫美注射恐與新冠疫苗排斥?爆首例過敏反應 嚴重者引起臉部腫脹 影片|新冠肺炎病毒從「眼」入?防疫期間戴隱形眼鏡要小心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6.02

  • AZ還是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等於免死金牌?疫苗差異、副作用一圖秒懂

    文/羅立珊 圖/傅暄閔      摘要  截至目前,台灣陸續取得莫德納疫苗與AZ疫苗,但國外時常傳出副作用的案例,更有傳言指出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會流產,讓不少備孕的媽媽心生恐懼,害怕接種疫苗後會對孩子產生副作用,但究竟接種後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哪些族群可以暫緩施打?在這篇美醫誌要將新冠肺炎疫苗的重點一次通通告訴你!     一次搞懂莫德納疫苗與AZ疫苗的研發方式與保存差異   莫德納疫苗(Moderna)   莫德納疫苗的正式名稱為「mRNA-1273」,是由美國製藥生技公司藉由mRNA技術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其原理是mRNA不進入細胞核與人體DNA,直接在細胞質生產新冠病毒的抗體。   婦產科醫師郭信宏解釋,可以想像人體細胞核是一個工廠,工廠裡面有許多產線(DNA),而mRNA不需要進入工廠,而是可以在工廠外自行生產東西,也就是抗體,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入侵,也因為不進入人體細胞核,所以普遍安全性會來得高一點,但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所以比較容易被人體代謝掉,官方建議在四週內施打完兩劑才能有較高保護力,保護力大約有94%,但因為莫德納疫苗需要超低溫保存(攝氏零下20度),過於嚴苛的運送環境,讓莫德納疫苗較難被廣泛施打。     AZ疫苗(Oxford–AstraZeneca)   AZ疫苗又稱牛津疫苗,是由阿斯特捷利康藥廠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利用腺病毒的DNA嵌入工廠內做出抗體對抗病毒(但不會在人體內複製,對人不會有致病性),因為會進入人體細胞核,所以較不容易被代謝掉,兩劑施打的間隔可以比較久,大約8~12週。郭信宏醫師建議在疫苗有限的情況下,比較適合打的就是AZ疫苗,因為儘管只施打一劑,也有不錯的保護力,大約70%,第二劑打完保護力大約有80%。除此之外,AZ疫苗只需冷藏於攝氏2~8度,運送上較方便,所以能被廣泛施打。           新生兒、孩童、孕婦不能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接種副作用看這裡   郭信宏醫師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還沒有針對新生兒、孩童、孕婦等做出實驗結論,所以不確定新冠肺炎疫苗對這些族群會不會有療效及安全上的疑慮,目前藥廠也陸續為這些族群進行實驗,若以上族群希望有疫苗保護,可以等官方宣布,或考慮施打mRNA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因為mRNA不會進入人體,是較安全的疫苗,可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施打。   此外,有在服用賀爾蒙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的民眾,應避免施打AZ疫苗。因為根據AZ疫苗的報導,有可能導致罕見且嚴重的副作用「血栓」,而賀爾蒙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就是血栓,若又施打AZ疫苗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除了上述提到的族群,其他民眾不需要太過擔心注射AZ疫苗後會有血栓發生,以郭醫師在臨床上的經驗,台灣人會產生血栓的機率非常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上也強調,台灣的肺部血栓事件,發生率只有萬分之1.59,相對白種人千分之1~2低許多,也就是說,歐美等國的血栓發病率是黃種人的5~10倍。   除了上述提到「血栓」這個嚴重副作用之外,兩種疫苗施打完後都有可能產生其他較輕微的副作用,像是疲憊、頭痛、肌肉痛、發燒、身體不適等,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接種疫苗1~2天後出現,但預計幾天內副作用就會消失,民眾不需要太過恐慌。     新冠肺炎疫苗保護力不夠高?其實疫苗對重症死亡保護力接近100%   現階段國際上認證的疫苗,不論在第一劑或第二劑,接種完後的保護力皆約落在60%到90%左右。基本上所有疫苗的保護力很難達到100%,但郭信宏醫師強調,所有疫苗的「重症死亡保護力」都是接近100%,也就是說幾乎100%能預防民眾患有重症、住院甚至死亡,所以打疫苗最大的目的,就是有效避免民眾進入最嚴重的狀況,與其執著在疫苗的綜合保護力不夠高,大家更需要關心的是現有的「重症死亡保護力」已經非常好了,因此郭醫師鼓勵民眾有疫苗就可以施打,先建立重症死亡保護力的屏障。     莫德納疫苗與AZ疫苗雞尾酒混合接種是趨勢   郭信宏醫師也提出他的看法,在未來疫苗充裕且不衝突的情況下,注射兩種不同型態的疫苗(例如先AZ兩劑再莫德納兩劑),理論上可以更增加保護力,所以新冠肺炎疫苗混合接種可能會是一個趨勢,民眾不需要執著在第一個疫苗是打哪一種。     新冠肺炎疫苗打完後保護力有空窗期,戴口罩、勤洗手不可少   大部份的疫苗要等到接種1~3週之後才會建立起免疫力,新冠肺炎疫苗也不例外,在這之前若暴露在病毒下,還是有可能會被感染,且會傳染其他人,所以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還是非常重要。   看完這篇,ME粉們對新冠肺炎疫苗有更多的了解嗎?疫情當前,施打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唷!       諮詢醫師:郭信宏醫師    現職: 長庚紀念醫院 婦產部內視鏡科 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 副秘書長 亞太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 國際教學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林口長庚婦產科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婦產部內視鏡科       延伸閱讀 文章|全台肺炎疫情延燒,癮君子脫口罩抽菸要開罰!吸菸真的容易得新冠肺炎嗎? 文章|肺炎疫苗導致腫痛發炎副作用 醫美填充物惹的禍?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8

  • 肺炎疫苗導致腫痛發炎副作用 醫美填充物惹的禍?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地仍無停歇的跡象,就連台灣本地也出現了大幅人數確診的消息,全台更是進入第三級的防疫警戒狀態,除了個人本身做好防疫措施外,就必須仰賴COVID-19疫苗來達到防堵病毒的功效。但疫苗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狀態的呈現,對於曾經在臉上注射過填充劑或是玻尿酸的人,有可能會因為疫苗讓身體感到不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跟著國際新知一起來看看!     你曾經在臉上做過微整嗎?是否有注射過填充物呢?在新冠肺炎期間想注射COVID-19疫苗可得先想一想,根據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ASAPS)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指出,曾經在臉上有注射填充物的民眾,在接受疫苗接種後,身體出現了紅腫以及發炎的副作用,還有人出現嘴唇腫大的情形;不過這僅僅是個位數的個案,而身體出現狀況的患者在接受類固醇及抗組織胺的治療後,症狀已得到緩解。   其實這是很罕見的狀況,尤其是此類報導一出,不少曾經注射過填充物的民眾紛紛打電話詢問醫師是否可以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皮膚科醫師Dr. Brooke Jackson指出,副作用出現的案例雖少,但是隨著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就數學統計上這些案例仍有可能會發生。而上述案例的患者,其實他們注射填充物至少有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會產生這種情形不一定是跟疫苗有關,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在COVID-19疫苗上市前都會經過美國FDA的測試及實驗,舉某牌疫苗為例,15,184名的受試者中有3名受試者之後出現不適的狀況,但是測試時並不會知道受試者過去曾經服用過或施打過的藥物,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是有問題或是出現瑕疵,大部分受試者身體仍然是出現正常的反應。注射填充物出現紅腫或發炎情況也不是施打疫苗後獨有的,原本個人的體質也是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反應,所以把施打疫苗和不適症狀劃上等號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當然在疫情嚴峻狀況下,接受疫苗接種還是必須的,美國皮膚科手術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ASDS)建議民眾不要因為你注射過相關填充物就害怕去接受疫苗的施打,畢竟病毒是相當可怕的,傳播速度又快,疫苗才能有效地隔絕病毒,幫助人體免於危害。當然如果有個人病史或是其他的藥物使用歷史,最好在施打前告知相關單位或醫師,請他們詳細評估後再進行,保持正確的認知來面對疫苗施打後的狀況也非常重要,不要因為恐慌或是一些消息來源就錯失了疫苗的施打時機,畢竟沒有人希望成為疫情下的受害者。     資料來源: 1. FDA: Moderna Vaccine May Cause Reaction in People With Facial Fillers | Health.com 2. Are the Covid-19 Vaccines Safe for Facial Fillers? (vogue.me) 3. Q&A: Reaction to facial fillers may be seen with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healio.com) 4. COVID-19 Vaccine and Facial Fillers: The Interactions and Side Effects to Know About (goodhousekeeping.com) 5. About Us | Skin Wellness Dermatology Associates 6. Or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delayed inflammatory reaction to dermal hyaluronic acid filler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a model for inhibition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cutaneous inflammation (jaadcasereports.org) 7. COVID-19 - Facial Fillers and COVID-19 Vaccine (surgery.org)     延伸閱讀 文章|我不喜歡鏡頭前的自己!疫情下的醫美整形熱潮 影片|新冠肺炎病毒從「眼」入?防疫期間戴隱形眼鏡要小心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7

  • 台灣疫情升溫,咳嗽、發燒心驚驚!新冠肺炎、流感、感冒怎麼分?

    文、圖/翁嘉妤      摘要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自5月初爆發後持續延燒,也讓民眾警戒性隨之提高,只要開始咳嗽,或是喉嚨感到稍有不適,便會不自覺懷疑是罹患新冠肺炎而緊張焦慮,其實雖然新冠肺炎與我們常見的感冒、流感的症狀相當類似,但細分下來還是有些不同,民眾不必過度驚慌,但生病了還是要在家休息,避免病情惡化或傳染他人。     隨著國內疫情爆發以來,民眾面對疫情開始顯得人心惶惶,遇到他人咳嗽便敏感得後退三步,現今許多醫院湧進大量要求進行肺炎篩檢的人潮,造成醫療資源吃緊,其實僅憑咳嗽、發燒判斷是否罹患新冠肺炎,不免還是容易與感冒、流感混淆,民眾不妨先了解3種病況的差異,自我觀察後再做適當處理,以免因誤判而浪費了珍貴的醫療資源。     新冠肺炎症狀特色,遇到這種情況須特別注意!     根據2021年3 月2日權威醫學期刊《Lancet》發表的研究顯示,目前多數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會出現全身性不適的10大症狀:   1.發燒 2.肌肉痠痛 3.疲勞、全身無力 4.咳嗽 5.噁心、嘔吐 6.腹痛、腹瀉 7.鼻塞、流鼻水 8.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 9.頭痛 10.呼吸急促、困難   初期情況都偏輕微,部份患者甚至只會出現其中一項症狀,難以辨識出是罹患新冠肺炎。研究團隊認為目前病毒已進入「第四代傳播」,初期症狀會變得更加隱蔽,潛藏於人體中而不易察覺,因此民眾判別新冠肺炎、感冒、流感前,需要先對病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做出最佳的處置。     資料來源:Zhaowei Chen,Jijia Hu,Zongwei Zhang,Shan Jiang,Tao Wang,Zhengli Shi,Zhan Zhang. (2021).Cau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VID-19 Patients Are Changing at Admission     新冠肺炎的特徵在於「潛伏期較長」和「下呼吸道症狀」,體內潛伏期平均為5~6天,更長者可能潛伏到14 天,病程則可能長達數週,甚至數個月以上。由於新冠肺炎主要是感染「下呼吸道」,也就是指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症狀會比較多,因此如果出現嚴重的症狀就要特別留意,包括發燒超過 3 天、呼吸急促、胸悶、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皮膚或指甲發青等,很有可能是重症的徵兆,建議須盡快通報疾管署1922專線,並立即就醫。     新冠肺炎、流感、感冒差別在哪?看圖立即了解差異   與新冠肺炎不同的是,流感的潛伏期短,大概只有1~2 天,雖然流感和新冠肺炎一樣都有發燒症狀,但流感發燒僅會持續2~3天,整體而言從病發到痊癒,大約是1~3週。而一般感冒的潛伏期約1~3天,病程約4~10天就能痊癒,感冒的症狀大部份都很輕微,很少會有併發症,但抵抗力較差的族群(例如嬰幼兒)還是可能會引發急性中耳炎、肺炎等併發症,成年人也可能會因為感冒時鼻竇黏膜腫脹,堵塞鼻腔開口,而併發鼻竇炎。           新冠肺炎症狀多變,並無一定的標準症狀及特異性,因此民眾只能保持自我警覺,根據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16日記者會表示,大多數新冠肺炎感染者症狀輕微,休養後便可自行康復,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並控制感染範圍,確診者請先留在家中不要離開,等候公衛人員通知,並注意不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計程車就醫。           資料來源: 1.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171 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105120040/ 3.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65009.aspx 4.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TKG-8nvtp3Y1fHxeMxWJ1Q?uaid=gGbTm9igEVG0U0YebU0qMw     延伸閱讀 文章|新冠肺炎罩得住,選擇醫用口罩三要素,你買對口罩了嗎? 影片|濕洗手V.S 乾洗手V.S 次氯酸水V.S次氯酸鈉 一次教你如何正確使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6

  • 來自法國的溫柔酥胸「香榭柔滴」,新一代研發材質帶來義乳創新體驗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2021年台灣甫上市的「香榭柔滴(Sublimity)」義乳,創新的奈米表面研發設計材質,帶來兼具光滑面及絨毛面兩種假體的優勢,在市場上引起熱烈討論。你知道香榭柔滴有哪些特色嗎?在各種琳琅滿目的假體中,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假體呢?此外隆乳手術後令人頭痛的莢膜攣縮症狀,可透過「貝克等級」辨別嚴重程度,妳知道醫師會採取哪些治療方法嗎?美醫誌帶你認識義乳材質新趨勢,創造屬於自己的傲人雙峰!     香榭柔滴義乳擁有低莢膜攣縮率、不需按摩、無淋巴癌ALCL風險的優勢   香榭柔滴(Sublimity)乳房植入物,是由法國賽彬(SEBBIN)大廠研發的新一代義乳材質,奈米表面結合高凝聚力的矽膠材質,擁有舒適的柔軟觸感。       圖片來源:https://youtu.be/peULNJLTz_g     整形外科醫師何格彰表示,柔滴的奈米表面又稱為奈米絨毛,呈現霧面的感覺,在義乳歸類上卻屬於光滑面,擁有傳統絨毛面及光滑面二者之間的特性。香榭柔滴具有傳統絨毛面不需按摩的優勢,又具備光滑面沒有淋巴癌ALCL風險的特點,集合光滑面及絨毛面二種義乳優點於一身。相關文獻顯示,特殊的奈米微紋理表面設計,讓香榭柔滴僅有約1%的莢膜攣縮發生率,幫助降低莢膜攣縮發生的機率,是目前奈米表面假體最大的優勢,香榭柔滴也成為了頂級乳房植入物代名詞。     標準化的製造流程   柔滴的每一顆義乳皆經過ISO標準化流程生產,擁有CE認證35年,具有特殊的奈米絨毛面及柔軟的觸感,2層的防護層減少破裂機率,無晶片設置隱密性高,同樣提供10年保固。     貝克氏等級辨識莢膜攣縮嚴重程度,第三級及第四級需以手術治療   隆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莢膜發生,術後的莢膜攣縮從輕微至嚴重分成四種等級,這種分類方式又稱為「貝克氏等級(The Baker Grades)」。           第一級:莢膜沒有任何症狀,視為正常莢膜的存在,外觀呈透明薄膜。 第二級:莢膜形成但觸感不柔軟,卻也不到硬的程度,基本上第二級也較難察覺。 第三級:莢膜硬感明顯,以手觸膜能感覺到莢膜變硬,且外觀呈現不自然。 第四級:莢膜有明顯的硬度觸感,同時伴隨變形,例如結成一個球狀像碗公的形狀,或者變成高低奶造成移位現象,甚至產生疼痛感。   第三、第四級的莢膜攣縮都需要進行手術改善,只採用非侵入式的方式或藥物、按摩等方式都難以獲得改善。香榭柔滴及魔滴義乳同樣提供十年保固服務,供應全新產品替換任何有破裂或是發生第三級或第四級貝克等級的莢膜攣縮狀況時,免費更換假體的安心保障。     乳房植入物特性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義乳獲得傲人美麗   每一種義乳植入物都有其優缺點及特性,面對琳琅滿目的義乳時,常常會不知如何選擇,何格彰醫師提出以下原則,供消費者評估參考:   ● 胸部有肉,不宜過瘦,最好有一點微胖、肉肉者,可選擇「光滑面假體」,觸感會較柔軟。 ● 不想術後按摩者,可選擇「絨毛面假體」或「奈米表面假體」。 ● 身長瘦高的窄版身形者,合併上胸凹陷者,可選擇「水滴型假體」。 ● 期望同時兼顧光滑面的低淋巴癌風險特性,以及絨毛面不需按摩的優點者,可選擇「奈米表面假體」。   由於每個人的身形、皮膚和軟組織狀況都會影響隆乳效果,如果有隆乳需求的消費者,請前往合法的醫療院所,與專業醫師進行諮詢與討論,透過客製化的隆乳手術,才能獲得滿意及安全的療程及體驗。每一種義乳假體都有其優缺點及特性,面對琳琅滿目的假體時,常常會不知如何選擇,何格彰醫師提出以下原則,供消費者評估參考:     美醫小教室:義乳手術費用   ● 奈米表面材質義乳,手術費用約新台幣30萬~35萬元之間。 ● 傳統光滑圓盤或絨毛圓盤義乳,手術費用約新台幣18萬~22萬元之間。 ※每間醫療院所提供的療程服務不同,費用皆有差異,僅供參考。     柔滴冷知識   你知道香榭柔滴義乳的名稱由來嗎?這款由製造商Sebbin賽彬製造的Sublimity型號的義乳,因型號英文「Sublimity」念起來繞口,市場上就多以「香榭柔滴」稱之。       諮詢醫師:何格彰醫師    現職: 格嘉整形外科診所 院長 學經歷: 彰化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燒燙傷中心主任 韓國心美眼診所鼻整形手術研習 韓國Bio診所眼整形手術研習 韓國JK整形醫院果凍隆乳及拉皮手術研習     延伸閱讀 文章|你最想知道的隆乳材質,「魔滴v.s.曼陀」到底哪個才適合? 影片|隆乳必看!如何避免莢膜攣縮?想要擠乳溝植體該放哪?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19

  • 男女自慰不害羞,高潮自己來,健康性福非難事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時代大不同,性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以往普遍認為「自慰」是男性的專屬性需求,這已經是過時的觀念了,女性也能自己創造高潮體驗,擁有自慰歡愉。你知道人類為什麼會有「自慰」行為呢?傳聞自慰太多會腎虧、或不舉、或性冷感,是真的嗎?一週自慰幾次才不傷身呢?美醫誌邀請泌尿科專科醫師,打破自慰迷思,告訴你自慰一點都不污穢,更不可恥,透過適當的自慰不僅能達到高潮,同時兼具身心健康喔!     「自慰」是男女自然的性需求,不假他人自己作主   不論是男性或女性都會有性衝動,因性衝動產生的性行為是生物繁衍需求,也是自然的人體機制。當人類產生性衝動卻無法經由性伴侶獲得滿足時,透過自己幫自己刺激私密處滿足性衝動的行為,稱為「自慰」。因國情及文化影響,台灣性觀念較西方國家保守,以往自慰通常多與男性產生連結,男性談論性事的機會高,常常會聽到男性間比「次數、長短、長久」的性事,女性反倒較趨於保守,拿性事話家常的機會相對少。但實際性上,男性與女性都有自慰的需求,根據性研究雜誌(Journal of Sex Research)2019年的調查指出,西方大多數女性每週至少會自慰一次,所以女性自慰需求,其實也不低。     適度自慰不上癮,求多求快易受傷   西方醫學並未明確定義男性或女性一天要自慰的次數,或是多久自慰一次才算健康,自慰次數說法是從中醫觀點提出,例如少年以5日一洩,中年15日一洩等,在西醫觀點上人類只要有性需求,在合法且合宜的狀態下都能進行自慰或是性行為。臨床上男性在結紮後仍有殘存精液在輸精管,需要把輸精管內的精子排光後才能避孕,泌尿科顧芳瑜醫師指出,一般會建議結紮的患者必須在2個月內自慰15次,來排光殘存精液,但曾經有一位太心急的患者竟然在2天內完成15次自慰,反而造成出血(血精)現象。血精顧名思義就是射精含有血液,常發生在年輕族群,其成因是由於射精時導致攝護腺的黏膜破皮,通常只要停機2週以上,待黏膜復原即能治癒。因此醫學上雖無論述健康自慰的次數,但醫師建議不宜多次,私密處仍可能會過度刺激而受傷。     男女都有「賢者時間」,男性外顯女性不易察覺   性高潮後,神經在高度刺激下會呈現一段不反應期的時間,也稱為「賢者時間」或「聖人模式」,神經會因為放電後處於平靜的狀態,除非有更強的刺激才能再度放電,高潮過後大腦內分泌激素會讓相關神經元保持在冷靜狀況,男性需有性衝動才能勃起,所以賢者時間容易顯現,女性的賢者時間則不容易外顯。     自慰有益身心健康,還能緩解憂鬱現象   自慰除了能短暫宣洩性衝動,也會增加腦內激素的分泌,影響深層潛意識喜悅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會讓腦中的腦內啡分泌增加,提高外在壓力及抗壓力的承受力,也能緩解憂鬱現象。生理上自慰時,會讓心跳加速,增加血液循環,也能幫助自律神經協調。女性自慰時,骨盆腔會肌肉收縮,加強自律神經活性,提升性行為的和協度及愉悅感,甚至還有舒緩婦女產後漏尿的症狀。           察覺性慾低落的原因,對症治療才能享受性福   性慾低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性慾低落通常受到生理功能失調、外在環境或壓力的影響。若發現患者自慰或性行為次數很少,需先找到性慾低下的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顧芳瑜醫師表示,曾有男性患者有「看A片或打手槍時能自然勃起,卻在進行性行為時發生無法正常勃起」的困擾,醫師會從患者自慰反應診斷性行為時衍生的問題,是由於心理或器官因素引起性行為能力失調,辨別性功能障礙成因。   造成年輕男性性慾低落的原因,多是由藥物、壓力、外在環境因素引起。青壯年時期之後男性荷爾蒙會日愈減少,45歲以上男性或老年人長期性慾低下,常伴隨情緒爆躁或情緒不穩定,出現勃起功能異常,其中男性更年期是影響因素之一,男性更年期不似女性更年期會發生停經現象,容易被忽略,因此更應該主動就醫治療。   顧芳瑜醫師指出,女性更年期間仍會有自慰需求,但這段期間可能常伴隨私密處乾癢、搔癢等問題,可以使用潤滑液,或補充女性荷爾蒙,讓陰道黏膜回復彈性,讓私密處在自慰時較不會受傷。     兩性自慰大不同,迎接快感安全達陣   男女身體構造不同,自慰時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呢?正確且安全的自慰行為才能無後顧之憂。   ● 男性:   龜頭是私密處最敏感的地帶,睪丸、陰囊、肛門周邊是次敏感帶。自慰時以手握上下滑動方式刺激龜頭,不宜速度太快及過於用力,以免導致包皮繫帶受傷出血。若是使用飛機杯、自慰套等情趣道具,道具設計的包覆力好,能讓龜頭感受不同的刺激感,但飛機杯是塑膠材質,建議塗抹潤滑液在飛機杯上或是陰莖上,避免道具與陰莖摩擦時造成龜頭或包皮繫帶受傷。若是有嚴重包莖的男性,或是包皮推下時會卡在龜頭上的情形,自慰時要特別小心因窄環現象導致包皮受傷。           ● 女性:   陰蒂頭是私密處最敏感的地帶,自慰時可透過按摩刺激陰蒂頭達到快感;也可運用情趣道具同步刺激陰蒂及陰道,讓感官受到極大化的刺激。           顧芳瑜醫師提醒,市面上的情趣道具種類眾多,購買時請選擇合法廠商,使用前需用沐浴乳或中性清潔液清洗道具確保衛生安全。     自慰及性行為後清潔不馬虎,快樂不留後患   雖然自慰或性行為都能帶來歡愉,但結束後男女都應進行私密處清潔,維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感染問題。特別是女性在性行為後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顧芳瑜醫師建議,性行為後要記得清洗私密處或洗澡,並排空膀胱尿液,可降低性行為過後泌尿道感染的機會。男性清潔私密處時,則需翻開包皮清除殘留的分泌物,以免造成包皮垢或發炎情形。   選用適當的私密處清潔產品也很重要,市售沐浴乳的洗淨力太強,易造成男性龜頭或包皮發炎症狀,顧芳瑜醫師建議,可以使用中性肥皂或洗臉皂溫和成份來洗淨,若龜頭可完全向下推,便以清水沖洗即可。女性私密處的清潔,顧芳瑜醫師指出,若需使用清潔產品,則購買時需慎選合格、不刺激的成份,避免使用洗淨力過強的清潔劑,導致陰道發炎感染。           自慰沒有年齡限制,從8至80歲,甚至臨終前都可能會有自慰行為。即使有固定性伴侶的人,卻仍喜愛看A片或對其他人產生性幻想,導致性衝動而形成的自慰行為,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不用過度擔心。自慰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行為,在合法且不傷身的前題之下,擁有正確的性觀念,人人都能享受自慰帶來的欣喜,讓生活多彩多姿,身心更健康!       諮詢醫師:顧芳瑜醫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師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教學總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總住院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科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還在用「臭鮑魚」形容女性私密處?別再汙名化陰部分泌物! 影片|快進快出「包皮槍」!新式包皮手術 30秒讓包莖小弟弟重見天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14

  • 消除發達斜方肌、修飾完美肩線,妳也可以擁有韓星Lisa般的性感直角肩!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韓團BLACKPINK成員Lisa身材姣好,擁有脖子和肩膀呈現完美90度纖瘦的「直角肩」魅力曲線,不僅受到粉絲愛戴,更引領網路紛紛吹起性感直角肩的時尚風潮。你知道斜方肌肌肉是影響直角肩的重要因素嗎?過度發達的斜方肌會讓肩膀視覺強壯厚實,也會造成脖子短、身材魁梧的視覺印象,有些身材不胖的女孩因為斜方肌渾圓而看起來虎背熊腰,身材比例大打折扣。現今醫美可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輕鬆消除斜方肌,同時能舒緩長期肩膀痠痛的問題。美醫誌邀請皮膚科專科醫師帶你認識改善身體的美麗的因子—肉毒桿菌素,關注消除斜方肌的秘訣,成為知性的香肩美人。     肩頸線條的纖瘦美觀與斜方肌息息相關   影響直角肩的肥厚肌肉是指「斜方肌」—一塊背部的淺層大肌肉,從頭骨底部及脊椎發出,覆蓋背部、肩膀,連結到肩胛骨、鎖骨。斜方肌的上段肌肉與肩線線條的外觀有明顯的關係,如果斜方肌過於發達或肥厚,會造成頸部到肩部的線條不流暢,脖子看起來也會較短;若能消除這塊肥厚肌肉,肩線會呈現修長優美的線條。由肌肉肥厚造成肩頸線條不漂亮的問題,可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簡稱肉毒)達到肌肉縮小,變成優美流暢的肩膀線條。     施打肉毒有效消除肥厚斜方肌、舒緩肌肉痠痛   肉毒運用在醫學療程上行之有年,肉毒會阻斷肌肉及神經的連結,達到放鬆肌肉、縮小肌肉的效果,同時有舒緩疼痛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偏頭痛、斜頸症及膀胱過動等病症。皮膚科常將肉毒運用在腋下及手腳止汗症,醫美常將肉毒使用於改善肌肉過度發達的問題,例如肉毒打在咀嚼肌瘦國字臉、肉毒打在小腿的腓腸肌瘦小腿,臨床發現施打肉毒瘦國字臉的患者,也能同時改善磨牙的困擾。施打肉毒在肩頸部位時,除能改善肩頸線條之外,原本因肌肉過於緊繃而造成的肌肉痠痛也能獲得緩解。           施打肉毒把握二大原則「劑量精準」及「位置正確」,安全風險小   施打肉毒是安全的醫療行為,把握精準肉毒劑量及施打正確位置二大原則,副作用及風險都很小。一般使用肉毒撫平臉部皺紋時,是將肉毒注入臉部的表情肌,可發揮肌肉放鬆的作用,卻不造成肌肉萎縮,約5~7天即能看到效果展現。注射在肩頸部位的肉毒劑量大,且達到肌肉縮小所需時間較長,約需一個月才會看到效果。   肉毒在人體的作用時間平均約四至六個月,會經由人體自然代謝漸漸流失,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有限,不會造成身體長期安全性的問題。然而,侵入式的醫療行為仍可能在操作不當時造成風險,在肩頸處注射肉毒時,因為肺尖部靠近鎖骨的附近,需注意注射位置不能低於鎖骨上方2公分,若是在錯誤的地方注射,可能會發生針孔插到肺尖造成氣胸的風險。肩頸注射常見的問題多發生在二側注射的位置不對稱,或劑量差異過大,導致歪脖子的副作用,可藉由術後微調或肉毒自然代謝,恢復原狀。     施打肉毒效果是否能長期維持?姿勢不良、鍛鍊肌肉的習慣都是影響因素   斜方肌施打肉毒後若希望能長期維持效果,醫師需評估每個人的肌肉大小,可經由反覆多次施打肉毒維持效果。尤其針對肌肉發達的患者,更需要長時間反覆施打,才能達到患者期待的優美線條感。患者擔心施打肉毒後若不再施打,是否肌肉就會恢復原狀的問題,醫師表示需視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而論,例如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或鍛鍊斜方肌肉的習慣都會影響成效,肉毒作用隨著時間消失後,肩頸線條可能就會慢慢回復到原本的狀況。     治療虎背熊腰溯源病由、專業診斷,採用複合式治療才能見效   虎背熊腰及水牛肩也是造成身體曲線不佳的因素之一,要有效治療虎背熊腰或水牛肩需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溯源病由對症診斷,擬定單一或非單一的正確治療療程,例如:若因肌肉的過度發達影響曲線,可注射肉毒改善肌肉緊繃;若因皮膚鬆弛,可藉由電波治療提升皮膚緊實度;若因局部脂肪的堆積,需施打消脂針減少脂肪量,確認病徵的各種形成原因,採取複合式治療,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成效。     肉毒術後保養:不按摩、不進出高溫場所、不駝背,常作伸展運動有效舒張肌肉   施打肉毒通常無危險的副作用及恢復期,臨床上需注意施打後三天內不能用力按摩施打部位,以免導致肉毒過度擴散,影響其他未施打的部位衍生風險。肉毒在高溫環境中容易失效,施打過後一週不進出高溫場所,包含日光浴、烤箱、三溫暖等。術後一個月肉毒效果就會漸漸顯現,有些患者可能會產生肩頸無力的症狀,應避免提取重物,不要駝背,保持正確的姿勢,生活中的揹後背包、游泳都能如常進行。平日應適當進行伸展運動,舒張緊繃的肌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美醫小教室:消除斜方肌,安全施打肉毒秘訣大公開   ● 施打肉毒瘦小臉或瘦斜方肌時,醫師首先會先劃出範圍,並以手揑起肌肉的方式,垂直進針施打肉毒。採用上述的方式,能在施打肩頸內側位置時不會太靠近鎖骨,避免造成氣胸的風險。   ● 一般人體兩側肌肉不會完全對稱,醫師進行斜方肌肉毒注射前會請患者進行聳肩動作,判斷二側斜方肌肉的大小,確認施打位置及劑量。施打二側肌肉時通常會鎖定5~7個點位,以BOTOX保妥適的肉毒桿菌素劑量為例,平均約使用40~50U,實際施打劑量將視患者肌肉大小調整。       諮詢醫師:鄭景隆醫師    現職: 英爵聯合診所 皮膚科主任醫師 學經歷: 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內科部住院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 皮膚科住院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 皮膚科總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皮膚部代訓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雕塑療程入門說明書】迷人身材再也不是夢,快來一起擁有完美體態吧! 影片|驚!脖子一圈圈就像米其林寶寶 不想頸紋透漏年紀看這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04

  • 割包皮各種QA!有人拿剪刀自己DIY?勇者Respect!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割包皮各種QA!有人拿剪刀自己DIY?勇者Respect!   在之前的包皮影片中,ME粉們在留言中提出非常多的疑問,詢問關於割包皮的一些狀況。而美醫誌終於又邀請到人氣醫師王祚軒醫師,來回答這些包皮相關的問題,你也對割包皮還有所顧忌嗎?你知道割包皮是可以增加陰莖粗度的嗎?醫師將在本集有詳細的解說,快來一起聽聽看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0 醫師介紹 01:06 自行剪包皮疑慮 01:54 包皮槍使用說明 02:40 切除的包皮後續使用 04:45 包皮及繫帶長短疑慮 06:01 包皮破掉疑慮 07:35 包莖是否會鬆掉 09:10 術後不適的狀況 12:30 幕後花絮       諮詢醫師:王祚軒醫師    現職: 尼斯診所 院長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台大EMBA 97級 長庚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美國USC、UCLA臨床進修     延伸閱讀 文章|【父親節特輯】陰莖越長越好?醫:關鍵是「這個」!破解你對弟弟的6大迷思! 文章|【父親節特輯】揭密割包皮手術最佳時機!完整剖析包莖四大種類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22

  • 天天失眠好難熬,喚醒你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一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人人都希望能夠擁有充足睡眠,但隨著時代進步,各方壓力接踵而來,半夜睡不著的人越來越多,相信你也曾經有過睡不著、失眠的經驗。因此為了瞭解現代人的睡眠狀況,美醫誌進行了一項睡眠問卷,希望藉此解開睡不著的因素、睡不著時又是如何解決的呢?本次調查諮詢了臨床心理師曾俊傑,來為我們一起說明睡不著的原因,想要睡得香甜真有這麼難?     工時過長,人人都可能睡眠不足?   相信你我都有聽過一句話,只要睡滿8小時就能補足體力及精神,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然,首先我們必須先從源頭了解起,每天幾點起床,工作幾小時,幾點就寢,這些因素都會是影響睡眠時間長短的關鍵,根據勞動部規定,勞工一天工作的標準時長是8小時,但就現在上班族而言,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已是常態,舉例來說:小明9點上班,7、8點就得起床,表定6點下班,卻因為事情未做完,往往需要到8、9點才能打卡下班,回到家也可能要12點、1點左右才能上床睡覺。這樣看下來,小明實際的睡眠時間大約7、8小時左右,睡眠時間看似正常,但長達12小時的工作時間已超過了身體負荷,這樣真的能夠有睡好、有睡飽嗎?       圖片說明:調查顯示上班族每天上班時間超過8小時的就有將近47%的民眾,低於8小時、標準8小時的則分別占了13%及40%。     8成民眾天天沒睡飽,你也是嗎?   俗話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60年代之前的人在太陽出來就開始工作,當太陽落下就回家休息,生活模式正常規律,可想而知失眠問題就是少之又少。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數十年來的變化,人們需要面臨的狀況變得更加廣泛,生活模式大不如前,早出晚歸、日夜顛倒的人增加,熬夜晚睡的情形也已成常態,想和以往擁有充足睡眠已成天方夜譚。本次美醫誌大調查發現18歲以上的男女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就有8成是低於8小時,剩餘的2、3成才是有睡達標準8小時及超過8小時,由此可知普遍大眾都是處在睡不飽的狀態。睡不飽、睡不好不僅會讓你在隔日的精神狀態變差,長時間的睡不好,就可能轉變成失眠,想要好好好睡一覺更是難上加難。           到底失眠是什麼呢?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學生時期開始就會面臨到考試升學的壓力、同儕之間是否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出了社會成為上班族,開始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職場上需要完成上司交付的任務、與同事間的交際、經濟重擔等等都會成為壓力之一,而進入老年,身體狀況開始出現改變,機能退化讓身體健康大不如前,導致睡不好,天天都失眠。台灣睡眠醫學會於近十年的數據調查顯示,全台灣有約10分之1的人口有慢性失眠症,大約10位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失眠問題更是近幾年來備受討論的議題。     失眠分階段,你是哪一種?   睡眠是人體的一個重要機制,目的是藉由休息讓人體恢復精神與體力,但若是睡眠品質受到影響,不易入睡(難以入睡),或是很難維持較長時間的深度睡眠(難以維持睡眠)時,長時間下來就會變成「失眠」狀態。普遍可以分成:入睡困難、續睡困難及過早清醒三種。當以上三種狀況發生,導致你在白天出現疲憊、想睡、情緒不穩、精神不佳等影響學習或工作,而且每週至少會發生三次,就算是達到「失眠」的標準。又可以依據持續時間長短,少於一個月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     個性易緊張、睡前滑手機都會讓你睡不著!   在美醫誌的調查中將近8成的民眾在一週內都有睡不好、失眠的痛苦,其中以個性容易緊張、擔憂,睡前習慣看3C產品為最多數的選項,另外像是睡覺環境太吵、太亮及愛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身體不適(牙痛、頭痛)、時差改變等都是影響人們睡不著的原因。因應數位化時代,許多人在睡前都已習慣將FB、IG、Line的訊息讀完後,才等同於是為忙碌的一整天做個完美的句點。臨床心理師曾俊傑表示睡前滑手機,手機螢幕散發出的藍光會影響身體睡眠,促使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因此滑了手機反而越滑越睡不著。另一方面,生活步調變快,對於個性較容易緊張、擔憂的民眾來說,面對尚未發生的事物,都會感到不安、害怕,在如此緊繃的狀態,睡眠時大腦就會無法放鬆,此時想要入睡也是很困難的。長時間下來無法達到良好的睡眠狀況,就可能會引發更多的身心理不適。           失眠原因難道和基因有關?睡不著是天生的   根據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研究發現失眠不全然是受心理壓力影響,也可能是先天基因導致的。在113,006個人的樣本中,研究人員發現了7個失眠基因。其中鑑定出的基因之一MEIS1在以前就已被證實與週期性肢體睡眠運動(PLMS)和不寧腿綜合症候群(RLS)兩種睡眠障礙有關。研究人員也發現失眠基因與焦慮症、抑鬱症等情緒疾病都有重複的症狀,都會與失眠症狀同時出現。   而另一項研究則表示,人體內有種名為「clock」(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的計時基因,它會受到其他基因的蛋白質調控,改變生理時鐘。根據該研究表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多細胞生物都是利用類似的機制來控制晝夜節律。而我們的大部分基因也都受到生物時鐘的調節,因此,經過仔細校準的晝夜節奏可以使我們的生理機能適應一天中的不同階段,然而當控制生理時鐘的基因出現變異,內建生理時鐘就會往前或往後改變。然而實際上我們會遇到的變因很多重,基因或許是一個影響原因,但若睡眠已出現問題,首要做的就是透過外在機制去做調整。           規律睡眠,迎向健康,讓自己好好睡一覺吧!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就現代社會而言,作息改變、不同壓力來源、疾病甚至是基因,都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在長期失眠的情況下,不僅會讓精神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及學習效率下降、反應變得遲鈍,情緒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讓你變得暴躁。為了解決失眠症狀,你會怎麼做呢?多數人都會藉由改變環境、調整作息、睡前喝點小酒、熱牛奶、睡前做運動、放助眠音樂以及吃安眠藥物來幫助入睡。世界睡眠醫學學會為了提醒人們對於睡眠的重視,更發起了世界睡眠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規律睡眠,迎向健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的口號,強調規律睡眠才是讓身體健康的重點,也希望人們能夠建立固定的作息、定期運動,藉此改善整體睡眠和健康狀況,讓自己能夠好好睡上一覺。     附註 此次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至65歲以上民眾,自民國 110 年2月3日至2月28日實施為期三週的睡眠調查,總計回收310份線上問卷,其中230份為有效樣本數。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6/170612115358.htm 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7/press-release/   延伸閱讀 影片|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21

  • 徐若瑄辣秀川字腹肌!「川姊」腹肌訓練有秘招~減脂增肌同時不費力

    文/翁嘉妤 影/林聖錡 圖/傅暄閔、紀璇        摘要  現代人對自身外貌及身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擁有完美體態也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我們其實並非一定要透過強硬的手段,才能達到雕塑體態的目的,「健康減脂」的概念儼然已成為未來潮流的趨勢。例如女神徐若瑄拍片、監製、宣傳、演唱會工作滿檔,卻還是能夠保持傲人的好身材,可謂健康減脂的最佳代言人。到底徐若瑄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什麼秘訣來幫助她維持川字腹肌與馬甲線呢?跟著美醫誌一同來了解「鋼鐵V」的秘密!     號稱「鋼鐵V」的徐若瑄(Vivian),今年3月份才因社群上的一張川字型腹肌照片,引發網友廣泛討論,今年初活動就已滿檔的她,是如何兼顧事業和體態,一直都是網友相當好奇的話題。14日徐若瑄出席代言活動,便大方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除了日常飲食控制和保持運動習慣外,她也選擇使用肌動減脂(又稱腹肌ROCK,全名EMSCULPT增肌減脂體雕設備)輔助自我管理,利用肌動減脂超極限高強度收縮的特性,幫助徐若瑄增肌之餘還能同時減脂,讓她忍不住自豪:「我改名字了,以後叫我川姊」,開心展示性感中空裝下的健康身材。     肌肉美學新型態,川字腹肌不是夢   活動當天徐若瑄以帥氣又性感的中空黑米妮造型現身記者會,秀出緊實腹肌,讓全場驚豔。她直言產後還是堅持保持運動習慣和飲食控制,也透過每週的肌力訓練,增加基礎代謝率,力求呈現完美線條,但生過小孩還要維持身材很不容易,因此仰賴肌動減脂的幫助,提升了在運動時的身體燃脂力,讓川姊「川字肌再現」,在代言廣告中大秀好身材。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指出,肌肉美學目前已風靡歐美,而這股潮流現已走到亞洲,在醫療上非侵入的科技,以往主要是以作用表淺層皮膚緊實的電波技術,或是利用高溫或低溫科技,將局部的脂肪細胞凋亡而達到局部減脂效果;隨著國際上醫療技術不斷地革新與臨床研究,針對強化肌肉的EMSCULPT HIFEM專利技術也因應而生。肌動減脂設備的HIFEM專利高強度聚焦磁能技術,可直接觸發運動神經元,30分鐘就可以達到2萬次的肌肉超極限收縮,因此經過4次30分鐘完整療程,就可平均增肌16%,減脂19%。   在代言廣告中還大展歌喉的徐若瑄,表示這次廣告曲是走搖滾曲風,「有腹肌是一件很ROCK的事!」,更笑說「腹肌ROCK讓我體驗到身體的動態美,使用後身體的肌肉看起來更有力量、更健康、更有活力朝氣,這種有力量的美,是靜態美比不上的」,自信分享健康美麗的新生活態度。           鋼鐵V飲食控制有一套,自曝川姊經驗談   徐若瑄平時嚴格的體態管理,已經是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她表示自己的日常飲食都是遵循「168守則」,就是只有8個小時吃東西,16個小時不吃。其實飲食控制不必很煎熬,也可以依照個人的生活習慣調整。徐若瑄指出,生活是要開心的過,有的人168減肥法是從早餐開始吃,下午5點就禁食,但因為她很喜歡跟朋友吃飯,所以用餐時間是從中午到晚上8點。「鋼鐵V」的早餐是一湯匙的橄欖油、幾滴醋,和很多水,她表示其實這樣就會有飽足感了,也可以大啖最愛的咖啡,所以整天其實是過得還滿舒服的感覺。   徐若瑄更笑說,「我在168的8個小時內,吃的東西都是以蛋白質和青菜為主,不會去喝有糖的飲料,像是大家都會喝珍珠奶茶嘛,那我都是看旁邊的人喝,我現在已經無‧感‧了」,幽默表示自己的健康生活已達到另一境界。   除了平時要做好飲食控制外,肌肉的訓練也很重要,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弘旭醫師指出,一般打球、游泳等運動,是沒有辦法直接鍛鍊核心肌群的,但近來肌動減脂療程可以針對腹肌做高強度的收縮,不是一般自主運動可以達到的,所以才可以達到局部減脂又能鍛鍊肌肉的效果。           瘦身別只顧減重,當心肌肉也會「失憶」忘記怎運動   肌肉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塊,年輕男性體重的肌肉大約佔身體的45%,年輕女性則是35%,因此瘦身時不能只顧著減掉「脂肪」,「增肌」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楊弘旭醫師解釋,過去傳統的非侵入式儀器,主要是減少脂肪層,並沒有對肌肉進行雕塑,而肌動減脂是一個超極限的肌肉收縮,30分鐘可以收縮2萬次,如此一來便能透過療程來增強肌肉的體態管理,強化腹部及臀部線條,甚至對於肌肉張力或肌肉量不足、產後腹直肌分離與想改善扁垮臀部的使用者,在體態上的動態美感與健康需求都有顯著的臨床支持效果。   沒有運動習慣者,核心肌群便缺乏鍛鍊,因此身體會較軟弱無力,但要訓練核心肌群就必須長時間持續,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較難抽出時間持之以恆的來保持體態,更別說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練就標準的「川字型腹肌」。彭賢禮醫師表示,人體肌肉是受大腦控制的,沒有常在運動的人,肌肉其實是失憶、動不起來的,所以隔了很久沒去健身房的時候,會發現肌肉好像沒有辦法啟動。對於這種「忘記運動感」的人,彭賢禮醫師建議,可以利用肌動減脂來幫助啟動核心肌群,例如腹直肌、臀肌等,這樣不僅有助於雕塑身形,對健康也會有所助益。     鍛鍊體態不再靠蠻幹,科技輔助事半功倍更輕鬆   堅持用健康的方式來維持身材的徐若瑄,也坦言靠重訓鍛鍊肌肉真的是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生完小孩後雖然每週3次重訓、肌力訓練,也還是有一段時間仍無法挑戰中空裝,直到搭配肌動減脂後,對於瘦身的想像才徹底被顛覆。   如今徐若瑄穿著性感的中空裝,自豪的露出川字腹肌,她表示:「過去我一直很在意體重機上面的體重,只會用食物、飲食去控制,但我現在發現就算你體重沒有變,整個人還是可以變緊實,那是因為你沒有脂肪了、肌肉有重量了、增肌減脂成功了,所以體重不再是那麼絕對來代表你的線條美感的一件事情」。   像徐若瑄一樣平常有運動習慣者,肌動減脂也是一個幫助雕塑身形的選擇。彭賢禮醫師以自身的經驗來解釋,我們一般上健身房做運動、上團課、私人教練等課程,其實還是無法與肌動減脂百分之百極限收縮的訓練強度相比,因此運動搭配療程,也就是運用科技來幫助維持體態,還可以讓有運動習慣者,能夠挑戰更高難度的訓練。     誰說年紀大就不能健身,高齡健身好處多   我們常說人體的膠原蛋白會從25歲以後每年流失1%,但是肌肉也是會在30歲以後每年流失1%,因此除了年輕人會注重體態外,彭賢禮醫師指出,其實老人家也是很適合肌動減脂。他解釋,肌肉流失稱為「肌少症」,更可怕的是肌肉變少了、沒力了的「肌弱症」。           肌弱症對老年人而言,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老年人較容易受傷、扭到,或是因為肌肉無力,所以跌倒的機會便會增加,跌倒後因為骨質疏鬆較容易骨折,骨折後也就更不能運動了,就會變成惡性循環,大大減少運動的機會,影響身健康。因此老人年增強肌肉,身體的核心肌群穩定,做動作時就不容易滑倒,時常保持「勇健」體態,對於老年生活也是大有幫助。   現代人想要打造苗條體態,不再需要密集的高強度運動、重訓,如今科技便能幫助體雕訓練更加事半功倍,但提醒民眾適度運動、營養攝取仍然是必要的,身體力行才能如同鋼鐵V般練出健康的川字型腹肌,由內而外散發迷人自信。       延伸閱讀 影片|年後減肥看過來!用錯168減肥法易增復胖危機! 文章|迷人身材再也不是夢,快來一起擁有完美體態吧!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14

  • 上班久坐腰酸背痛?瑜珈老師教你這三招重返青春!Namaste!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上班久坐腰酸背痛?瑜珈老師教你這三招重返青春!Namaste!   成為社畜後就沒再運動了嗎?你也有鮪魚肚及蝴蝶袖了嗎?美醫動滋動首集便邀請到瑜珈老師Claire,為我們介紹傳統瑜珈與熱瑜珈的不同,其中更示範了三種招式下犬式、眼鏡蛇式及船式的動作,ME粉們在家不妨可以一起運動一下,跟著美醫誌一起邁向健康!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2 來賓介紹 00:56 什麼是熱瑜珈 01:35 熱瑜珈與一般瑜珈差異 02:31 瑜珈練習的男女比 03:06 熱瑜珈的風險 04:12 下犬式動作示範 05:21 眼鏡蛇式動作示範 06:33 船式動作示範 08:40 結語 08:59 漏網鏡頭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12

  • 駭客竊取病患個資讓人心慌慌 整形診所成待宰肥羊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摘要  在科技時代的浪潮下,網路已成為各產業和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關乎民生的醫療也不例外,多數醫療院所利用網路及雲端來檢視病患過去的病例,醫師可藉此給予治療上的建議;不過就如同金融產業一樣,醫療院所的防火牆及資訊安全也必須相對的重視,不然有心人士會利用病患的個人隱私來得到獲利或是從事不法之行為,日前在英國就發生駭客闖入整形醫療診所的網站,並威脅公布病患們的照片,聽起來是相當可怕,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跟隨國際新知來追蹤看看!     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的數位足跡已遍布各行各業,資訊安全的注重更需要嚴格的把關,英國一家大型連鎖整形醫療機構The Hospital Group日前遭受到駭客的攻擊,聲稱取得了約900G的病患資料及照片並威脅診所會洩漏這些資料;對於診所來說是相當頭痛,駭客侵入可能已經取得了一些資料,個資內容就包含了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和一些敏感資訊,更不用說有保險證號以及在診所執行過的手術照片和影片,在發生此一事件後,診所已請網路安全專家和警方介入調查中。   The Hospital Group是甚麼來歷呢?它是英國減肥和美容整形的領航者,又稱作Transform Hospital Group,旗下共有11間診所,除了減重和美容外,隆乳、鼻子相關整形以及乳頭矯正也是他們的專業,不少明星藝人都會選擇這個集團的診所來達到變美的目的,不過此事件發生後,病患們都相當擔心自己的資料都被駭客拿走了,例如像是術前的照片,不過The Hospital Group聲明目前沒有任何客戶的信用卡被盜刷或被竊取,不過的確有些資料已經外洩,診所目前正積極了解當中。   駭客攻擊的事件也成為屢見不顯的犯罪案件之一,除了英國外,在美國就有兩間醫療機構同樣也受到駭客的襲擊,這兩間診所分別是邁阿密的Leon Medical Centers,以及位於德州的Nocona General Hospital,根據報導至少有上萬的民眾資料已經流出,包括診斷證明、書信往來,甚至還有醫院員工的背景調查資料等,駭客組織已經將部分資料放到網路上兜售並要求贖金或是最近火紅的比特幣;根據統計在2020年至少就有560家醫療機構被駭客攻擊,這顯示了一般診所對資訊安全的防禦力是相當不足,駭客容易入侵醫師、護士以及診所的電腦進行資料竊取,如果被害者不依約交付贖金,他們就會散布更多的病患個人資料到網路上,或是將個案隱私賣給人頭犯罪集團,對於醫療機構來說是相當棘手。   不管是在政府部門、學校、醫療或金融機構,處處都可以見到每個人的個資檔案被建立,但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資料被外洩,除了譴責犯罪集團外,企業與個人也應該做好對於資訊安全的觀念,例如慎防不明郵件、不點擊不明郵件及下載附件、開啟防火牆並裝防毒軟體,備份以及修補漏洞,才能避免類似案件一再產生。     資料來源: 1. https://blog.emsisoft.com/en/37314/the-state-of-ransomware-in-the-us-report-and-statistics-2020/ 2. https://www.nbcnews.com/tech/security/hackers-post-detailed-patient-medical-records-two-hospitals-dark-web-n1256887 3. https://www.nbcnews.com/tech/tech-news/more-hospitals-hit-ransomware-feds-warn-about-cyberattacks-n1245292 4.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5439190 5. https://www.hayesconnor.co.uk/news-and-resources/news/hackers-steal-data-from-cosmetic-surgery-chain-the-hospital-group/ 6. https://7news.com.au/technology/security/ransomware-group-revil-threatens-to-leak-hacked-celebrity-plastic-surgery-pictures-c-1849144       延伸閱讀 文章|世界首例!臉部及雙手同時移植 男子從鬼門關重回人生  文章|聞「痣」色變?5大要點自我察覺皮膚癌徵兆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09

  • 隆鼻材料知多少?自體軟骨、異體軟骨、假體植入大解析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市面上常說的隆鼻手術中使用的「異體軟骨植入物」,原來來自大體捐贈,就是使用往生者身上的軟骨,消費者會不會感到驚驚怕怕呢?鼻整形材料特性各有不同,從取用自身的自體軟骨、大體的異體軟骨,到人工假體包含矽膠、GORE-TEX、卡麥拉(Chimera)等材料,不同的鼻整形手術採用的植入物也有講究,你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隆鼻植入物嗎?他們又有哪些優缺點呢?自體肋軟骨的取用位置又在哪兒呢?帶你走入鼻整形植入物的花花世界。     常見的隆鼻自體軟骨,耳軟骨、鼻中隔軟骨、肋軟骨,少排斥易吸收   鼻整形手術常用的植入物材料有三大類,分別為自體軟骨、異體軟骨及人工假體。自體軟骨採用自己身體的軟骨,包含耳朵軟骨、鼻中隔軟骨及肋軟骨等。由於自體軟骨來自人體本身,身體不會有排斥的反應,相較於其他植入物,更易於代謝吸收,且減少感染機會。簡單的鼻整形手術,可採用耳朵軟骨或鼻中隔軟骨;而自體肋軟骨可提供較強的支撐力且數量足夠,多運用於二次重建或是困難的隆鼻手術。           自體肋軟骨手術日益進步,安全成效佳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高義盛提出,自體肋軟骨取用部位為身體胸部右邊的第五根到第七根肋骨處,第七根肋軟骨長度較長且直,手術疤痕位於腹部,適合作全自肋手術;若採半自肋手術可取第五根肋骨,手術疤痕可藏於乳房下,適合女性患者。目前取用肋軟骨的技術愈來愈好,手術疤痕約1.5至2公分就能取到需要的肋軟骨量。以往取用整根肋軟骨,術後患者每當呼吸時會有強烈的疼痛感,甚至長達數月,現今採用凹槽式取半根的肋軟骨改良技術,不僅能維持胸廓及軟骨的完整性,術後保有順暢的呼吸可緩解術後疼痛的問題,恢復期短,能提供足夠的軟骨體積及較好的支撐力,達到良好及安全的效果,所以,自體肋軟骨隆鼻手術成為近年流行的趨勢。     自體軟骨抗菌佳,感染降低,減少手術風險   隆鼻植入物不論是取用自體軟骨、異體軟骨或假體都會有感染風險,其中以「自體軟骨」感染率最低。自體軟骨來自人體組織較不會有排斥及感染風險,能提供較好的抵抗細菌能力,若不幸發生感染可服用藥物處理,若是以異體軟骨或假體植入,假使發生感染則需將植入物取出,增加反覆手術的風險。     自體植入物能夠克服皮膚張力,避免植入物穿出   隆鼻的支撐力與鼻子變長或變高有關,影響隆鼻的支撐力關鍵問題,最需要克服「皮膚張力」!高義盛醫師叮嚀,鼻子需要支撐力或是鼻尖墊高時,支撐力的材料不採用異體軟骨或假體,自體軟骨才是鼻子支撐力的首選!異體軟骨或假體雖無人體吸收的問題,但皮膚張力過大時,會有假體突出的風險,尤其在鼻頭的部位。假體適用在其他不需要皮膚張力的鼻背增高部分,唯假體可能會影響鼻形外觀的自然表現。   隆鼻假體,常見為矽膠、GORE-TEX、卡麥拉(Chimera)等人工製作的材料。臨床上隆鼻手術時會優先選擇自體軟骨的材料,但部分患者不希望其他身體部位有額外的傷疤或是術後復原的時間考量,會選擇非自體材料。           體內使用假、異體植入恐變形移位   隆鼻手術使用自體軟骨或是假體植入各有優缺點,採用自體軟骨植入能有效減少感染風險,受到醫界的推崇,但需注意的是自體軟骨(組織)容易被身體吸收,使用自體軟骨的植入量需多於預期鼻子高度的植入量,在人體代謝吸收過程後,才能達到接近預期的效果。若採用假體植入時,則不會有自體組織被人體吸收的問題,例如以假體墊高鼻子0.5公分,成果就是0.5公分,一般鼻背手術就適合使用假體植入。   假體植入時人體會發現身體有異物進入,會啟動免疫系統的自我防禦修護機制,形成莢膜包住假體,當假體被包覆的力量太大時,假體就可能有變形或移位的風險,就是所謂的莢膜攣縮。     異體肋軟骨無細胞活性,抵抗感染能力優於假體植入   異體肋軟骨常作為隆鼻或鼻雕材料,異體比較接近人體的結構,來源為往生者的捐贈人體,異體肋軟骨經過高技量放射線處理已缺少細胞活性,術前不需再作抗體或血液檢驗,抵抗感染的能力優於假體植入物。臨床上也會使用異體的筋膜、真皮等作為其他手術的材料。   臨床上鼻整形有全自肋及半自肋的方式,全自肋的鼻背是使用肋軟骨,但肋軟骨會有彎曲的問題,可採用半自肋方式,在鼻背上使用假體植入。每一種植入物都有它的特性,找到適合的植入物及植入物的交叉運用方式,可向專業醫師諮詢。   隆鼻手術技術日益進步,消費者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門,但同一套準則不適用於每一個人,需視消費者對鼻形的期待程度,與醫師進行深入討論,提供客製化的醫美療程,打造屬於自己的完美鼻形。     美醫小教室   隆鼻費用參考:異體植入>自體植入>假體植入   異體植入因材料來自大體,需經過較多且複雜的事前處理,手術費用最高;自體軟骨需多一次取自體材料的手術,費用次之;假體最低。     諮詢醫師:高義盛醫師    現職: 風華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前竹東榮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特約醫師     延伸閱讀 影片|大體骨頭也能用於活人身上?肋軟骨隆鼻是會呼吸的痛!? 文章|正顎、削骨、下巴美型手術,拯救不完美的臉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07

  • 男網紅「追蹤人數達標」就隆乳?男性隆乳手術真有這麼單純?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哥倫比亞兩名男性網紅日前發佈了驚人的直播,這場因社群媒體追蹤數而引發的賭約,使網紅Yeferson Cossio與JhoanLopez多了一對豐滿的美胸。網友們除了讚賞兩人的勇氣,也大呼這實在是個過於瘋狂的決定,畢竟在大眾普遍的認知中,男性隆乳並不是件易事,但手術到底有多困難,術前需要經過多少準備呢?看完本篇美醫誌的報導,讓你跟朋友談論這則男性隆乳新聞時,不再只是驚呼兩人冒險的決定,而是能夠侃侃而談,對男性隆乳有基本的了解!     哥倫比亞男性網紅Yeferson Cossio以及其姊夫JhoanLopez在社群媒體上互相打賭,只要其中一人的IG追蹤人數突破300萬人,對方就要進行隆乳。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yefersoncossio     賭局在2週內很快就有了結果,Cossio的追蹤人數甚至達到了362萬人。Lopez也信守承諾的前往醫院隆乳,雖然Cossio贏得了賭局,卻也一同進行了隆乳手術,術前兩人進行了一連串的心理評估測試,最終院方終於同意替兩人執行隆乳手術,Cossio也在術中開起網路直播,讓粉絲見證自己確實做了隆乳手術,術後他一再強調自己並不後悔,也不是為了賺錢和知名度才隆乳,僅僅只是為了好玩,但他不會想再做第二次了。     抽血、超音波、精神科鑑定,術前準備樣樣不可少!   像這樣的因賭約而跨性別隆乳例子雖然不多,但男性隆乳在台灣卻不算少見,整形外科王祥亞醫師表示,即使男性乳房病變的機率較低,但無論患者性別,按照一般正常的隆乳程序而言,男性隆乳術前也會和女性隆乳一樣經過抽血、乳房超音波的基本檢查,確認乳房無病變徵兆後再施行手術。   此外,王祥亞醫師指出,男性隆乳較常見應用於跨性別改造上,術前需要通過兩位精神科醫師的評估鑑定,確保患者已經具備充足的心理準備和家人支持才能手術。     難以想像男性「硬梆梆」的乳房能放假體?別小看現代隆乳手術!   以往我們會認為,由於男性皮膚較為緊繃,因此可能較難達到理想中柔軟隆乳效果,王祥亞醫師解釋,許多有隆乳需求的女性,也是有身形偏瘦高、皮膚較為緊繃的類型,因此男性隆乳術前不需要特別放鬆乳房皮膚,也能夠進行手術。至於術前需要利用組織擴張器的情況,大多是需要進行乳房重建的患者才會使用的,目的是將乳房植入空間擴張到適當的大小,以利後續植入假體,確保重建手術能夠正常進行。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如今隆乳手術的假體比起傳統鹽水袋已經更為進化,搭配內視鏡設備便可在術中進行精細的剝離,確保乳房植入的位置精準無誤,並減低過程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讓術後乳房、乳溝更為細緻逼真,使男性也能享有Q彈的雙峰。   男性隆乳為了追求術後的觸感及自然感,因此通常會採用「雙平面」的植入部位,即俗稱的「半筋半肉」隆乳方式,作法是將假體上端放置在胸大肌下,下端露出至胸大肌筋膜下,讓胸上緣更為飽滿,也方便術後照顧。王祥亞醫師表示,男性的胸大肌相較女性強壯,因此如何降低肌肉對乳房的影響,是隆乳手術要考量的一個重要關鍵,而雙平面植入位置的優點在於可以避免術後產生不自然的水波紋,並使胸型不會受到肌肉活動的影響,造成動態性的不平整。           除了植入位置外,男性隆乳在刀口的選擇上也是需要審慎評估。王祥亞醫師解釋,一般隆乳刀口可分為乳暈、腋下、胸下緣三大類,乳暈刀口須視患者的乳暈大小來做評估,乳暈較大者須開到約150度,乳暈較小者須開到約120度。而男性隆乳的乳暈刀口通常會要開到約150度,傷口約2.5~3公分,由於疤痕位置較為明顯,且男性乳暈普遍較小,因此男性隆乳的刀口較建議選擇腋下或胸下緣。           根據王醫師的臨床經驗,通常男性患者會傾向選擇腋下刀口,將疤痕藏在腋下皺褶中,較不易被發現,而胸下緣的疤痕的位置,則是會在胸部與下面皮膚皺褶轉折處,巧妙隱藏在乳房邊緣的陰影中。雖然術後疤痕在經過適當護理後,皆會逐漸淡化,但術前仍須視個人情況選擇刀口,與醫師進行詳細溝通再做決定。   現今男性隆乳手術已經可達到如同女性乳房般自然柔軟的效果,但術前的評估是相當重要的環節,王祥亞醫師提醒,術前除了需要與執刀醫師進行完善的溝通外,也必須考量男性厚實的胸肌這一要素,避免選用過大的假體尺寸,以免在進行動態活動時,胸型會有不平整的情況,手術也可以搭配複合式的自體脂肪補脂,讓術後胸型及觸感都更加升級,滿意度更上一層樓。     諮詢醫師:王祥亞醫師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 學經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Motiva原廠認證 講師 二代水刀微萃脂指定講師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會員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長庚紀念醫院最佳教學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 影片|變性壽命會減短嗎? 想達到期望術後應該這麼做  文章|我不喜歡鏡頭前的自己! 疫情下的醫美整形熱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26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