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睡眠共有23筆結果

  • 失眠原因全是因為它?褪黑激素可以「用吃的」?藥師曝3大助眠要點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TSSM)調查顯示,2019年全台有 1/10的人口有慢性失眠症的困擾,「2022年台灣COVID-19疫情下的睡眠問題調查」也指出,受訪者中每5位中就有1位對自身的睡眠滿意度表示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顯示疫情期間民眾失眠問題日益嚴重。環境變遷、社會競爭及工作壓力的影響之下,造成民眾長期失眠或焦慮,大多數的民眾會服用安眠藥改善睡眠困擾,國外也有以「睡眠軟糖」幫助入眠的風潮,但是這樣「用吃的」就可以補充褪黑激素嗎?人體既然自己就會分泌褪黑激素,為什麼還會失眠呢?美醫誌這就帶你了解褪黑激素跟睡眠的關係,讓你一覺好眠!     失眠的原兇?「褪黑激素」到底是什麼?   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人體的大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可以調節人體的晝夜節律,與接受光線刺激有關,白天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夜晚則會促進分泌,因此褪黑激素可說是幫助人體辨別晝夜、調節生理時鐘的重要關鍵。早睡早起、多曬太陽、睡覺關燈、不在睡前使用3C產品,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都能夠幫助於身體調節褪黑激素正常分泌。     褪黑激素不足時,補充褪黑激素改善失眠   陳怡安藥師表示,如果失眠的原因是來自褪黑激素分泌不足,或者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不是預期的睡眠時間,那麼補充褪黑激素是可以幫助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品質,藉以改善睡眠。陳怡安藥師提醒,即使褪黑激素正常分泌,仍有可能會因為情緒或壓力問題造成失眠,如果失眠的原因與褪黑激素無關,那補充褪黑激素也無法改善失眠情形,因此在發現失眠狀況時,應先諮詢專業醫師,接受評估及診斷,了解自身狀況後,再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用「吃」的褪黑激素!台灣買不到睡眠軟糖?   褪黑激素是人體分泌的荷爾蒙,對人體影響小,也相對其他藥物安全,但仍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或頭暈等症狀,需特別留意。尤其針對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或腎功能不佳者,不建議使用褪黑激素相關產品。   陳怡安藥師指出,在台灣,褪黑激素屬於處方藥品,目前尚未核淮相關的保健食品上市,需由醫師開立,勿自行上網購買含有褪黑激素的產品,如果民眾由國外自行帶回含有褪黑激素的保健品,僅能自用、不能任意販售。依衛生署公告「標示含Melatonin褪黑激素」之產品應以藥品管理,未經核准擅自輸入、製造或販賣者,將會依違反藥事法相關規定處辦。     納悶自己為何沒睡好?睡前先戒手機!   每晚在床上翻來覆去,身體疲倦卻夜不成眠,是許多現代人的通病,陳怡安藥師建議,若只是輕微的失眠問題,可以先從以下3點建議開始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幫助入眠。   培養規律作息,早睡早起,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時鐘。 飲食均衡,鎂離子具有安定自律神經及舒緩焦慮的功能,攝取不足時會影響睡眠品質,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堅果、穀物、肉、魚和水果等食物來攝取鎂離子。 適度接受光線刺激,白天適度曬太陽,睡前少用3C產品。   失眠原因百百種,從環境、壓力到時間等,影響因素眾多。陳怡安藥師提醒,如果長期有睡眠問題,請向專業醫師諮詢,找到睡眠障礙的原因進行治療,而非放任不管,長期失眠的狀況累積下來,可能會導致慢性病、精神疾病、濫用藥物或酗酒等問題,影響身體及心理健康,且治療失眠的藥物需從合法管道取得,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及保健品,以免衍生用藥安全問題,影響健康。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天天失眠好難熬,喚醒你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一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 影片|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5.23

  • 過敏症狀不只有癢!「講不出原因」的慢性過敏?頭痛、焦慮、關節痛,全是過敏惹的禍?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過敏症狀不只有癢!「講不出原因」的慢性過敏?頭痛、焦慮、關節痛,全是過敏惹的禍?   常見的過敏,可能是對於食物、空氣、過敏原等等引發的過敏反應,但你知道其實過敏可以分成「急性」和「慢性」嗎?慢性過敏從輕微的蕁麻疹,嚴重到氣喘發作都有可能,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偏頭痛、失眠、疲勞、喉嚨發炎、腸胃發炎、腸燥症、關節疼痛、泌尿道感染、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是體重過重都可能與慢性過敏有關,很容易被誤診。所以這一次美醫誌要帶大家來認識什麼是慢性過敏,包括慢性過敏的病程是如何發展的、怎麼樣才會判斷為慢性過敏,以及慢性過敏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26 所謂的慢性過敏是? 01:37 過敏與發炎反應關係? 01:44 長期發炎對健康的危害? 02:45 脂肪對慢性發炎影響? 03:09 慢性發炎會影響心理疾病? 03:29 慢性過敏能預防嗎? 03:56 過敏原檢測有用嗎? 04:51 醫師給慢性過敏者的建議       諮詢醫師:鄭涵芸醫師 學經歷: 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職業醫學科 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職業環境醫學科 兼任主治醫師 衛生福利部立屏東醫院 職業醫學科 兼任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文章|換季過敏不用怕,抗炎彩虹食物打造全身抗敏防護盾 影片|皮膚癢好想一直抓抓抓 擺脫你的過敏原兇這麼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3.02.06

  • 失眠、睡不好的元兇!安眠藥已過氣?國外超夯「睡眠軟糖」合法嗎?跟著美女藥師這樣睡,補充褪黑激素!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失眠、睡不好的元兇!安眠藥已過氣?國外超夯「睡眠軟糖」合法嗎?跟著美女藥師這樣睡,補充褪黑激素!   你經常有睡不著、睡不好的困擾嗎?那你可能是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喔!欸等等,難道褪黑激素不是幫助美白的嗎?其實褪黑激素是大腦深處的「松果體」分泌出來的,松果體的活動具有明顯的週期性,而褪黑激素可以說是人體調節晝夜節律的重要關鍵! 這集美美的怡安藥師除了介紹褪黑激素的原理以外,還有介紹那個網路上傳說含有褪黑激素,吃下去可以幫助睡眠的「睡眠軟糖」到底是何方神聖。揪竟!「睡眠軟糖」是不是真的擁有像哆啦A夢道具般的功效呢?在台灣是合法的產品嗎?跟著月之女神怡安藥師一起了解褪黑激素跟睡眠的關係,讓你一覺好眠吧! ※本集真的不是衛生棉影片,歡迎各位男性觀眾朋友放心觀看。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19 「你也經常睡不著、睡不好嗎?」怡安藥師的心靈喊話 00:51 人體會分泌褪黑激素嗎?作用是什麼? 01:26 既然會分泌褪黑激素,為什麼人還會失眠呢? 01:39 服用褪黑激素可以改善失眠? 02:20 任意買含有褪黑激素的產品服用,會有什麼問題? 03:03 該如何調整日常作息來幫助睡眠? 03:29 如何調節褪黑激素的分泌,讓自己比較好入眠? 03:54 怡安藥師的小提醒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文章|打呼總是鼾聲雷動又急停?每天都越睡越累?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門! 影片|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9.19

  • 吃不胖真的是好事嗎?營養師曝隱憂!想要健康增肌增重,必須掌握飲食關鍵5原則!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穠纖合度的身材是許多人追求的理想,當大部份的人正小心翼翼計算吃進去的食物熱量,深怕多吃一口就會胖一公斤時,卻有人也總是因為過瘦的紙片人身形感到困擾,反而想找到增加體重的方法,但想要增重可不是一味猛吃,毫無節制,美醫誌這就教大家該如何「健康增重」!     瘦子總是令人羨慕?「吃不胖」體質真的好嗎?   每個人會「吃不胖」的原因眾多,包含荷爾蒙平衡不佳、心理壓力等,但最核心的是腸胃道健康的問題。營養師王若昱指出,吃不胖通常與腸胃道吸收不良有關,包括過度節食、暴飲暴食,或是把零食當正餐等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吃東西容易脹氣、胃痛或胃食道逆流的人要特別注意。   腸道吸收不良,則與先天基因、後天飲食、壓力和環境因子有關,王若昱營養師表示,我們身體內的胰臟會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分解,才能被腸道中的絨毛順利吸收,所以當腸胃道消化不良,消化液分泌不足時,食物就會無法被妥善分解,當大分子的食物進到身體腸道裡,身體機能會自動產生防禦機制,造成腸道吸收問題,甚至未消化的食物被壞菌運用,長期下來養成菌相不平衡的體質、腸躁症等。所以如果擁有「吃不胖」體質可別高興得太早,先確定是否腸胃道健康狀況出了問題才是上策喔。     增加體重健康吃,營養師建議遵循5要素!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適當增加熱量,每天增加300至500大卡。 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豆、 魚、蛋、肉類及乳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足量攝取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全身細胞運作,還有助於增加肌肉量。 適當的好油脂: ● Omega3是一種抗發炎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亞麻仁油、藻油、堅果類都富含Omega3。 ● Omega6是一種促進免疫反應發炎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從大豆油、葵花油、沙拉油、麻油等攝取, Omega3:Omega6攝取的比例建議1:3~5倍。 ● Omega9是烹調適用的好油脂,包含橄欖油、芥花油、菜籽油、酪梨油、苦茶油、菜籽油等,但由於價格較高,通常營業用油甚少使用,大部份的外食族Omega3吃了1倍,Omega6卻攝取高達20倍,攝取失衡。因此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民眾在家時可選擇Omega9的烹調用油,除了油類產品,鮭魚、鮪魚、鯖魚、鰻魚、鱈魚及秋刀魚等深海魚也含有優質油脂,可適當加入飲食。 適量的好澱粉:澱粉需攝取巧妙,可食用白飯、但要減少精緻糖類,如甜食、飲料。若想吃得更健康,可選擇原型非加工的澱粉食物,包含地瓜、芋頭、山藥、馬鈴薯、南瓜、蓮藕及菱角,皆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維生素與礦物質能幫助身體工廠代謝運轉,對增重也有助益。 補充健康的點心:增重者不像減重者,點心選擇不用限定只能吃蔬菜類,反而增重者需要補充適當的熱量,攝取蛋白質、油脂,例如皮蛋豆腐、茶葉蛋、水煮蛋、毛豆或堅果、酪梨、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良好的睡眠品質,才能幫助平衡自律神經   除了飲食控制外,「睡眠」也是增重相當重要的關鍵之一。王若昱營養師指出,人體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掌管消化和睡眠狀態,可以促使人的心跳變慢、呼吸和緩,幫助食物消化和擁有良好的睡眠狀態。然而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常讓人無法順利入眠,進而影響身形比例,變得不是健康瘦,而是「消瘦」了。     ● 改善睡眠品質3招!   無光環境:全黑的環境能幫助入眠,所以睡前不要滑手機,否則3C產品的藍光會減少褪黑激素分泌,容易影響睡眠品質。 適量日曬:不喜歡曬太陽的人生理節律容易受影響,一個人如果常常沒有見到陽光,身體會對白天或夜晚的時間反應遲頓,因此建議白天適當曬曬太陽,改善入眠狀態。 舒緩放鬆:睡前按摩、泡腳等放鬆活動,都可以幫助身心舒緩,讓身體轉化成休息模式。     如何規劃飲食份量?營養師客製化專屬的健康餐盤   在傳統迷思中,不論是增重或減重,對於食物份量都要斤斤計較,王若昱營養師表示,其實可以不用這麼麻煩,巧用隨手可得的工具,就可以輕鬆規劃飲食份量,包括我們的手指頭、手掌、拳頭都是方便順手的測量工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了幫助民眾落實每日飲食指南,考量台灣在地食材和飲食習慣,設計了一份台灣版的「我的餐盤」,其參照比例便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掌心、拳頭、杯子和茶匙等物件,透過實用的配餐指引,幫助民眾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也使得餐食規劃更加便利。           王若昱營養師提醒,不論是增重者或減重者,其實都不需要執著於精密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多寡,過度追求體重計上的數字,只會讓自己心力交瘁,反而對健康並無益處。腳踏實地的養好腸胃道,與自身壓力平衡減少發炎情形,方能有效吸收食物養份,同時調整好自己的睡眠習慣,改善生理機能,才是維持健康體魄的中庸之道。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增肌減脂好難!重訓累到很灰心?醫美儀器真的能「躺著」鍛鍊深層肌肉嗎? 影片|徐若瑄辣秀川字腹肌!「川姊」腹肌訓練有秘招~減脂增肌同時不費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5.24

  • 睡覺打呼可以治療嗎?止鼾偏方真的有用嗎?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定要開刀手術?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會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更會引起身體嚴重併發症,切勿輕忽隱形的睡眠殺手!但有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時,應該要怎麼辦呢?又有哪些治療方法?美醫誌帶你了解打呼原理,對症下藥,一起來改善這種惱人的異音吧!     人類的身體經常會透漏一些微小徵兆,來反映隱藏的健康問題,例如皮膚癌患者早期可能會在身上發現一些莫名的黑痣,但其實不只有外觀變化或疼痛才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聲音」也是一種健康徵兆。先前我們與許漢忠醫師一起探討了打呼的原理,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後遺症,相信各位ME粉們也很好奇,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又該怎麼治療呢?怎麼判定我有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用擔心,這次我們就來帶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該怎麼睡得健康、睡得香甜!   ➦ 還沒看過上一篇的,快快去補課! 文章連結:打呼總是鼾聲雷動又急停?每天都越睡越累?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門!     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該看哪一科門診呢?   民眾有打呼困擾的時候,往往不清楚應該看哪一科門診,牙科醫師許漢忠指出,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醫療門診,一般來說有耳鼻喉科、外科、口腔外科、內科、胸腔科、牙科及睡眠治療中心等,每個科別看診的內容及治療方式皆不相同。以下僅提供簡單的概念供民眾參考,實際還是需要請醫師門診後再評估適合個人的改善方式。   1.耳鼻喉科 通常以手術治療打呼問題,將軟顎、扁桃腺切除一部份,改善呼吸道堵塞。   2.外科、口腔外科 一般而言,會採用下顎骨外移整形或舌根外拉的舌骨手術,用以增加呼吸道的通暢度,來改善睡眠呼吸終止症問題,但可能仍存有復發風險。   3.內科、胸腔科、睡眠中心 通常會建議患者配戴呼吸器,呼吸器是利用持續打氣,來撐開呼吸道的原理,讓呼吸道通暢,這也是學術研究中較常見的治療方法,但配戴呼吸器會覆蓋口鼻,可能產生不適感,患者需花較長時間適應呼吸器。   4.牙科 由於呼吸道打開的範圍與症狀輕重有關,如果呼吸道越狹窄,那打呼的症狀就可能越嚴重,需要打開呼吸道的範圍就越大,因此配戴量身訂做的牙套,調整放在下顎的位置,就可以幫助下巴往外移,使呼吸道及舌根向外拉,避免睡覺時舌根往下掉,堵塞呼吸道,達到「道路通暢」的目的。           網路各種偏方神器止鼾,真的適用於每個人嗎?   許多人在想要改善打呼、鼾聲困擾的時候,往往都是先在網路上找資料求助,也因此有許多針對不同概念設計出來的道具或傳統偏方,對此許漢忠醫師從打呼的原理來探討各種止鼾器具的設計概念:   1.利用類似夾鼻效果,裝置在鼻孔處的「鼻塞呼吸器」 由於我們呼吸時空氣會通過鼻子、軟顎及舌根,而打呼的關鍵問題是軟顎或舌根是否會堵塞呼吸道,所以鼻塞呼吸器僅是夾住鼻子,對改善打呼的效果不大。   2.類似手術紗布般,將彈性布料纏繞在頭頂和下巴的「閉嘴神器」 這種方式是利用道具固定臉頰,致使嘴巴閉合不能張開,因此倘若患者是由於呼吸道狹窄引起的打呼問題,無法僅靠配戴閉嘴神器來改善打呼症狀。   3.網路販售睡前裝配在口中的「牙套式止鼾器」 止鼾牙套是藉由固位下顎位置,避免呼吸道堵塞,造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市面上販售的矽膠類牙套,尺寸並非量身訂做,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牙齒,如果配戴不合口的牙套,就無法抓牢下巴,進而改善打呼問題。   4.運用正壓持續將空氣打入呼吸道及肺部內的「正壓呼吸器」 呼吸器的設計原理是透過持續打氣,幫助患者順利吸到空氣,打開堵塞的氣管讓呼吸順暢,進而改善打呼症狀,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呼吸器多為覆蓋式,會遮掩口鼻甚至半臉,因此較容易干擾睡眠,患者需花時間適應配戴時的不適感。   5.從調整睡姿下手的「止鼾枕」 由於人體側睡時,舌根掉下的時候不會堵住呼吸道,所以止鼾枕是幫助患者側睡,來改善睡眠時的鼾聲,但根據臨床睡眠姿勢檢測指出,一般民眾在睡眠進入30分鐘後,身體會自主移動、變化睡姿,難以持續保持側睡姿勢,因此效果可能還是因人而異。     如何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學上在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時,會透過專業儀器檢查,即為傳統睡眠中心的「多導檢驗」,檢測多種項目在各個睡眠時期產生的問題,評估患者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師在治療前會紀錄原始數據,從AHI(Apnea–Hypopnea Index,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判斷症狀的輕重程度,並提供治療方法。許漢忠醫師指出,除了專業睡眠檢查,也能採用居家睡眠檢驗,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檢測睡眠狀態,不受環境改變的客觀因素影響檢測結果。除了睡眠檢測儀以外,也可以搭配血氧機檢測,讓結果更為準確。     打呼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應即早就醫治療   臨床上大部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為嗜睡型,在深睡期打呼,往往是不自知的,但在睡眠中呼吸道阻塞,無法順利吸入空氣的時候,人體本能的反應機制是會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及血糖升高的情況,進而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健康負擔。少部份的患者睡眠呼吸中止症則為失眠型患者,長期的睡眠困擾及身心壓力,容易引發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恐慌症等。許漢忠醫師提醒,不要輕忽「打呼」這個現象,因為打呼很可能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如果發現打呼症狀越來越嚴重,有嗜睡、精神不濟、睡不飽等生活指標,建議即早就醫治療,才能找回健康生活。     諮詢醫師:許漢忠醫師    學經歷: 成品牙醫診所 院長 臺灣睡眠醫學會會員 隱適美數位隱形矯正認證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牙周病及人工植牙研究 瑞士伯恩大學人工植牙專科研究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會員 高雄醫學大學 牙醫學士     延伸閱讀 文章|氣溫驟降恐中風?預防心血管疾病,醫曝「這時間」應特別留意! 影片|打呼可以靠止鼾神器改善嗎?呼吸中止症該看哪一科?治療方式大解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19

  • 打呼總是鼾聲雷動又急停?每天都越睡越累?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門!

    文/楊雅雲 圖/翁嘉妤      摘要  睡夢正甜,這時候突然傳來枕邊人如雷的鼾聲,讓人難以入眠,究竟這種擾人清夢的巨響為什麼會從我們身體裡發出來呢?放任打呼持續,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嗎?就讓許漢忠醫師帶你認識睡眠呼吸的殺手,探討打呼與健康的關係!     鼾聲雷動彷彿立體聲!究竟人體為什麼會打呼?   簡單來說,睡覺時氣體通過呼吸道便會產生震動,所以當鼻道或喉頭部位的上呼吸道不暢通,或是過於狹窄時,就會出現鼾聲。牙科醫師許漢忠表示,呼吸道狹窄有幾個常見原因:   鼻腔肥厚或鼻塞,造成呼吸道堵塞。 由於影響打呼聲的關鍵為懸壅垂(俗稱小舌),懸壅垂懸掛於軟顎正中間的末端位置,所以如果軟顎、懸壅垂較長,也會導致呼吸道狹窄。 熟睡時因為肌肉放鬆,容易使舌根下墜,阻塞呼吸道。     哪些人是「打呼族」?肥胖者真的比較容易打呼嗎?   每個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打呼的經驗,但對某些族群來說,打呼可能是長時間累積的問題,不僅危及健康,也造成與他人之間的衝突及摩擦,許漢忠醫師指出,以下3種族群會是較容易有打呼狀況者:   脖子較粗短者,呼吸道容易堵塞。 扁桃腺較大或懸壅垂、軟顎較長者。 肥胖者,其實肥胖與睡眠中止症息息相關,BMI>30者更是高危險群,由於肥胖多來自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因此減肥能幫助改善呼吸中止症。     可別小看睡眠呼吸中止症!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曾有國際研究指出,亞洲人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許漢忠醫師表示,由於亞洲人的生理結構,舌根位置容易往後傾堵塞呼吸道,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較高,此外年齡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加,肌肉變得鬆弛,便會使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狀況加劇,根據臨床顯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也多以40歲以上的中高年齡族群為主。     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別傻傻分不清楚!   許多民眾經常將「打呼」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混為一談,其實打呼的人不一定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幾乎都有打呼的困擾。當打呼狀況越來越嚴重,就是一種身體警訊,需要向專業醫師諮詢,以尋求改善途徑。   而我們應該要怎麼區分打呼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差異呢?醫學上可以用「睡眠檢測儀」來檢驗呼吸混亂指數(AHI),用來判斷是單純的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簡易的檢測方式,可以請同住親友藉由觀察打呼節奏來做簡易判斷,許漢忠醫師解釋,通常打呼者會連續發出鼾聲,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在發出鼾聲後,會突然停止呼吸聲,停了數10秒後才有一波大喘氣,接著再持續發出鼾聲,這種呼吸頻率即是標準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打呼節奏,民眾不妨先嘗試居家檢測看看。           別小看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生活警訊要留意   睡眠分為入睡期、淺睡期及深睡期,睡眠呼吸中止症發作的時間,則為深睡期。許漢忠醫師指出,當患者進入熟睡狀態,肌肉會放鬆容易阻塞呼吸道,如果是嗜睡型的患者,因為人體處在睡眠狀態,但是呼吸道不斷被堵住、中斷呼吸,造成心跳、血壓及血糖升高,這時心跳也就隨之飆升,甚至可達每分鐘超過100次。患者以為自己在睡覺休息,其實身體狀態像是在跑步般激烈,無形中對身體造成負擔。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通常會伴隨醒後頭痛、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打嗑睡的現象,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健康警訊,需多加留意,請尋求睡眠檢測機構檢驗AHI,及早治療問題。     睡眠呼吸中止症,原來還會影響消化道?   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在患者無自覺的熟睡狀態,無形地戕害身體健康。許漢忠醫師表示,人體呼吸一旦堵塞,就會進入緊急狀態,導致腎臟腺素增加、心跳及血壓上升,腎上腺皮質醇急遽分泌,引起血糖上升,造成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的併發症:   高血壓 心臟病 二型糖尿病 腦中風 憂鬱症 消化性潰瘍 免疫力下降 加速老化   睡眠呼吸中止症在「憂鬱症」上的表現尤為特別,許漢忠醫師指出,這種類型的患者可以再細分為兩類:   ● 嗜睡型:患者易產生高血壓、心臟病、二型糖尿病或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 失眠型:患者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運作混亂,進而引發憂鬱症狀。有些憂鬱症患者會因為長期失眠,感到沮喪、悲傷。   可別以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熟睡時因為呼吸道阻塞,但身體仍會有自主的呼吸反應,因此肺部在呼吸時,會產生負壓將胃酸擠出,造成胃食道逆流。除此以外,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睡眠品質不佳,造成身體過度消耗,加速身體老化。許漢忠醫師表示,曾有專家提出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老年痴呆症有直接相關,這是由於腦細胞廢物在人體深睡期會進行排泄交換,若長期無法進入深睡期,將會對腦細胞造成極大的傷害。   由此可見,睡眠與健康密不可分,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影響我們的血壓、消化道,還與免疫力和老年癡呆息息相關,若民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記得切勿輕忽,盡速就醫,別讓鼾聲影響了自己與枕邊人的生活品質,更別讓睡眠呼吸中止症繼續戕害身體健康。     諮詢醫師:許漢忠醫師    學經歷: 成品牙醫診所 院長 臺灣睡眠醫學會會員 隱適美數位隱形矯正認證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牙周病及人工植牙研究 瑞士伯恩大學人工植牙專科研究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會員 高雄醫學大學 牙醫學士     延伸閱讀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影片|睡覺打呼常被打?呼吸中止症纏身還會引發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4.12

  • 打呼可以靠止鼾神器改善嗎?呼吸中止症該看哪一科?治療方式大解析!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打呼可以靠止鼾神器改善嗎?呼吸中止症該看哪一科?治療方式大解析!   打呼應該掛哪一科?如果不想做手術還有什麼選擇?網路上這麼多的止鼾神器真的有用嗎?許漢忠醫師帶你把迷思一一破解!深入了解打呼原理和檢測方式,不要白花冤枉錢還沒解決問題!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31 打呼該看什麼科? 02:23 止鼾神器迷思? 05:37 醫師會如何檢測? 07:00 牙套是如何治療? 08:09 特殊案例分享 09:15 醫師給觀眾的建議       諮詢醫師:許漢忠醫師    學經歷: 成品牙醫診所 院長 臺灣睡眠醫學會會員 隱適美數位隱形矯正認證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牙周病及人工植牙研究 瑞士伯恩大學人工植牙專科研究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會員 高雄醫學大學 牙醫學士     延伸閱讀 文章|天天失眠好難熬,喚醒你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一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 影片|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17

  • 睡覺打呼常被打?呼吸中止症纏身還會引發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睡覺打呼常被打?呼吸中止症纏身還會引發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   身邊的人有說過你會在睡覺時打呼嗎?明明好像睡了很久卻總是沒睡飽?小心睡夢中三高悄悄找上門!包羅萬象的併發症竟然都和這個病症有關!年紀越大越危險,呼吸中止症隱藏的危機,讓好久不見的松松一次帶你了解!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4 為什麼會打呼? 02:59 哪種人容易打呼? 05:09 是否需要就醫? 06:41 如何判斷打呼症狀? 07:59 有哪些併發症?       諮詢醫師:許漢忠醫師    學經歷: 成品牙醫診所 院長 臺灣睡眠醫學會會員 隱適美數位隱形矯正認證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牙周病及人工植牙研究 瑞士伯恩大學人工植牙專科研究 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會員 高雄醫學大學 牙醫學士     延伸閱讀 文章|夜夜不成眠,失眠該怎麼辦?吃對食物讓你睡眠沒障礙 影片|疫情關在家焦慮值爆表!你我都可能是「怪胎」?心理治療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2.01.10

  •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不是年長者的專利!有這些症狀要注意

    文/郭佳語 圖/翁嘉妤      摘要  早上出門,手機放口袋,鑰匙放背包,錢包和悠遊卡記得拿,找了半天的眼鏡才發現原來是戴在鼻子上……才想著自己是不是太勞累,唸著唸著,回過神就發現自己居然穿著拖鞋走下樓了。     這樣的情景是否也是你日常的一部份?   上一秒才想著要列購物清單,下一秒就忘記自己為什麼要打開網頁,猜測會不會是壓力太大、腦過勞了,但小心,這可能就是早發期失智症的前兆。     不要只會講「阿茲海默症」!究竟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認知障礙症、阿茲海默症,這幾個名詞其實都在講述類似的症狀。   吳幼雯醫師解釋,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症候群,也就是說罹患失智症的患者,並非只會出現單一的疾病症狀,所以他們可能不只有記憶力衰退的問題,還會合併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例如在溝通表達、注意力集中上出現困難,與單純的老化症狀不同。   而我們所謂的失智症其實分成非常多類型,像是血管性失智症、腦腫瘤造成的失智症,甚至憂鬱症引發的失智症……等等,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著名也最常見的失智症。   失智症會干擾思想、記憶,並且影響人如何看待世界,與人們溝通的情形。也因此失智症並非只是「很健忘」而已,要判斷是否罹患失智症,吳幼雯醫師指出,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六項認知領域,確認患者是否有行為認知下降。           一、語言與記憶(Language and Memory)   人的記憶力被分為短期與長期記憶兩種。   失智症患者對於「短期記憶」的喚醒是相對薄弱的,因此像是容易忘記手機號碼,忘記早餐吃過什麼等等,都是短期記憶的缺損;而長期記憶卻仍然會被保存,例如小學喜歡的人,怎麼去小學學校等等。     二、語言能力(Language Become Impaired)   此項所指的是雙向溝通,也就是與人交流的能力。失智症狀除了會有記憶衰退的狀況外,在理解他人以及對外溝通上也可能出現障礙。在與人的對談中可能會重複或是不知道該如何繼續進行。     三、執行能力(Executive)   在腦中試著規劃與安排今天的行程,或是規劃旅遊計劃、記帳等等,對一般人來說似乎是做就能完成的事,然而對於失智症患者,這件事卻沒那麼容易,他們往往在規劃或執行計劃時出現困難。     四、注意力(Complex Attention)   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像是在依照食譜做菜時,無法專注逐一按照步驟進行,或是處理帳單或記帳時,儘管是以往熟悉的事物,卻無法如往常那樣順利進行,得花上更多的時間。     五、感知與動作(Perceptual Motor Skills)   看見了梳子,將它拿在手上,卻無法回想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儘管似曾相識,卻不會使用它來梳頭髮。     六、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   失智症的患者會開始對社會認知產生混亂,會做一些看似不那麼社會化的行為,譬如失去察言觀色的能力,做一般大眾不被接受的事,或是變得異常(且過份地)誠實。     失智症的成因多,不是年長者也會「失智」   吳幼雯醫師也提醒,儘管我們總覺得失智症的發生與年齡增長息息相關,而失智症也確實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的長者身上,但年輕人仍有罹患相關疾病的案例,若是在45歲之前發生的,就叫做「早發期失智症」,而失智症的成因非常多種,亦有分成可逆與不可逆性,如果相關症狀影響生活,便建議能尋求專業協助。     健忘不等於失智,壓力大、飲酒過量、憂鬱症都會導致記憶力衰退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健忘」並非等於失智,吳幼雯醫師指出,長期處在極端的壓力環境、攝取過多酒精、服用藥物,或是憂鬱症,都可能導致記憶力或思考能力下降。實際上也有不少憂鬱症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卻被誤認為失智症因而錯過治療時機的例子……當然,複合性的狀況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如何正確地判別原因,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便是醫師的專業所在。     失智症並不可怕,了解失智症的治療與預防   該如何延緩症狀惡化、提高患者生活品質,並減輕身旁照顧者的壓力,是現今失智症治療最注重的要點。而針對不同的失智症,現在已有許多藥品、另類藥物治療或是音樂藝術治療等,讓患者得到較好的照顧,並減緩退化。   除此之外,吳幼雯醫師建議,打造一個避免失智症的環境也很重要,例如維持健康飲食,避免甜食或炸物等容易引發身體發炎的食物;適當的運動以減輕壓力,並促進血液循環,藉此排出身體毒素;保持開放的心胸去學習新事物,像是參加課程、培養興趣等等。   此外,睡眠更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造成失智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類澱粉斑塊(Amyloid plaques)的蛋白質,若製造過多便會阻礙大腦功能,而人體的膠狀淋巴系統則會在睡眠期間清除此種蛋白質,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好好睡覺,或是睡眠時間不足,都可能使這種蛋白質沉積,導致腦內血液供應不足、神經元受阻,進而影響神經細胞敏銳度,最後便可能演變成失智症。   人腦是精密且複雜的組織,同時也是司掌我們記憶的中心。不良的生活習慣、重大損傷或是藥物影響等,都可能引發類似失智症症狀。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有記憶衰退的症狀,先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先試著將作息與飲食調回正軌,同時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若在這些調整下還不見改善,也別忘了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問題所在,提升生活品質喔!     諮詢醫師:吳幼雯醫師    學經歷: 新光醫院 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美國度克大學生物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進修 美國哈佛大學附設醫院婦女身心醫學進修 美國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工作坊訓練結業     延伸閱讀 文章|忘記吃藥能補吃嗎?吃藥配果汁正確嗎?用藥觀念懶人包,讓你不再「吃錯藥」! 影片|小心!失智症不是老年人才會有 認知六大因素防止金魚腦上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10.29

  • 打完疫苗哪些事不能做?別讓你的免疫力降低!「這件事」營養師建議要持續保持

    文/翁嘉妤 圖/傅暄閔      摘要  台灣疫情終於開始漸趨穩定,政府也陸續開放民眾接種疫苗,面對棘手的新冠肺炎,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防疫意識外,提升保護力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究竟接種完疫苗後,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既然要提升保護力對抗病毒,那是不是免疫系統越強越好?一起來看看專業營養師的建議!     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長期不平衡甚至會造成腦霧?   人體在受到病毒攻擊時,免疫系統是首當其衝的第一線,所以強化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重要關鍵。而免疫系統中的首要重地,就是人體的消化道,範圍可以從口腔、食道、胃部、小腸大腸直腸,一路延伸到肛門,這片「戰場」非常廣大,尤其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有260~300平方公尺,所以身體中有70%的免疫細胞都是集中在消化道。在這裡免疫細胞必須抵禦想要入侵人體的許多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在前線戰場中奮勇作戰,不讓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擴散到各處細胞,所以如果我們有將基礎打好,保持腸內菌叢的健康穩定,就可以幫助防止病原體入侵,不讓這層重要的防線輕易被擊潰。   人體消化道的免疫系統,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也與大腦息息相關。王若昱營養師指出,由於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神經系統之間是可以透過腸腦軸(gut-brain axis)來進行雙向溝通,所以日常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也同時照顧好大腦健康。另外,雖然提升人體免疫力很重要,但免疫力並非是「越強越好」,否則腸道健康和免疫力長期不平衡,可能會產生腦霧(brain fog),也就是會讓我們的大腦某些功能突然「當機」,可能影響記憶力、專注力或邏輯思考的能力。           理想中的免疫力應該是平衡的狀態,若免疫力過低,身體就會容易受到感染、反覆感冒、生病等,開始產生各種不良的病症,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因為反應過度,出現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異常反應,所以維持良好平衡的免疫力不應利用偏方,按部就班的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穩固人體免疫系統的禦敵能力,才是踏實、穩定的健康之道。     接種日期越近越緊張?營養師建議要注意這3點   許多人在施打疫苗前後,都會相當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疫苗效力,甚至引發不良反應,其實不必過度恐慌,施打前應請醫師評估自身的疫苗過敏、慢性病史,並以輕鬆、日常的狀態接種,避免因緊張造成暈針,施打後也要保持充足休息,勿抽菸酗酒,並持續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除此之外,王若昱營養師也提供了以下3點建議,幫助建立民眾施打疫苗前後的正確認知。   一、睡眠充足   施打疫苗前不要讓自己過於勞累、好好休息,充足的睡眠對提升免疫力相當重要,王若昱營養師建議,接種前一週可開始調整自身的睡眠時鐘,每天睡足7~8小時,接種後也可以持續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讓身體提升防禦能力,維持良好的機能,幫助抗體在體內生成順利。     二、避免酗酒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飲酒會影響疫苗效果,因此也沒有明文禁止,但從醫學角度來看,施打疫苗前後都要盡量避免酗酒,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影響免疫系統並干擾疫苗反應,一次攝取過多酒精則可能會導致身體脫水,進而造成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症狀,容易干擾疫苗副作用的判斷,且接種疫苗後身體可能較虛弱,會影響肝臟代謝酒精的速度,建議還是先避免為佳。   其實無論是否有安排施打疫苗,平日也該留意自身的酒精攝取量,不建議過量攝取。根據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兩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罐330c.c.的啤酒。(相當於一個酒精當量)     三、避免抽菸   菸癮和酒精一樣都會削弱免疫系統,因此施打疫苗前後都不建議抽菸。國健署也一再呼籲民眾趁著疫情期間戒菸,根據國際研究表示,抽菸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險因子,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出現嚴重症狀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 1.4 倍,引發重症風險高達2倍,因此抽菸會讓提高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遠離肺炎威脅,就是最好的戒菸理由。   王若昱營養師提醒,接種疫苗後必須充份休息,減少抽菸、酗酒、熬夜,面對防疫多一份謹慎,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以上原則其實不僅適用於接種疫苗後的不適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繼續維持睡眠充足的好習慣、控制飲酒量並戒菸,保持身體健康,才可以徹底發揮疫苗的保護力。     參考資料: 1. 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2.Vardavas CI, Nikitara K. COVID-19 and smo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Tob Induc Dis. 2020;18:20. Published 2020 Mar 20. doi:10.18332/tid/119324.       諮詢營養師:王若昱營養師    學經歷: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 曾任亞東醫學中心 營養師 曾任營養品研發 顧問營養師 現職健康體重管理 營養師 現職居家長照與社區演講 營養師 現職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 合作講師           延伸閱讀 文章|線上就能看醫生!迎接視訊看診的遠距醫療時代 文章|疫苗引發「新冠手臂」副作用?接種處又紅又腫還痛爆!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8.06

  • 小心!失智症不是老年人才會有 認知六大因素防止金魚腦上身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小心!失智症不是老年人才會有 認知六大因素防止金魚腦上身   你是不是容易忘東忘西的?要注意有可能是失智症或是神經認知障礙找上你了,通常這種病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族群,但是也有可能在年輕族群身上發現,要如何預防這個可怕的疾病呢?趕快來看看美醫學英文的醫師叮嚀吧!   Do you easily forget things?Be careful!You might have dementia 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This disease happens above the age of 65 years old, mostly on elderly people. But it could be found on younger generations. How’s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Follow MEnglish and you’ll find out more!     各節重點: 00:00 Preview 精彩片段 00:30 Opening 開場 00:40 Introduce 內容介紹 01:32 Conversation 會話 02:38 Topic 今日重點 05:59 Conclusion 結論 10:01 Keywords 單字教學 10:38 idiom 俗語教室       諮詢醫師:吳幼雯醫師    現職: 新光醫院 醫師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美國度克大學生物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進修 美國哈佛大學附設醫院婦女身心醫學進修 美國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工作坊訓練結業     延伸閱讀 文章|護士、護理師傻傻分不清楚?尊重護理人員,是改善護病關係的第一步 影片|皮膚癢好想一直抓抓抓 擺脫你的過敏原兇這麼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5.21

  • 天天失眠好難熬,喚醒你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一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人人都希望能夠擁有充足睡眠,但隨著時代進步,各方壓力接踵而來,半夜睡不著的人越來越多,相信你也曾經有過睡不著、失眠的經驗。因此為了瞭解現代人的睡眠狀況,美醫誌進行了一項睡眠問卷,希望藉此解開睡不著的因素、睡不著時又是如何解決的呢?本次調查諮詢了臨床心理師曾俊傑,來為我們一起說明睡不著的原因,想要睡得香甜真有這麼難?     工時過長,人人都可能睡眠不足?   相信你我都有聽過一句話,只要睡滿8小時就能補足體力及精神,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然,首先我們必須先從源頭了解起,每天幾點起床,工作幾小時,幾點就寢,這些因素都會是影響睡眠時間長短的關鍵,根據勞動部規定,勞工一天工作的標準時長是8小時,但就現在上班族而言,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已是常態,舉例來說:小明9點上班,7、8點就得起床,表定6點下班,卻因為事情未做完,往往需要到8、9點才能打卡下班,回到家也可能要12點、1點左右才能上床睡覺。這樣看下來,小明實際的睡眠時間大約7、8小時左右,睡眠時間看似正常,但長達12小時的工作時間已超過了身體負荷,這樣真的能夠有睡好、有睡飽嗎?       圖片說明:調查顯示上班族每天上班時間超過8小時的就有將近47%的民眾,低於8小時、標準8小時的則分別占了13%及40%。     8成民眾天天沒睡飽,你也是嗎?   俗話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60年代之前的人在太陽出來就開始工作,當太陽落下就回家休息,生活模式正常規律,可想而知失眠問題就是少之又少。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數十年來的變化,人們需要面臨的狀況變得更加廣泛,生活模式大不如前,早出晚歸、日夜顛倒的人增加,熬夜晚睡的情形也已成常態,想和以往擁有充足睡眠已成天方夜譚。本次美醫誌大調查發現18歲以上的男女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就有8成是低於8小時,剩餘的2、3成才是有睡達標準8小時及超過8小時,由此可知普遍大眾都是處在睡不飽的狀態。睡不飽、睡不好不僅會讓你在隔日的精神狀態變差,長時間的睡不好,就可能轉變成失眠,想要好好好睡一覺更是難上加難。           到底失眠是什麼呢?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學生時期開始就會面臨到考試升學的壓力、同儕之間是否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出了社會成為上班族,開始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職場上需要完成上司交付的任務、與同事間的交際、經濟重擔等等都會成為壓力之一,而進入老年,身體狀況開始出現改變,機能退化讓身體健康大不如前,導致睡不好,天天都失眠。台灣睡眠醫學會於近十年的數據調查顯示,全台灣有約10分之1的人口有慢性失眠症,大約10位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失眠問題更是近幾年來備受討論的議題。     失眠分階段,你是哪一種?   睡眠是人體的一個重要機制,目的是藉由休息讓人體恢復精神與體力,但若是睡眠品質受到影響,不易入睡(難以入睡),或是很難維持較長時間的深度睡眠(難以維持睡眠)時,長時間下來就會變成「失眠」狀態。普遍可以分成:入睡困難、續睡困難及過早清醒三種。當以上三種狀況發生,導致你在白天出現疲憊、想睡、情緒不穩、精神不佳等影響學習或工作,而且每週至少會發生三次,就算是達到「失眠」的標準。又可以依據持續時間長短,少於一個月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     個性易緊張、睡前滑手機都會讓你睡不著!   在美醫誌的調查中將近8成的民眾在一週內都有睡不好、失眠的痛苦,其中以個性容易緊張、擔憂,睡前習慣看3C產品為最多數的選項,另外像是睡覺環境太吵、太亮及愛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身體不適(牙痛、頭痛)、時差改變等都是影響人們睡不著的原因。因應數位化時代,許多人在睡前都已習慣將FB、IG、Line的訊息讀完後,才等同於是為忙碌的一整天做個完美的句點。臨床心理師曾俊傑表示睡前滑手機,手機螢幕散發出的藍光會影響身體睡眠,促使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因此滑了手機反而越滑越睡不著。另一方面,生活步調變快,對於個性較容易緊張、擔憂的民眾來說,面對尚未發生的事物,都會感到不安、害怕,在如此緊繃的狀態,睡眠時大腦就會無法放鬆,此時想要入睡也是很困難的。長時間下來無法達到良好的睡眠狀況,就可能會引發更多的身心理不適。           失眠原因難道和基因有關?睡不著是天生的   根據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研究發現失眠不全然是受心理壓力影響,也可能是先天基因導致的。在113,006個人的樣本中,研究人員發現了7個失眠基因。其中鑑定出的基因之一MEIS1在以前就已被證實與週期性肢體睡眠運動(PLMS)和不寧腿綜合症候群(RLS)兩種睡眠障礙有關。研究人員也發現失眠基因與焦慮症、抑鬱症等情緒疾病都有重複的症狀,都會與失眠症狀同時出現。   而另一項研究則表示,人體內有種名為「clock」(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的計時基因,它會受到其他基因的蛋白質調控,改變生理時鐘。根據該研究表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多細胞生物都是利用類似的機制來控制晝夜節律。而我們的大部分基因也都受到生物時鐘的調節,因此,經過仔細校準的晝夜節奏可以使我們的生理機能適應一天中的不同階段,然而當控制生理時鐘的基因出現變異,內建生理時鐘就會往前或往後改變。然而實際上我們會遇到的變因很多重,基因或許是一個影響原因,但若睡眠已出現問題,首要做的就是透過外在機制去做調整。           規律睡眠,迎向健康,讓自己好好睡一覺吧!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就現代社會而言,作息改變、不同壓力來源、疾病甚至是基因,都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在長期失眠的情況下,不僅會讓精神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及學習效率下降、反應變得遲鈍,情緒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讓你變得暴躁。為了解決失眠症狀,你會怎麼做呢?多數人都會藉由改變環境、調整作息、睡前喝點小酒、熱牛奶、睡前做運動、放助眠音樂以及吃安眠藥物來幫助入睡。世界睡眠醫學學會為了提醒人們對於睡眠的重視,更發起了世界睡眠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規律睡眠,迎向健康」(Regular Sleep, Healthy Future)的口號,強調規律睡眠才是讓身體健康的重點,也希望人們能夠建立固定的作息、定期運動,藉此改善整體睡眠和健康狀況,讓自己能夠好好睡上一覺。     附註 此次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至65歲以上民眾,自民國 110 年2月3日至2月28日實施為期三週的睡眠調查,總計回收310份線上問卷,其中230份為有效樣本數。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6/170612115358.htm 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7/press-release/   延伸閱讀 影片|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21

  • OMG!更年期症狀來了怎麼辦!?戰勝更年期全攻略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提到更年期常會讓人感到莫名恐慌,當發現自己可能進入更年期,就像被貼上「你老了、沒用了、完蛋了」的標籤,人生就像走入了黃昏末日。更年期隨之而來的熱潮紅、盜汗、睡眠障礙、情緒暴躁、頻尿等不適反應,讓生活產生困擾。你知道更年期並非年長者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會有更年期嗎?更年期時該如何與身體好好相處呢?服用荷爾蒙藥物否會有癌症風險?目前盛行的醫美雷射技術,能調節私密處的緊實功能,有效改善頻尿、漏尿及性生活困擾,幫助更年期患者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美醫誌帶你認識更年期的新視野,醫學治療趨勢及迷思解惑,找到生理及心理的美麗秘笈。     更年期為卵巢逐步退化的過程,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   醫學上對更年期的定義,為女性非懷孕狀況停經一年以上,並藉由血液檢查濾泡刺激素及雌激素的數值是否到達標準值判定。更年期為卵巢逐步退化的過程,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女性停經年齡約在47至53歲,平均年齡為50歲。     熱潮紅就是更年期嗎?更年期症狀知多少   女性一旦有熱潮紅的症狀,就會直接聯想是不是進入了更年期?更年期雖會有熱潮紅的症狀,但在睡眠不足、情緒爆躁、喝醉酒等狀態也可能會有身體發熱的情形,不代表一定就是更年期!更年期症狀來自荷爾蒙迅速下降,需注意的是更年期症狀不需完全停經才會發生,更年期症狀可能會長達數年或數十年以上,常見的早期、中期、晚期症狀如下:   早期症狀 約持續二至五年,常見為熱潮紅、失眠、睡眠品質不佳等症狀。   中期症狀 約持續五年,因荷爾蒙不足造成皮膚萎縮,導致生殖道及尿道表皮皮膚萎縮。生殖道萎縮會造成陰道乾澀、性生活疼痛等不適症狀;泌尿道萎縮則會有頻尿、漏尿、夜尿等困擾。   晚期症狀 長達五年至十年以上,可能會有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老年失智等慢性病風險。       圖片來源:陳保仁醫師提供     更年期你是哪一族?   火山族   更年期婦女的熱潮紅症狀,一天之中會反覆發作數次,尤其在夜晚十分,患者不舒服狀況更加遽。「熱潮紅」是腦中的體溫調節異常,造成對於外在冷熱感知失常的狀態,熱潮紅時會讓血管放鬆製造體溫上升,研究顯示熱潮紅每發作一次,中樞體溫會下降1度C,若不正常反覆發作六七次,腦袋都可能會燒壞。近十年的研究顯示,由於熱潮紅發作時血液往表皮擴張,心臟、腦會呈現短暫的少量供血狀況,熱潮紅反覆發作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這也是近年來熱潮紅的治療受到更多重視的原因。   *治療方式:補充荷爾蒙藥物治療,若有乳癌疾病患者,則不適用荷爾蒙治療,會以其他取代性的藥物治療。   熊貓族   熱潮紅症狀會影響睡眠品質,睡眠品質不佳通常在停經前幾年就會出現。40歲左右的婦女,家庭經濟轉型、兒女教養或職場等生活壓力,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礙,45歲後的婦女,荷爾蒙逐步下降,相關的更年期症狀熱潮紅、頻尿等會惡化,嚴重影響睡眠品質。伴侶的不良睡眠習慣或是打呼,也是誘發婦女睡眠障礙的原因。   *治療方式:服用助眠藥物、補充荷爾蒙,適當運動放鬆。依個人症狀,改變睡眠型態。   暴龍族 情緒困擾族,情緒波動大,會莫名落淚或情緒爆衝,影響家庭及社交生活。   *治療方式:通常飲食、運動、睡眠會相互影響,調理飲食、適度運動,透過放鬆、助眠、荷爾蒙藥物獲得改善。   乾太太族   指生殖道、泌尿道的萎縮,生殖道乾澀會導致分泌物減少,增加性行為磨擦疼痛感,影響親密關係。泌尿道萎縮,容易造成頻尿,若萎縮嚴重導致彈性鬆弛則會造成漏尿情形。   *治療方式:生殖道、泌尿道的萎縮是近年來最受到關注的話題,臨床也開發出許多種的治療模式,包含加強陰道及尿道的保濕護理、服用或注射荷爾蒙,或直接在陰道塗抹荷爾蒙凝膠等。針對更年期症狀採取複合型治療,可針對主要症狀治療,或是局部症狀治療。目前醫美盛行的陰道緊實雷射,能有效讓陰道黏膜快速改善再生、恢復彈性與調節分泌功能,備受推崇。     年輕人也會有更年期,極速減肥、手術、生育率下降都是影響風險   更年期不是年長者的專屬,年輕族群也可能會有更年期,臨床上曾有20幾歲的年輕女性停經的案例,醫學定義在40歲以前停經的女性,稱為「早發性停經」,或是俗稱的「早停經」。大部分有更年期的年輕人,較不會有熱潮紅等症狀。   現今年輕人早發性停經的狀況愈來愈多,除了遺傳、染色體異常可能會造成早發性停經,臨床上的下列觀察,也是導致早發性停經的原因:   ●極速減肥:減肥時期採用強烈的方式,未攝取足夠的油質及蛋白質食物,卡洛里大量減少,造成雌激素在短時間內過度降低,例如雌激素平均值為20-220之間,若患者平時雌激素是200,突然下降到40,就會產生短時間類似更年期的症狀,又稱為「偽更年期」。   ●手術:曾經進行過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在電燒過程中可能會有些微破壞卵巢組織,影響卵巢功能下降。   ●生育率下降:懷孕生育過程能讓卵巢休息暫停排卵,生小孩一次可讓卵巢休息二年,若未有生小孩的經歷,卵巢日以繼夜不停地排卵,容易導致卵巢功能早衰,所以少生育及卵巢過度刺激都是造成早發性停經的原因。   預防早發性停經,陳保仁醫師提醒女性「好吃、好睡、找個好伴侶早生育」,都是延續卵巢生命的重要因素。     保存未來生育能力—35歲前女性凍卵品質較佳   女性受教育或延遲進入職場及婚姻,造成生育年齡延後的情況,有些女性會透過「凍卵」來保存未來生育能力。一般擔心凍卵是否會對更年期造成影響?醫學指出凍卵對更年期沒有影響,但無生育會讓更年期提前到來。2012年歐洲生殖醫學會提出的概念,凍卵是儲備萬一未來缺乏好的卵子,若是女性需要作凍卵準備,醫學建議在35歲前凍卵,但若有生育的機會,仍會建議以自然授孕為主。           荷爾蒙治療更年期的迷思   一、荷爾蒙會致癌嗎?   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更年期,在1970-1990年是最熱門的治療方法,加上名人的推波助瀾,荷爾蒙曾是全世界單一銷售冠軍藥品,一度造成惠氏藥廠股價的上揚巔峰。九零年代惠氏藥廠發現補充荷爾蒙能改善骨質疏鬆、減緩人體老化之外,還能降低心臟病風險,進而展開相關研究,提供50歲到70歲患有心臟病的族群服用荷爾蒙,期待治療更年期的同時能改善心臟病。   2002年的WHI荷爾蒙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證實服用荷爾蒙的50歲到70歲患有心臟病族群,荷爾蒙藥物改善心臟病結果不如預期,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的風險,尤其在乳癌風險中最高。研究顯示:一萬個服用荷爾蒙的人(簡稱A組),及一萬個非服用荷爾蒙的人(簡稱B組),追蹤四年以上,前四年AB組罹患乳癌風險比例相似,第四年開始A組罹患乳癌的有32位,B組罹患乳癌的有24位。一萬個人中A組比B組增加8位,A組比B組罹患乳癌的比率增加25%(8/32)、中風的風險增加30%。此次研究結果得知服用荷爾蒙的60歲到70歲患者的中風及死亡率風險大幅增加。服用荷爾蒙的50歲到60歲患者的中風風險雖有提升,但死亡率大幅降低。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醫界主張荷爾蒙治療需在停經十年內服用,若是停經十年以上不適合以荷爾蒙藥物達到心血管疾病的改善。   二、荷爾蒙會造成肝功能異常嗎? 肝功能異常不能服用荷爾蒙,但荷爾蒙不一定會造成肝功能異常。荷爾蒙需要肝臟代謝,若肝功能不佳,荷爾蒙代謝時間會延長。若肝功能異常但不嚴重且無血管栓塞者,仍可服用荷爾蒙,但需減量使用。   不適用荷爾蒙治療的四類人:   ●罹患荷爾蒙相關癌症病史(例如乳癌、子宮內膜癌…等) ●曾有血管栓塞疾病(深層血管栓塞、中風…等) ●抽菸過度、肝功能嚴重異常者 ●偏頭痛者     更年期也能擁有正常的生活,私密處整形喚回美麗青春   以往提到私密處整形手術,大部分會與性生活品質有關,現今女性的教育及思想的開放,自我照顧的意識抬頭,私密處整形不再只受到年輕女性青睞,熟齡女性及銀髮女性也能透過私密處醫美療程,完成私密處外在美觀的調整及內在生理功能的改善,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在情感上獲得滿足感,更是自信心重生的重要推手。   關於私密處的醫美整形話題備受重視,分別為下腹部抽脂、小陰唇整形、陰道整形、G點注射及外陰部雷射、色澤淡化、鬆弛度改變等整形療程。由於女性對自我要求愈來愈嚴格、全民運動風的興起,近五年來「小陰唇整形」的需求日益增加。陳保仁醫師以往問診經驗一年約有四位小陰唇整形患者,現今一個月即有四位小陰唇整形需求。小陰唇的外觀像是嘴唇,主要功能為保護陰道入口,擁有神經刺激及性的敏感度,若小陰唇過大,可能會造成性行為過度磨擦,產生疼痛不適感;不論是健行、跑步、騎單車等運動行為,也會造成小陰唇磨擦疼痛。小陰唇不對襯、皺摺太多或顏色不好看、外觀不滿意,都是受女性重視的原因。     調節私密處生理機能,雷射、電波治療帶來驚奇效果   醫界鼓勵婦女提早生產,維護卵巢功能,但懷孕生產對女性身體造成壓力,懷孕過程中身體重量的壓迫及骨盆底會釋放肌肉放鬆素,導致子宮及膀胱下垂,自然生產時也會影響陰道鬆弛度,剖腹生產會有壓迫鬆弛。為了幫助陰道、尿道及膀胱,維持緊實的生理功能,除了透過醫美手術之外,可採用「能量緊實治療法」,包含雷射、電波治療。雷射原理是將雷射打在鬆脫部位讓陰道緊實,甚至由雷射波穿透改善膀胱的緊實度。陰道雷射是透過管狀的工具進入陰道,打入雷射波在陰道內釋放360度雷射能量,將能量灌注在陰道黏膜上,讓陰道黏膜迅速再生。有些雷射具有破壞性,事前需與醫師討論。多數以90度打的雷射位置在靠近膀胱的角度,膀胱附近的陰道黏膜及黏膜下的組織,經過熱能影響產生膠原蛋白增生改善緊實功能,雷射過程約15 分鐘。電波治療分為110及250,電波110操作時間約30分鐘,電波250操作時間約一小時,各種治療皆有不同的效益。     長者漏尿困擾,雷射治療效果好   陰道、尿道的緊實雷射治療,非常適合更年期有漏尿問題的長者,由於年齡太大不適合進行荷爾蒙治療,雷射治療能讓黏膜快速增生、增加彈性,改善性生活及漏尿困擾,讓長者保持外出的社交活動,在心情上也能獲得舒緩。   更年期是每個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體察個人的情緒及身體的變化,若有更年期的不適感,應尋求專業醫師諮詢,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不論是透過飲食、運動、藥物或醫美療程,調節生理與心理的困擾,別讓更年期成為你的世界末日,翻轉觀點、重拾自信,找到熟齡人生的美麗光彩。     諮詢醫師:陳保仁醫師    現職: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灣大學 醫學系 / 台灣大學 EMBA 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 理事長 台灣婦女健康醫學會 理事 新北市政府- 性別平等委員會 委員 前 敏盛綜合醫院 副院長 前 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前 台北市政府-府級心理健康委員會 委員 前 桃園縣政府-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委員會 委員     延伸閱讀 影片|私密處整形怎麼做?更年期服用荷爾蒙會致癌?專業破解錯誤迷思! 影片|月經不來超方便?小心更年期症狀找上你!四大情緒、身體困擾你中鏢了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4.06

  • 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睡前喝牛奶助眠有科學依據?原來這些食物都可以助眠!   相信大家都有過睡不著卻被他人說就是早上不夠累,才會睡不著,但事實上真是因為不夠累嗎?其實能不能睡著,除了和你接收到的種種壓力有關之外,你吃進的東西也會影響你的睡眠喔!想要知道睡不著是因為體內缺少了什麼嗎?本集邀請美女藥師帶我們一起來聊聊,到底該吃什麼,才能輕易入睡呢?     各節重點: 00:00 精采片段 00:19 為何熱牛奶可以助眠 00:53 吃什麼可以攝取助眠營養素? 01:57 保健食品怎麼吃最有效? 02:48 為何苯二氮平類等藥物能治失眠? 04:08 安眠藥會有副作用嗎? 04:39 想睡個好覺可以這麼做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22

  • 夜夜不成眠,失眠該怎麼辦?吃對食物讓你睡眠沒障礙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工作步調快,睡眠障礙成為現今的文明病。許多人每天晚上與睡眠爭鬥不休,不僅難以入睡,即使睡著了卻常夜半清醒,或是睡睡醒醒,早上起床後感覺一夜未眠,長久下來臉色暗淡、精神萎靡,更影響身體健康!臨床證實除了服用鎮靜安眠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能透過食物攝取或保健品補充安眠的營養素,改善睡眠品質,美醫誌教你如何吃得對、才能睡得好!     攝取鈣、色胺酸、鎂離子及維生素B,改善睡眠品質   根據2019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有失眠的困擾。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能讓身體及心靈獲得充分的休息,不僅能提升專注力、精神充沛,反應力好、心情平穩,也能提高學習及工作效率;反之若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況,很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體重增加、心臟疾病、免疫力下降等。   人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素會造成失眠狀況,有人說喝溫熱牛奶,能有助於睡眠?因為牛奶含有鈣及色胺酸,鈣除了是骨本,也有神經放鬆、消除疲勞的功能,色胺酸則有安定神經的效果。除了鈣、色胺酸,平時也可食用含有鎂離子及維生素B的食物,幫助改善睡眠品質。     吃對食物,能睡好:   ● 鈣:牛奶、乳製品、小魚乾、黑芝麻…等。 ● 色胺酸:乳製品,例如:牛奶、起士…等。 ● 鎂離子:堅果類,例如:腰果、南瓜子、綠色蔬菜…等。 ● 維生素B群:雞蛋、糙米…等。     補充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GABA、鈣片或鎂錠,才能睡得好   改善睡眠品質,除了食物攝取之外,也能透過GABA、鈣片、鎂錠等保健食品輔助睡眠調整。GABA是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放鬆、促進入眠,市售GABA產品的作用是增加體內GABA濃度來達到輔助睡眠的效果。   保健食品依不同的成分及劑型,會建議不同的使用方式,大部分幫助睡眠的保健食品,適合在睡前服用。然而,保健食品效果因人而異,重點是要選購適合個人需求的產品,才能發揮效益。若是特殊身分的消費者,例如孕媽咪、銀髮族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者,需向醫師或藥師諮詢。呼籲民眾購買保健食品時,需確認保健食品的來源及在合法藥局購買,同時向藥師諮詢,才能有安全且良好的食用經驗。     安眠也要安全用藥,請遵循專業醫師評估診斷   有失眠困擾的患者,有些也會向診所或醫院求診,希望透過藥物治療達到快速的治療效果。臨床上目前使用較多的安眠藥為苯二氮平類(BZD)或非苯二氮平類(non-BZD),作用與中樞神經的GABA-A接受器有關,主要為幫助入睡、延長睡眠時間或提升睡眠品質。在藥局也能選購到輔助睡眠的藥品,多為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藥品,抗組織胺常用於舒緩過敏性鼻炎、流鼻水,會讓人體有嗜睡反應,透過嗜睡效果改善睡眠品質。另外,在國外有治療失眠的保健品褪黑激素(Melatonin),目前在台灣通路上並無販售。褪黑激素為人體自行分泌的荷爾蒙,人體在辨別外在是白天或晚上時,會因光線刺激分泌不同量的褪黑激素,主要用於調節生理時鐘,適合有需要調整時差或輪班工作者使用。           任何的失眠藥物都可能產生副作用,常見的症狀為頭暈、噁心、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但副作用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有,不需過於擔心。若有任何服用藥物問題都需向專業醫師諮詢,可透過調整藥品劑量或是變更藥品類型,協助患者改善症狀困擾。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自己的安眠師   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心理問題、生活壓力或是受到身體疾病影響,除了補充營養素、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及治療,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才能長久改善睡眠困擾,讓夜夜好眠不再是場夢!     安眠的良好生活習慣:   ●養成固定的生活作息。 ●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例如下午四點後不喝咖啡或茶。 ●避免睡前滑手機,減少感光刺激。 ●保持運動習慣,促進身體放鬆。     諮詢藥師:陳怡安藥師    學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學士 台南市立醫院實習藥師 三軍總醫院執業藥師 衛教諮詢藥師   延伸閱讀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12

  • 八成婦女難逃產後憂鬱症 產後胯下痛、漏尿恐是憂鬱原因

    文/楊雅雲 圖/傅暄閔      摘要  懷孕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事,隨著寶寶健康出生,有些產後媽媽卻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的憂鬱情況,甚至嚴重者還會罹患產後憂鬱症,造成情緒及生活上的不適。若是不幸得到產後憂鬱症,產後媽媽及其家人又該如何因應呢?讓身心科醫師帶你認識產後憂鬱症,陪伴你走過情緒療癒,展開健康的生活。     暫時性的產後憂鬱情緒,產後一至二週大多能緩解   新生兒誕生之後,約有七成至八成的產後媽媽,在生產後三至五天會出現短暫的憂鬱情緒、焦躁不安、難以專心、莫名流淚、睡眠品質不佳或自我懷疑的情形,類似的精神及心理狀況持續一週至二週後,就會慢慢緩解、復原。但有些產後媽媽,憂鬱低落的情緒會繼續漫延,甚至演變成「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無法自行痊癒,需及時醫療協助   根據臨床統計,產後憂鬱症約有10%的盛行率,產後憂鬱症在產後三個月至六個月的時間,產後媽媽會出現連續二週以上的整天情緒低落,對原本喜歡的事物興趣缺缺、沉浸悲傷情緒、思考變慢、猶豫不決、懷疑自我能力、食慾不振胃口不佳,或難以入眠、容易夜醒無法入睡的睡眠障礙等情形,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殘或是自殺的想法。若是發現產後媽媽有上述症狀需提早就醫,以防病情惡化衍生悲劇。若是未能即時治療,相關的憂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個月或一年以上。           產後憂鬱症難以自行痊癒,若沒有即時治療,可能會衍生其他的精神疾病,例如:憂鬱會變成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狀衍生為焦慮症,容易煩心大小事、煩躁不安,或引發強迫症,過度擔心小孩的健康,造成重複清潔、洗手等狀況。更嚴重者會出現產後精神病,產生幻想、幻覺,甚至引發高自殺率或殺嬰率。     生、心理及社會都可能影響產後憂鬱   ●生理層面:產後雌激素及黃體素急遽下降,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色胺酸、正腎上腺素等)下降都會影響情緒起伏,產後胯下痛、漏尿、痔瘡等生理不適,也會增加產後媽媽的壓力負擔。   ●心理層面:產後媽媽的角色轉換,從原本的被照顧者,需轉換成照顧者,有些媽媽對自我缺乏信心或自我懷疑,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另外,產後的身形變化,也會讓媽媽難以適應。   ●社會層面:家庭組織從原本夫妻二人,加入寶寶變成三角關係,組織的改變,需要經營建構穩定的關係,爸爸也要學習適應如何當個好爸爸的角色,爸爸角色轉換也需和媽媽一起努力,都可能造成產後媽媽的壓力。再者,家人長輩對小孩教養意見的分歧,也是新手媽媽壓力來源之一,例如餵母乳、是否吃保養品等,都可能引起家庭紛爭或是情感不悅。     體貼細微的觀察,提早察覺產後憂鬱症狀   產後憂鬱症會影響患者情緒及生活作習,產後媽媽及家人也能經由生活中細微的觀察,察覺自己或家人是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症的婦女,常會感到無由的身體疲累,做事效率降低、難以作決定,自我感覺不同於過往。家人的感覺通常更加明顯,會發現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容易心不在焉,沒有精神、變得自閉,減少社交活動等。     身心科就醫,專業療程擺脫產後憂鬱焦躁困擾   若懷疑或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產後憂鬱狀況,可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醫師首先會與產後媽媽進行深度會談,了解媽媽的家庭背景及壓力來源,判斷是否罹患產後憂鬱症。   治療產後憂鬱症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因產後媽媽大部分都有哺乳需求,建議從非藥物治療著手,透過心理諮商紓解壓力源,提供精神營養品的補充,或最新的微電流刺激,有益媽媽緩解憂鬱情緒,另外,藉由芳香療法也能幫助媽媽舒緩焦躁情緒。   藥物治療會針對產後媽媽的身體狀況調整藥物劑量,有些人會擔心藥物對哺乳寶寶造成影響,其實不用太擔心,抗焦慮及抗憂鬱的藥物不會分泌到乳汁中,所以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但若是鎮靜型的藥物,會導致寶寶出現嗜睡的情形,建議媽媽暫時停止服用。   李旻珊醫師呼籲產後憂鬱的媽媽,家人的陪伴及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產後媽媽或是朋友有出現類似症狀,千萬不要遲疑,也不要聽信網路偏方,請尋找專業的身心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重拾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現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 院長 學經歷: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究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身心醫學及認知     延伸閱讀 文章|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影片|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3.02

  • 年假吃喝百無禁忌 四大訣竅教你年後健康瘦身

    文/郭美諺 圖/傅暄閔      摘要  農曆春節,全家人團圓圍爐,或是到親友家走春拜年,大吃大喝百無禁忌,收假後捏捏肚子卻多了一圈,更有人過完年就胖了3到5公斤,「快速瘦身」成了不少人年後的第一要務,但怎麼「健康瘦」很重要,用錯方法可能促成反效果!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姿允提出四大訣竅,第一消除水腫,第二讓肝臟快速恢復正常代謝能力,第三穩定血糖,第四提升代謝。「蛋白質優先」絕對是瘦身的不二法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維持瘦下來的體重不再只是口號。     多喝水搭配低鈉低鉀蛋白質 水腫速速退去不煩惱   變胖的原因,不外乎作息不正常,通宵熬夜追劇或是打麻將,睡到自然醒後,大吃大喝,酒水不忌口,尤其是高糖、高油、高鹽的三高食物,造成水腫還讓體重快速上升,王姿允醫師透露最關鍵的作法就是水要喝的夠,一天要喝到3000~4000CC以上的水,才能讓腎臟代謝掉體內多餘的鈉離子,其次要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建議挑選像是豆腐、豆漿或是雞胸肉等低脂高蛋白的食物,也能快速代謝鹽份,而多吃蔬菜可以獲得鉀離子,想要快速消除水腫,就從低鈉或高鉀飲食做起。     10點就寢肝臟全力代謝 脂肪拜拜不再來   消除水腫後,就是要想辦法讓肝臟快速恢復正常的代謝能力,因為肝臟是代謝三酸甘油脂還有脂肪跟血糖的器官,而能夠讓肝臟休息的飲食,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最好避免肉類或大魚大肉的飽和脂肪,讓肝臟有餘力代謝,那是否多吃水果,不會造成肝臟負擔?王姿允醫師提醒,水果的果糖其實很可怕,由於全身器官只有肝臟負責代謝果糖,因此吃水果後就別再喝含糖飲料或是吃含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臟負荷。值得注意的是,三酸甘油脂要形成脂肪,通常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因此可以利用過年後3到7天的時間早睡早起,排掉過年期間所累積多餘的三酸甘油脂,最好晚上10點就寢,因為晚上11點到凌晨兩點,是肝臟代謝脂肪最好的時間。     早餐攝足高蛋白食物 血糖全天穩定好心情   根據研究發現,高蛋白質食物最能穩定血糖,王姿允醫師建議,年後的飲食營養比例,採取高蛋白低脂低碳的方式,因為蛋白質可以穩定糖質新生,把蛋白質拉高到30~40%,吸收蛋白質最好的時間就是早餐,因此只要在早餐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就能穩定一整天的血糖。   高蛋白質飲食的好處多多,不只能穩定血糖,也能提升代謝,王姿允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蛋白質有食物產熱效應,意即吃的食物含蛋白質比例愈高,代謝的熱量也愈多,保留最多的瘦肉組織,還能穩定得到酮體跟葡萄糖。都說喝水很重要,因為水也能提升代謝,每隔兩小時喝500CC,就能提升30%的代謝。     全民瘋斷食藏風險 飢餓激素恐加速脂肪囤積   減肥靠毅力,更要靠吃對食物,不過現在全民瘋斷食,有168、186還有52斷食,對王姿允醫師來說,都只是變相利用限縮時間來限縮攝取熱量攝取,她提到,若一天內只能攝取1200卡,不管是8小時或是12小時內,結果都是不變,但是使用斷食法則會多一些風險,因為在挨餓狀態時,身體會分泌飢餓激素,讓下一餐進食的食物更快被吸收,飢餓也會造成壓力荷爾蒙,讓腸道菌相對改變熱量吸收的方式,反而加速脂肪囤積,再者,168的限時會容易讓人無形中造成心理壓力,因為8小時內必需完食三餐,很可能會因此攝食過量,因此,王姿允醫師認為,會挨餓的方式,並不適合年後的減肥,還是強力建議低卡高蛋白質低碳低脂高纖維的方式,代謝掉多元熱量。     外食小資飲食不難挑 緊盯高蛋白低脂準沒錯   春節假期結束,也意味著要回到工作崗位,外食的機會變多了,怎麼配合四大訣竅飲食,似乎有難度,王姿允醫師透露,一點也不複雜,易達度最高的超商,供應的茶葉蛋、無糖豆漿或生菜,甚至是關東煮的筍子、杏鮑菇,都是高纖維高蛋白質的食材,若是在滷味攤,可以選擇清淡的湯頭,搭配凍豆腐、蔬菜類,也能符合高蛋白高纖維的原則;小吃店則可以挑選皮蛋豆腐加燙青菜,若是天氣冷可以煮火鍋,加入豆腐、青菜、雞蛋等優質蛋白質,還有能增加飽足感的蒟蒻絲,想要調味可以選擇泡菜或是味增等醬料或粉類醬料,不建議加入濃稠醬料,因為會有多餘的人工糖或油脂,無油料理其實也能很美味,因為原有的食材本身的脂肪,可能已經高達30%,若再額外加油,就容易超過40%,成為高脂肪飲食。           蛋白質優先兼多喝水 不讓春酒破壞瘦身計劃   年後瘦身還有一大挑戰,就是熱鬧的春酒,吃還是不吃真讓人苦惱,其實只要謹記王姿允醫師的叮嚀「蛋白質優先」,以穩定血糖的前提進食,就能避免身體吸收高糖高油,更別忘了仍然要多補充水份,只要胃在正常分泌的情況下,邊吃大餐也能邊喝水,而一頓大餐的時間,王姿允醫師建議,最好維持上廁所最少三次,所補充的水量不但能消耗剛吃進肚子裡的熱量,也能排除多餘的鈉離子,免除隔天會出現水腫的擔心,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含有咖啡因的茶、咖啡、可樂等飲品,含有利尿成份完全無法代謝,果汁也因為含糖無法發揮效用,只有無咖啡因的飲品像是國寶茶、花草茶能取代水。     諮詢醫師:王姿允醫師    現職: 湞媄診所 院長 學經歷: 詠美時尚診所院長 馨蕙馨婦兒腸道菌計畫負責醫師 晶英康健診所醫療執行長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合作醫師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國立成功大學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教學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影片|眼藥水滴在眼球上很傷眼睛!?小心眼睛越點越紅  文章|擊退脂肪堆積 抽脂「這個」部位效果佳 擁有好身材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1.02.19

  • 大麻能改善睡眠!?教你認識歐美現下最夯的CBD!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你想睡好覺嗎?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已是現代人都會有的症狀,有時就算早早休息,閉上眼睛想要快點入睡,腦袋卻持續運轉不停歇,先前美醫誌也針對失眠做過相關報導,更介紹了許多幫助失眠問題及入眠的方法,來改善不良的睡眠品質。近日外媒相關報導指出大麻含有的大麻二酚(CBD)成分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在歐美也有部分人在使用此成分,但使用上是否安全還是有待評估。本篇就要帶你來了解近期最受討論的「大麻二酚CBD」,能為人體帶來什麼作用呢?     根據《歐元周報》報導中指出,在歐美對於大麻的使用上較寬鬆,也有部分人漸漸使用CBD來緩解慢性疼痛、癲癇發作,焦慮症及睡眠質量,但讓人存疑的是CBD是從大麻中萃取出的成分之一,使用上是否安全有待考量。大麻在大多數國家皆被列為有毒物品,是人人皆知的禁忌品,然而近期卻備受討論及使用,到底CBD到底是什麼呢?為何人們可以安心去服用它呢?     大麻萃取物你敢用嗎?   CBD是大麻中的一種成分「大麻二酚(Cannabidiol)」不是興奮劑,也不是鎮靜劑,更不會讓人上癮。根據科學家研究指出大麻二酚CBD擁有最具醫療價值的成分,能夠保護神經、舒緩皮膚敏感、泛紅等發炎症狀,可以改善皮膚濕疹、過敏,抗焦慮、抗精神病、止吐和抗炎。其中抗焦慮和放鬆作用更是被發現能有效利用在患有失眠情形的患者身上,利於更快入睡,改善焦慮,食慾不佳等狀況,調節體內平衡,讓身心得到寧靜,找到生活的平衡點。許多有慢性疼痛、精神病的患者,睡眠品質大多不好,CBD擁有的止痛成分能夠減輕疼痛感,改善睡眠,助於恢復更好的睡眠品質。     想用CBD改善睡眠 安全性尚待評估   歐美國家使用大麻相較於東方國家寬鬆,近年來也漸漸的使用在日常用品上,包括電子煙油、潤唇膏、卡布奇諾咖啡、汽泡水等應有盡有,英國更有約25萬人在使用。CBD雖有醫療價值,可以改善21世紀人人都會有的文明病及皮膚病,但使用上的安全性仍是未知數,台灣目前也尚未有任何的法令公告CBD是核可的成分,若想要使用含有CBD成分的產品來改善睡眠品質及其他病症,建議還是要諮詢醫師,使用安全且核可的方法,以免誤用成分,疾病未治好反而更傷身。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6/200626114755.htm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0.14

  • 飲酒助眠不成反上癮!?失眠者必看的睡眠教學,教你睡好覺!

    文/高芷瑩 圖/傅暄閔      摘要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下班回到家卻還是無法讓腦袋好好放輕鬆,長久時間下來,睡眠品質變差,失眠、精神不好等症狀都出現,市面上雖有許多治療睡眠的偏方,試了再試也不見好轉,最後只能倚賴藥物來幫助入睡。失眠已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人人都有可能會遇到,想要真正避免失眠症狀上身,以下就要教你如何改善,讓你天天睡好覺,擁有最佳的睡眠品質。     你是失眠還是睡眠有障礙?   你是否有過早早就在床上躺平,腦中思緒卻一直轉,無法停下來的情形?或是明明睡了很長的時間,醒來卻依舊疲憊的情形呢?人人都知道一天要睡滿8小時才能修復一整天身體活動的勞累感,但事實上,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卻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只需4~5小時即可修復,有些人則需要9~10小時才能補足精神,睡眠時間並不能用來評估你睡得好不好。精神科醫師李旻珊醫師表示睡得好或睡得不好,都需要看患者的主觀感覺,入睡後會不會一直醒過來、或是很早就醒導致難以入睡、白天精神是否能集中、是否常常覺得很累、想睡回籠覺等。若一周有三次,連續三個月就可以初步判斷你有失眠症狀。而睡眠障礙則與失眠較不同,可以說是疾病的併發症狀,涵蓋的範圍較廣,有夢遊、不寧腿,猝睡、睡眠過多、腦部疾病、精神疾病等等都可能是睡眠障礙的因素之一。     睡眠障礙原因很多重 以下原因都可以讓你睡不好!   1.睡眠習慣   睡前習慣看3C產品才甘願上床睡覺,藍光容易藉由視網膜刺激大腦中樞活動,讓腦袋不斷運轉,難以放鬆。   2.環境問題   睡覺環境太吵、太冷、太亂、太熱、太亮,或是因時差、出門在外換床等環境改變都有可能讓人不易入睡。   3.個性問題   凡事要求完美、有強迫個性傾向的人會過度勉強自己入睡,反而更睡不著;緊張憂鬱個性的人,易操煩,事事都擔心,無法好好放鬆也容易睡不好。   4.年紀老化   上了年紀後「就寢後到睡著」這段時間會延長,中途醒來的次數也會增加,睡眠時間減少,淺睡時間加長,白天常打瞌睡等等。   5.生理疾病   舉凡身體不適、頭痛、牙痛、過胖、以及在晚上發作的疾病(如氣喘、潰瘍)等都會影響睡眠。   6.食品、藥物   攝取含有咖啡因成分,會提振精神的飲品如,茶、咖啡;刺激神經的減肥藥、提神藥;適量飲酒雖可幫助入睡,但其實多喝反而會讓人睡不著,助眠不成反而變成酒精上癮;還有像是高血壓、偏頭痛、精神病等藥物也會導致失眠。   7.健康疾病   腦部傷害(中風、腦腫瘤症狀)、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尿毒症等疾病,發病時常會有睡眠不穩定的狀況。     想知道你睡得好嗎?先來測測以下量表吧!       除了雅典失眠量表,另外還有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也可以做簡易評估,若檢測分數不嚴重可以藉由居家作息來調整,若分數過高建議至醫院做PSG睡眠檢測,或是利用居家睡眠檢測儀,量測你的睡眠狀況,並讓醫師確認睡眠指數是否有失眠或是睡眠障礙情形。     想要好好睡個覺 你可以這樣做!   想要睡好覺你需要先找出到底是失眠還是睡眠出現障礙,若是因為疾病造成的,除了和醫師溝通調整藥物劑量之外,身體結構出問題,像是因為呼吸中止症,就可以找牙科、外科做止鼾處理。若非上述原因,則建議可以從睡眠習慣做調整,睡前聽輕柔音樂,做些睡前伸展運動、調整室內濕度、溫度,降低核心體溫,點香氛,營造舒適環境、增加入睡。白天可以補充含有色胺酸、鎂、鈣、OMEGA-3、維生素B6、B12等穩定神經的食物,或是使用物理治療,微電流刺激療法,調整腦細胞神經活性,避免焦慮、憂鬱症狀。另外,睡前儘量避免看藍光、劇烈運動,減少交感神經興奮,睡前4小時不要吃東西,避免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因為種種壓力造成睡眠品質不好,使用藥物雖能幫忙入睡,卻不是長久之計,建議還是要改善作息方式,建議可以提早上床休息,培養睡眠情緒,戒掉不良的睡眠習慣,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想要不再天天頭暈腦脹,臉上總是有熊貓陪伴嗎?睡前先把手機放一邊吧!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採訪感謝: 聖諦亞健康管理診所 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臺灣老年精神專科醫師 臺灣成癮醫學專科醫師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0.07

  • 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半夜睡不著覺?當心安眠藥讓你夢遊大吃!醫師告訴你這樣才叫失眠!   你是否因為生活壓力大而導致失眠?你知道失眠和睡眠障礙的差別嗎?想要依賴安眠藥改善睡眠,卻會導致夢遊!?生理或心理疾病都有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不好,本集邀請到精神科李旻珊醫師為我們講解什麼是失眠?人人都會有的失眠症狀到底如何解決?趕快來看看醫師教你如何睡得好吧!     各節重點: 00:00 精選片段 00:23 失眠掛號科別疑慮:身心科/精神科 00:44 失眠的定義介紹 :睡眠時間、深度睡眠 01:27 睡眠障礙介紹:失眠、夢遊、不寧腿 01:52 睡眠障礙的原因 :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 02:51 睡眠障礙治療方式 04:50 睡眠檢測流程介紹 05:59 居家睡眠檢測儀 06:23 病患服史蒂諾斯夢遊案例 07:57 B群食用建議       諮詢醫師:李旻珊醫師    採訪感謝: 聖諦亞健康管理診所 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臺灣老年精神專科醫師 臺灣成癮醫學專科醫師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10.05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