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閒置10分鐘了,為您推薦其他文章!或點擊空白處回到網頁
搜尋台灣共有58筆結果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跨性別特別企劃】我的性別我決定 理解讓跨性別者勇於追尋自我 白天不懂夜的黑,就像男人難懂女人心,對於跨性別者來說,內心中的煎熬也不是外人能夠想像的;有別於同性戀,他們受到的困難與不平等的歧視或許更多,尤其是家人的不諒解。而跨性別者如何掙脫心中的枷鎖,透過哪些管道可以尋求資訊和協助呢?其實社會漸趨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人對於跨性別者不再抱持著刻板印象,相信跨性別者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就可以勇敢地成為心目中的自己。 各節重點: 00:00 引言 00:25 跨性別者遇到的困難 02:18 心理師給予跨性別者的輔導 03:14 同志諮詢熱線提供跨性別者的服務 05:38 跨性別者的生活經驗談 06:01 如何輔導跨性別者的家人 07:40 跨性別者自我探索之路 08:26 跨性別者家人對手術的擔憂 09:34 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的身分都需要被尊重與包容*
2020.11.09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同志驕傲月特別企劃】別再標籤化同志 溫柔推翻世界的異樣眼光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人們來來去去,茫茫人海中總是會有屬於自己的一塊地方,無論對方是男或女,甚至是同性,我們都應該以寬廣的眼界來看待。近年來,同性戀議題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燒,身處亞洲的台灣也成了第一個合法同婚的國度,但在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的氛圍下,仍然有不少誤解及想法對於同性戀者是不友善的,我們不妨停下腳步,好好認識這群朋友們,你會發覺其實人都是一樣的,有了理解與尊重,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 各節重點: 00:00 精選片段 00:50 認識LGBT的意涵 01:23 QIA的意義 02:35 性傾向會經由後天改變嗎? 03:07 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 03:44 探討同性戀議題的注意事項 04:14 反同言論對同志的影響 04:37 同性戀是否為一種病症 05:53 同性戀在世代間的差異 06:58 同性戀父母的諮詢與輔導 諮詢心理師:曾俊傑心理師 現職: 晴風心理治療所 院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 暘基醫院 臺安醫院 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的愛都需要被尊重與包容*
2020.10.29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原訂於今(2020)年8月上路的八大類、352項醫材新政策,在6月公布政策之後引發醫界反彈導致政策喊停,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宣布「政策無限期暫緩」。然而,就在8月底健保署正式發出公告,宣布醫材價格上限新制度將於9月1日起實施,公告發出僅僅一天即上路,令醫界措手不及,紛表不滿。究竟不被醫界所認同的這項醫材收費上限政策,會為台灣醫療帶來什麼影響?是能夠改善醫療品質,抑或是讓品質下降呢?就和美醫誌一起來了解「自費差額醫材新制」吧! 醫界抱怨連連 到底何謂「醫材收費極端值」? 衛福部健保署在 6月8日初步公告8大類醫材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因引發反彈而暫緩。經過近2個月的討論後,原本的8大類醫材,除了「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功能分類之醫院收費價格極端值」進行管理,並於9月1日起開始實施。也就是說,健保署原先喊卡的「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舊制,改為先處理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消息一出,再度引發醫界反彈,很多基層醫師抱怨不知道極端值到底訂在哪裡?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費差額醫材價格上限」一開始用採購價的上限去設定天花板,引起醫療院所的反彈,是因為太多品項的價格被壓下來。後來讓醫界自行研議功能分類、並根據不同類別的價格去討論,讓醫界自己決定該收多少錢,取得大家認為可行的百份位為極端值。 那麼,「極端值」是如何討論訂定?健保署表示價格範圍合理性屬醫學專業領域,新的「極端值價格」係由醫界達成共識後提出,健保署也尊重其專業。「極端值」一線拉出後,粗估約有20%醫材收費超標。健保署也發函要求收費超標的醫療院所於9月底前降價或說明收費較高的理由,若發現院所刻意買低賣高,再評估是否以相關法條處置。 人工水晶體價格超極端 眼科醫師這樣說 李文浩醫師表示以「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人工水晶體為例,依據不同功能有8種等級的極端值(如下表),各醫療院所向民眾收取健保給付以外的自費差額,不得超過該功能所屬等級的極端值。目前醫療院所向民眾收費範圍在1萬多元至12萬元不等。在舊制當中,健保署將人工水晶體分6類,向民眾收費的上限在2萬多元至7萬多元不等;而在新制中,學會將人工水晶體分為8類,各自的「極端值」在3萬多元至11萬元不等,舉例而言,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的品項,學會認為向民眾收費超過11萬元就不合理。 人工水晶體細項分類差額極端值 品項 新制上限 舊制上限 單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30,856元 舊制上限24,525元 單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45,000元 舊制上限38,160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二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60,000元 舊制上限54,067元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含黃片) 新制上限75,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延伸焦距、非球面、散光(含黃片) 新制上限98,000元 舊制上限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85,000元 舊制上限68,838元 多焦點、三焦點、非球面、散光(含黃片)水晶體 新制上限110,000元 舊制上限75,883元 相較於其他6大類差額醫材分類(7大類醫材項目請見文章上方配圖),人工水晶體相對單純,功能分類較少,現行分類可能還是不夠細緻,會把成本不同的人工水晶體劃到同一類,比如一體成型的與組合成型的人工水晶體,前者比較不容易感染,成本也比較高,自費差額極端值就應有所區別。 李文浩醫師表示醫材上限新制若像藥價調查一樣每天調整,年年重訂極端值,恐怕價格較高的新式醫材會退出,廠商研發新式醫材動力會受阻,有朝一日真的會有劣幣逐良幣的後果。健保署應尊重醫學會的意見,秉持專業管理及醫學倫理,以追求醫療執業環境與病人權益的平衡為目標。民眾生病的時候沒有很充裕的時間和資訊去做選擇,制度上應該要確實保障民眾的權益。 美容醫學是否會有影響?皮膚科有另外的看法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表示衛福部實施這項新制本意是希望可以藉由設立醫材上限去減輕民眾負擔,但政策一出,醫界反而擔心醫材上限制度的設立,會讓預算夠的民眾無法使用到品質較好的醫材,轉而使用價格較低的醫材,醫材選擇受限、品質下降,台灣醫療水平也會跟著倒退。就美容醫學市場而言,美容醫學手術目前都是全自費的,不使用健保給付,衛生局為避免哄抬價格的問題,都有制定美容手術治療項目的價格供民眾參考,美容醫學相關認證也都有設立價格透明化的規定,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也能避免醫材出現價格高低不一的情形。 目前,民眾做醫美基本上還是會選擇信任的醫生去進行療程,療程費用反而是其次考慮的問題。醫材上限制度雖與醫美較無關係,但在將來細胞治療開放,費用較高的情況下,或許對於醫美市場才會有所影響,民眾暫且不需過於擔心。 新制上路真能減輕民眾負擔?還是會讓台灣醫療品質倒退呢? 健保署這次所公布的制度顯然與醫界溝通不足,程序正義有瑕疵,許多品質、功能不同的醫材硬被劃分在同一類別。李文浩醫師建議應將不同屬性的醫材做更細緻的分類,再去設定價格上限的目標是否應排除收取極端高價的醫院和廠商,其餘部分則讓市場自由競爭,但原定價格上限卻排擠超過8成以上的差額醫材,顯然不符常理,在劣幣驅逐良幣之下,高品質醫材反而被迫退出市場。 自費差額醫材新制拍板定案,醫界卻抱怨連連,政府的好意希望藉由醫療費用透明化,無形中卻大幅限制了醫材的使用,對於民眾來說負擔減輕了,醫材的選擇是否會受限,台灣的醫療品質是否可以維持在一定的品質,都將會是醫界及民眾關注的焦點。 美醫小教室 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的概念為,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好這百分位的門檻,超過就是極端值。若設定第80家為百分位,超過就是極端值。但每個學會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極端值的計算是以6月15日前登錄在醫材比價網的費用和各公會的共識的極端值收費百分位,計算出極端值的價格。 圖說:若一項醫材有10家醫療院所提供,將同樣醫材在各醫療院所的收費從低至高排到100,若設定BA診所為百分位的門檻,其他家的收費若有超過BA診所的數值就是出現收費極端的現象。每個醫學會所討論出來的百分位各有不同,圖示僅供參考,民眾若有醫材收費需求都可上中央健保署-醫材比價網查詢:https://www.nhi.gov.tw/SpecialMaterial/SpecialMaterialDiff.aspx 諮詢醫師:李文浩醫師 現職: 聖光眼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眼科中心臨床研究 美國Duke University Eye Center臨床進修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康寧大學視光系教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9.15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常見改善男性私密處功能都會使用藥物來解決,隨著醫療進步,性功能有障礙,藉由醫學治療,普遍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陰莖除了有傳宗接代的功能,也是男性的一個雄性象徵。根據研究調查男性陰莖長短並不是影響性愛品質的要素,能夠刺激女性敏感點的部位其實是龜頭。醫師表示,性功能出問題,陰莖長短並非主因,陰莖粗細、龜頭大小都會是影響的要素之一。 男性威風從小比到老,青春期在意的大小問題,青壯年會在意弟弟的粗硬度,老年就會開始擔心持久度!隨著醫美技術發達,女性私密處可以做的事,男性同樣可以。但,在那之前你需要先知道是哪邊出問題!本篇美醫誌就帶你先來了解弟弟長度是否真的很重要,以及破解最常聽到的變大方法,讓你不再亂用偏方,小心誤傷弟弟,反而讓性福越離越遠。 陰莖長度、大小、持久度 你最在意哪一個? 相信你一定有聽過國外月亮比較圓,西方人的弟弟比東方人來得長又持久的說法吧?其實這些都是謠傳。泌尿科專科醫師王祚軒解釋,陰莖長短是指陰莖勃起後的長度,根據統計台灣男性陰莖勃起長度平均是11.5公分,西方人平均13.5公分左右,大致都是落在這個區間。一般會想讓陰莖增大,不外乎就是陰莖過於短小,王祚軒醫師進一步說明,男性私密處治療可以針對三點來看,陰莖長短、陰莖軀幹粗細以及龜頭大小,前兩項往往是男性最在意的部分,但真正能讓女性順利達到高潮,主要是依靠龜頭摩擦、刺激女性G點,使其達到興奮感。舉例來說:有些人勃起時,龜頭若像錐子般,頭小但陰莖軀幹是粗的,進入女性陰道時粗度雖足夠,卻無法刺激到敏感點。因此,男性朋友們可以先檢視自己的陰莖問題,是不夠長?不夠粗?還是因為龜頭無法順利刺激到敏感點呢?檢視問題之後,再對症下藥,才是解決方針。 迷思破解Q&A Q1:陰莖長度太短,就沒有辦法滿足另一半了嗎? A:長度非關鍵,龜頭大小才是影響的重點! Q2:吃壯陽藥真的可以讓弟弟變大嗎? A:從醫學上來說,吃藥不會讓陰莖變大,而是藉由藥物輔助讓陰莖海綿體的動脈擴張到比平常勃起的程度再大,當藥效過後,還是會恢復到原先的長度。 Q3:入珠是否可以增長或增大呢? A:入珠可以讓陰莖變粗,對於本身陰莖較細的男性較有感受。目前市面上的入珠材料皆是不合法且非醫療級材質,使用後容易會有感染、發炎及疼痛現象。入珠不但不能增加情趣,也會造成另一半的不適,入珠前還是要三思。 Q4:割包皮可以讓弟弟變長? A:割完其實是不會影響陰莖長度,會有變長變大的情況,都是因為視覺效果。 Q5:割完包皮可以延長性行為時間? A:患者割完包皮後,龜頭敏感度下降,反而可以延長性行為的時間,增加持久度。 Q6:謠傳在陰莖吊重物,可以增加陰莖長度? A:在陰莖吊重物,並不能拉長陰莖,而是可以訓練骨盆肌肉使其強壯。但要小心,陰莖是個很脆弱的器官,吊了太重的物品,是會讓陰莖骨折的。 諮詢醫師:王祚軒醫師 現職: 尼斯診所 院長 學經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台大EMBA 97級 長庚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美國USC、UCLA臨床進修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8.04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衛福部食藥署於16日發布公告,含lorcaserin成分藥品經評估後,該成分藥品具有增加罹患癌症之風險,因此正式宣布台灣永久禁用此成分藥品,而減肥藥沛麗婷就在其中。說到減肥藥,應該許多人沒吃過也都有聽過,像是Reductil(諾美婷)、Xenicla(羅氏鮮)、Belvig(沛麗婷)都是台灣核准可以使用的減肥藥品。人人都想擁有一個完美體態,減肥藥物或許能帶給你滿意的效果,但對於健康會有什麼影響誰都無法輕易得知。 2020年2月時,美國FDA發布了一項安全性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含lorcaserin成分藥品可能具有增加罹患癌症之風險,故要求該成分藥品撤銷在美國的上市許可。當時衛福部食藥署(後皆稱食藥署)便已要求台灣藥商暫時停止銷售「沛麗婷膜衣錠10毫克(衛部藥輸字第027218號)」並將重新評估其安全性。同時也建議正在使用該成分藥品之病人先行停藥,並立即回診與原處方醫師重新討論及規劃減重計畫。然而,就在昨(16)日,食藥署經過了半年的評估,正式宣布含有lorcaserin成分藥品具有增加罹患癌症之風險,其療效及安全性評估未獲通過,在台灣永久禁用。 食藥署表示減肥藥「沛麗婷」在國內為自費減重藥品,一年在台銷售量約有540萬顆,估計全台將近萬人有使用過。今年2月發布暫停銷售新聞之後,便接獲2起疑似罹癌案件,亦納入此次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討論,最後考量其風險高於臨床效益,決定廢止其藥品許可證。在過去,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接獲了該藥不良反應通報,大多顯示是服藥後出現皮膚癢、頭昏等症狀。 完美身軀人人都想要,但正確減肥方法還是要配合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若真有需要使用藥品輔助時,應經由專業醫師診斷,選擇台灣核准且合法製藥廠所製造的藥品,才是擁有健康身體、勻稱身材的不二法門,最後也提醒您,切勿隨意購買市面上之減肥藥品,以免破財又傷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17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在台灣像醫療劇這種比較專業的劇情較少出現,但往往一播出就會吸引眾多觀眾收看。精彩的內容加上優秀又帥氣的醫生,叫誰能不守在電視機前呢!日韓劇的帥醫師還不夠,美醫誌特別蒐羅台灣電視劇中有出現的帥氣醫師,有病看到沒病,沒病也可以養眼,是不是很棒啊?不管他們是哪一科,讓小編去掛號看診先! 1.言承旭(白色巨塔-蘇怡華) 白色巨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這是首部描述台灣醫界內部政治生態的醫療劇,一播出就引起熱議。言承旭在劇中所飾演的是一位年輕優秀的外科醫師,面對醫院內的鬥爭,他不想參雜進去,但別人總是要找他麻煩。面對病人卻總是溫暖待人的他,似乎看到他的笑容病就可以好了呢! 來源:白色巨塔 小編OS:對於言承旭的記憶還是停留在飾演流星花園中那個霸道且情商低的有錢人,怎麼演起醫師也可以這麼適合、這麼帥啦! 2.鄭元暢(惡作劇之吻-江直樹) 台灣偶像劇經典之一的惡作劇之吻,劇中整個被直樹湘琴閃到一個不行,鄭元暢所飾演的江直樹,總是帶著一副高冷臉,與世隔絕那樣難以接近,殊不知唯一可以融化冰山的就是熱情的傻白甜湘琴。惡吻2劇情是直樹考上醫學系當上外科醫師及湘琴的結婚生活,看看他認真為小孩打針的樣子,就連害怕打針的小編,也好想讓他打一針喔! 來源:惡作劇之吻2 小編OS:惡作劇之吻剛播出的時候,小編第一印象就是絕對不會比日劇版本的好看,殊不知每集都好閃、好甜蜜! 3.李國毅(麻醉風暴-熊崽) 麻醉風暴連續2季都超級精彩,有瑋甯女神的戲就是好看,殊不知第二季添入新血,由李國毅飾演的胸腔外科醫師熊崽,是一位天才醫師,資歷不深就有精湛的技術,但就是不受制度綁住,私底下又當起歌手,將醫療體系的不公正通通藉由歌詞抒發,年輕熱血的醫師就是棒! 來源:麻醉風暴2官網 小編OS:李國毅總是給人正義又熱血的感覺,接演有話題性的戲劇果然超適合,要不要出來選立委,小編一定投你一票! 4.曾少宗(生死接線員-江君皓) 從偶像團體出身的曾少宗,以往演出的角色都是陽光的年輕小夥子,這次接演的生死接線員,是一部與器官捐贈有關的戲劇,他所演出的角色個性宅、古怪又瘋癲,看似玩世不恭,卻是個具童心與感性之人。為戲蓄鬍的他看起來是不是男人味十足啊! 來源:生死接線員官網 小編OS:劇中還可以看到以前的兩大男團同框,小編超級感動,是時代的眼淚無誤啊! 5.顏毓麟(想見你-謝芝齊/謝宗儒) 在想見你中一人飾兩角的顏毓麟,可說是這部劇最重要的一環,時空切換下,演出學生時期的謝宗儒、生病的謝宗儒以及身心科醫師的謝芝齊,個性截然不同的兄弟在顏毓麟的演技之下,讓人無法一眼看透到底誰才是殺害陳韻如的兇手!看劇完全會被他的演技給吸引,真的是很會演啦!另外偷偷跟你們說一件事,顏毓麟還有跟楊丞琳在「植劇場-荼蘼」中演過夫妻檔,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瞧瞧喔~ 來源:想見你粉絲專頁 小編OS:顏毓麟恐怖的表情相信看完想見你,大家都還忘不了吧,小編就是! 本次小編特別精選了幾位台劇醫師角色,ME粉們看了有滿意嗎?小編是覺得還可以啦!因為還有好多好多超帥的角色沒有入選啊!若是上述沒有挑到你心目中最帥、最棒的那個角色,也歡迎ME粉們留言告訴我們喔!(小編會盡力完成ME粉們願望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08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摘要 選擇醫美診所時,你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呢?是診所口碑?醫師名聲?還是診療項目及費用呢?相信許多人關心的第一要點不外乎都是診療項目及費用高低吧!民眾在選擇醫美診所時都會在網路上先行爬文搜尋療程,再者才是了解診所及醫師,但往往所選擇的和所預期的都會有落差,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就會產生醫療問題。而衛福部就是為了避免美容醫學品質參差不齊,因此才設立了「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來為民眾把關,減少醫療糾紛的問題產生。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是衛福部為了增加醫美診所的參與意願,所重新訂定的認證標準,相較於以往的「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紅綠標章)門檻放寬,就是希望能讓更多的診所都可以加入認證的行列,提升診所自我的品質、給予民眾最安全且優質的服務。然而,就第一波的審核結果來看,普遍診所的申請意願還是偏低。這樣一來,是否就可以看出此認證對於診所來說影響力不高,民眾就醫的權益是否也會降低?政府又該怎麼做才能夠增加診所的申請意願,保障民眾求美的安全呢? 通過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就是安全?醫:具備一定的水準,民眾可安心求美 「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第一波名單公布,可以看到全台800多家醫美診所,只有77家申請,其中只有56家通過,21家是未通過認證的。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就針對這次的結果表示,第一波診所申請的意願雖然還是偏低,但從通過的家數來看,這個認證的審核並不難,審核內容主要是針對診所的機構管理、美容醫療服務項目、價目表標示、醫師資格、手術同意書,藥品標示、針劑保存期限等等21條規定來做審核,其中一項沒有符合規定就不會給予通過。因此只要診所本身有具備一定的水準及品質,基本上都是可以通過審核的。 另一方面,有些民眾也會擔心已通過認證的診所是否就是安全無虞的呢?基本上醫策會在診所申請「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時,就會先行確認該診所是否有過違規、違法等不良紀錄,為民眾將有問題的診所先做篩選,因此也不必過於擔心會有不良的診所通過審核,事後才又產生危機。 蔡仁雨教授進一步說明第一波審核名單公布後,相關單位也會針對審核內容再去做調整,讓審核的方式可以再人性化,提升下一波診所申請意願,當通過認證的診所比例變高,民眾選擇變多,安全也更加有保障。 求美前選擇通過認證的診所 術前術後都有安全保障 台灣的醫療品質在全球雖已有一定程度的保證,但在新聞報導中,常常還是會看到醫美的糾紛出現,因此為提升台灣的美容醫學品質,醫策會協辦的「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為民眾做到第一層的把關、挑選出優質診所,將診所的品質及安全提升,讓民眾在前往醫美診所前可以先行了解該診所是否具備完善的運作及醫療作業,施作療程時若出現了問題,才可以有相對機制去做應對,保障民眾的安全及權益。 56家通過「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美診所名單 北部- 基隆美詩爾診所、康美診所、元和雅整形外科診所、尼斯診所、米蘭時尚診所、李相台診所、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京硯皮膚科診所、京硯整形外科診所、佳醫美人診所、尚行美皮膚專科診所、尚行美耳鼻喉專科診所、忠孝美麗爾診所、杰膚美診所、東京風采整形外科診所、知美整形外科診所、美安診所、美無極美學診所、風華整形外科診所、御美診所、景升診所、渾然天成診所、楊氏診所、楊菘宇整形外科診所、極光美學診所、群英整形外科診所、慕顏時尚美學診所、璞美整形外科醫美診所、聯合整形外科診所、米蘭時尚診所、簡單美形診所、米蘭時尚診所、美加醫美診所、聖宜診所(中壢區)、竹北生髮診所 中部- 玉貴人整形外科診所、米蘭時尚診所、美加時尚美醫診所、美麗線時尚診所、風格美學診所、格嘉整形外科診所、微媞時尚診所、新奇美診所、全方位整形外科診所 南部- 非凡尚水整形外科診所、藝群皮膚科診所、生髮診所、邱育德整形外科診所、美塑館整形外科診所、首善美醫診所、徐永昌整形外科診所、高雄元和雅診所、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萊波亞美醫診所、陽明醫美整形外科診所、雅典娜整形外科診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7.01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衛福部健保署於6月9日針對八大類、352項醫材,訂出自費負擔上限提出新政策,並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此政策針對「健保差額給付醫材」的內容去訂定,目的是為了解決醫療界對於醫材長久以來收費不一的問題,豈料卻引來醫界許多反彈,認為此舉只會讓高品質的自費醫材退出台灣市場,對於想要多付費享用高端醫療的民眾也未必是件好事。這項政策良善的出發點,究竟能否可以改善台灣的醫療現況,或只是讓台灣的醫療品質停滯不前?讓美醫誌帶你了解「健保差額給付醫材」政策帶來什麼影響吧! 日前健保署發表了「八大類醫材訂定差額收費上限」政策,此政策一發布,醫界反對聲量不斷,其中,婦產科醫師郭信宏表示,這樣的政策的頒布,導致近九成的醫材需要降價,除了影響醫療院所的收入外,同時也讓醫材選用的品質被犧牲,轉而使用低價醫材。 皮膚科醫師黃千耀也對此提出看法,黃千耀醫師認為,雖然這項政策目前對於皮膚科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過去不斷壓低價格的方式,已經造成許多常用的皮膚科原廠藥品退出台灣市場,長遠看來,患者在用藥上的選擇也會受到限縮。整形外科醫師謝承翰也表達相同的擔憂,當藥廠、醫材廠商持續退出台灣市場,最後的結果就是民眾想用也沒得用。 郭信宏醫師補充,針對因經濟條件無法選用自費醫材的民眾,都有提供純健保醫材的選項,民眾一樣可以擁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政府頒訂這項齊頭式平等的條文,反倒是在變相懲罰想要提供高端醫療品質的醫療院所,等同於不鼓勵提升醫療品質、不鼓勵高端醫療。郭信宏醫師建議,如欲解決自費藥材價格落差的亂象,其實只要公開各醫療院所的收費標準,當價格透明,市場流動,自然就會產生淘汰機制,民眾也才有更多、更好的醫療選擇,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諮詢醫師:郭信宏醫師 現職: 林口長庚婦產科 住院醫師 學經歷: 長庚紀念醫院 婦產部內視鏡科 主治醫師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 副秘書長 亞太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 國際教學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林口長庚婦產部內視鏡科 諮詢醫師:黃千耀醫師 現職: 雅文皮膚科診所 院長 學經歷: 美國耶魯大學紐黑文醫院訪問學者 板橋黃皮膚科主治醫師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諮詢醫師:謝承翰醫師 現職: 美麗人生整形醫美中心 院長 學經歷: 新光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微顏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6.12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進廠維修」怎麼做才安心? 2020診所美容醫學認證一次告訴你 台灣的醫療品質向來都是被世界認可的,從新冠肺炎疫情也可以看出台灣醫療的強大。而美容醫學這塊當然也是不可小覷的!在過去美容醫學已有設立卓越機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除了認可診所本身的價值之外,民眾也可以憑藉此認證去進行安全的療程,但因標準設立較高,往往只有醫院及少數診所參加且通過認證。然而近期所設立的診所認證標章放寬申請門檻,就是為了讓更多的醫美診所參與認證,藉此提升診所品質還能保障求美者的安全。你前往的診所是否有通過品質認證呢?若還不清楚那就先來看看美醫誌的完整報導吧! 諮詢醫師:陳錫根醫師 現職: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衛福部部定台灣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整0217號) 台灣美容外科專科醫師(美A150號) 衛福部部定台灣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ASPS)國際會員 教育部部定教授 諮詢醫師:謝承翰醫師 現職: 美麗人生整形醫美中心院長 學經歷: 新光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微顏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5.08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醫美整形中文名稱大家都知道,但其實各個國家的名稱及講法都不同喔!美醫誌全新單「語言小教室」就要告訴你,整形的各國單詞,究竟英文是甚麼?日文該怎麼講?熱愛整形的韓國人又是甚麼說的呢?快來和美醫誌一起學語言吧! 文字: 「美容醫學」 注音:ㄇㄟˇㄖㄨㄥˊㄧㄒㄩㄝˊ 拼音:měi róngyi syué 英文:aesthetic medicine(空耳翻譯:噁誰特踢 美德森) 正常解釋:不以治療為目的,藉由醫療技術使用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手法,讓人達到美麗的效果。 不正常解釋:一次改造就讓你面目全非,親朋好友都認不出來了。 ● 台灣 醫美診所 cosmetic surgery美容手術 (空耳翻譯:摳死美踢 捨酒力) 整形外科診所 plastic surgery整形手術 (空耳翻譯:普拉絲替 捨酒力) 常見分為整形和微整形,通常在醫美診所及皮膚科就可以做微整療程,整形外科診所則是不限美容手術,顏面受傷都可以治療。 ● 日本 びよげか 漢字-美容外科(中文:整形外科 空耳翻譯:比優k咖) けいせいげか 漢字-形成外科(中文:整形外科,空耳翻譯:K誰K咖) せいけいげか 漢字-整形外科 (中文:骨科,空耳翻譯:誰K咖) 在日本,骨科的漢字是整形外科,常常會搞混,所以要作整形的人不要走到骨科說要整型喔~ ● 韓國 성형외과 漢字-成形外科(中文:整形外科,空耳翻譯:送由威瓜) 정형외과 漢字-整形外科(中文:骨科,空耳翻譯:邱由威瓜) 韓國骨科也是叫做整形外科,所以想去韓國作醫美的人千~萬不要找錯醫生囉!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5.04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防疫導致口罩痘和酒精手?!對抗病毒應該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防疫的重要性已是全民需要去互相監督的,不過口罩長時間阻隔飛沫傳染,加上不時以酒精做消毒的動作,事實上會對皮膚造成一些傷害。黃千耀醫師介紹,口罩是疫情期間出門相當必要的用品,但是久戴容易使皮膚發炎,戴口罩時可以免去一些過多的保養品擦拭,也可以嘗試一些延長口罩使用的方式,像是在口罩內放置紗布,並做定期的更換,也是相當不錯的方式! 諮詢醫師:黃千耀醫師 現職: 雅文皮膚科診所院長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執行長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學經歷: 美國耶魯大學紐黑文醫院訪問學者 板橋黃皮膚科主治醫師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4.08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至今,你是否也是口罩、酒精不離身,深怕染上病毒呢?可你知道其實酒精不能常常使用,用多了手反而會有灼傷般的刺痛感;口罩也是,隔絕飛沫、病菌很重要,只是皮膚長時間被悶住,就容易因為環境潮濕而讓肌膚產生狀況。確實做到防疫是很好,但過度使用,是否會適得其反,讓情況更糟呢? 口罩戴久,痘痘蠢蠢欲動,你也擁有「口罩痘」了嗎? 近期因為疫情的關係,戴上口罩的人相對變多,少部分患者也是因為口罩衍生的肌膚問題才登門求診。皮膚科專科醫師黃千耀說明,長時間戴口罩會遇到三件事情:一、悶,二、熱,三、口罩邊緣壓迫肌膚造成摩擦。由於戴上口罩後變得悶熱而產生水氣,加上肌膚與口罩的摩擦,容易造成濕疹;長痘痘則是因為戴口罩壓迫肌膚造成毛孔阻塞而形成的,因多發生在民眾為防疫而長期戴口罩的情況下,黃千耀醫師也稱之為「口罩痘」。另外也提醒酒糟性肌膚的患者,因皮膚怕熱、怕悶的特性,戴口罩的時間太長,也容易讓酒糟的情況突然惡化,需要特別注意。 改變保養方式、口罩要更換 痘痘才不會找上你 在保養品的選擇上,滋潤型的保養品可以先暫停使用,並改用清爽型的保養品來替代。但如果是極度乾燥的膚質,可以在肌膚粗糙、脫皮的地方或是口罩容易壓到的地方(如鼻樑、顴骨、下巴),擦上保濕乳液,就能減少肌膚摩擦以及痘痘生成。 有些人長期配戴口罩不更換,其實是錯誤的。黃千耀醫師進一步說明,長時間戴口罩可以發現口罩表面容易起毛球、容易藏汙且過濾效果變差,坊間更出現小偏方來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如:墊衛生紙,效果不僅差,更容易吸附水氣,過濾效果也變差,甚至不易呼吸,因此醫師建議可以在口罩內墊紗布或是使用口罩套延長口罩壽命,換洗方便,也不會造成皮膚及健康的危害。 ● 配戴口罩小訣竅 口罩有兩面,分別為粗糙面及光滑面,須把粗糙面朝外,配戴時將棉繩勾於兩耳後,再將口罩褶層拉開,使口鼻完整覆蓋,並將鼻樑上的壓條壓緊不留縫隙,才能讓防護的效果做到最佳。而眼鏡族戴口罩容易起霧,可以在鼻樑上的壓條處貼一塊紙膠帶,就能避免水氣跑出來,造成鏡片起霧。顴骨處若會摩擦不舒服,可以貼上痘痘貼或人工皮來達到保護的作用,也可以減緩肌膚的不適感。 使用酒精卻容易使肌膚乾癢? 除了口罩引起的肌膚問題之外,過度使用酒精清潔、殺菌引起手部乾、裂甚至是灼傷感的情況更是層出不窮。黃千耀醫師解釋,由於酒精有消毒殺菌的效果,對於皮膚也會造成刺激。較敏感的膚質使用一、兩次就會有紅、癢,甚至脫皮的現象,嚴重程度則根據使用頻率及本身的肌膚狀況而有不同。另外,最近很夯的次氯酸水也是替代酒精消毒的選項之一,但由於衛生法規的關係,次氯酸水尚未取得使用於肌膚清潔上的相關許可,加上它的成分較為刺激,所以建議用在環境消毒,並不建議用於人體。 ● 消毒、滅菌你可以這樣做 使用酒精時,要確實將手心、手背、手指縫及指甲縫確實搓乾;次氯酸水則建議使用在居家環境消毒時較為安全。 醫師溫馨小提醒 因為戴口罩而引起痘痘及濕疹的情況增加,黃千耀醫師建議「人多、密閉空間還是戴上口罩為佳」,空曠、人少的地方以及自己家裡就將口罩取下,這樣也能讓皮膚有透氣、呼吸的時間;不需過度使用酒精消毒,若使用後,建議可以塗抹滋潤型乳液,避免手部乾燥。謹記醫師的小叮嚀,在防疫如同作戰的關鍵時期,除了得以落實防疫,更不用擔心「口罩痘、防疫手」會找上你! 諮詢醫師:黃千耀醫師 現職: 雅文皮膚科診所院長 黃禎憲皮膚科診所執行長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學經歷: 美國耶魯大學紐黑文醫院訪問學者 板橋黃皮膚科主治醫師 萬芳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3.16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黑心來源玻尿酸流竄市面?!近期新聞報導指出,刑事警察局查獲疑似中國製造的偽藥和美容針,包括玻尿酸、皮膚植入劑、肉毒桿菌等等,不少愛美民眾看到相關新聞,不免覺得憂心忡忡,究竟不合法的藥品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影響?如何正確選擇有政府核准的執業醫美診所和藥品?美醫誌透過醫師及品牌商的說明,給予消費者最正確的醫美觀念,讓民眾不再上當受害。 偽藥再度流傳 民眾如何辨別 透過新聞的報導,國人在微整最常使用的美容針劑,竟然出現了仿冒的產品,不僅產地來源不明,也可能流向了醫美診所,對於醫美產業和廠商都是重傷,民眾要如何辨別,皮膚科專科呂佩璇醫師表示,針劑分成填充劑和肉毒桿菌,而填充劑有玻尿酸和非玻尿酸的產品,不管是哪一類產品,在衛生福利部都會有相關的醫療或藥品許可證字號,所以民眾要在施打之前,一定要先和醫師做好全盤細節的溝通和資料的查詢。呂佩璇醫師也補充,主管機關會不定時查核診所和藥品的狀況,消費者不用過度擔心。 接受偽藥注射 身體可能產生不良副作用 至於民眾不慎接受偽藥注射時,該如何透過身體產生的反應來做簡單的判斷?呂佩璇醫師說,輕微的併發症如過敏、紅腫、癢,較嚴重的狀況,則會出現異物肉芽腫,多半是接受注射後的半年至一年會出現,不過呂佩璇醫師也提到,有些人的皮膚先天較為敏感,即使是注射正品藥劑,仍會產生紅腫癢等過敏反應,加上接受醫療行為時,會受到如環境、注射前的清潔消毒等影響,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產生問題,都有可能引起不良的反應,呂佩璇醫師補充,因過敏而產生的症狀通常不會維持太久,如果民眾發現過敏反應遲遲不退,就有可能是施打到偽藥所致,建議民眾有任何問題,盡速回到診所或醫院接受檢查,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與判斷。 如何了解醫師或診所資格? 保障就醫權益 到醫美診所接受療程,最重要的,是確保診所和醫師合格與否,醫師養成不易,經過多年訓練,也必須定期到國內外進修來拿到專業的執照和認證,所以有合格證照和執業登記,是對消費者的基本保障,民眾也可以至衛生福利部網站,選擇醫事查詢系統做搜尋,確保該診所和醫師是否合法執行美容醫學業務。 做好源頭管控及防偽措施 杜絕不肖業者仿冒 對於被偽造填充物,以洢蓮絲(Ellanse)及喬雅登(Juvederm)兩大填充物為數最多,對於廠商來說,來路不明的偽藥除了在聲譽和經濟上受到影響之外,消費者也會因此產生不信任感,與此同時,醫師及診所也會受到波及,因此導正視聽及防堵偽藥產生相當重要,受到本次偽藥波及的藥廠之一,洢蓮絲代理商可若夫香港總經理張正儒表示,產品除了在外盒及內包裝加強標籤包裝外,也增加了防偽QR-Code的設計和內容物的說明,所有的出貨程序也都會受到衛福部的控管,確保診所醫師在使用時的安全性,消費者才能健康無虞的接受療程。 喬雅登原廠台灣香港愛力根董事總經理林尚威也說明,除了公司產品、藥品、醫療器材都有衛福部認證之外,在運送至客戶的過程中也符合優良藥品運銷準則,確保藥品和器材都是恆溫配送;產品說明皆為繁體中文,廠商也建立驗證真品的網站,掃描原廠提供給診所桌牌上的QR-Code後,輸入盒裝外序號,就會得知是否是廠商授權的產品,消費者在診所進行療程前,都可以要求護理人員拆封並驗證是否為真品。 因此在施打相關針劑前,民眾可以依下列步驟來辨別是否為真品: (一) 確認產品包裝外盒是否有繁體中文標示,並具有衛署醫器輸字證號 (二) 確認原廠或代理商是否有衛生署核發之醫療器材許可字號和藥商許可執照 (三) 參考廠商提供之防偽準則及防偽網站,施打前與醫療機構確認是否為原廠認證之藥品 選擇合法來源針劑 避免健康受到危害 為避免接受醫美療程的消費者健康受到危害,提醒民眾在選擇醫美療程前務必做好詳盡的功課,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要聽信不實的推銷手法,務必透過正確的管道檢驗診所、醫師及施打藥品的品質。消費者、診所、醫師到廠商端如共同努力把關,將可以合力打造一個健康無虞的美容醫學環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20.02.26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變性手術在台灣普遍嗎? 男女分佈比例為何? 變性手術是一種繁瑣的手術,手術難度高加上需求量不多,也讓台灣目前在做這方面手術的醫生較少。沈秉輝醫師表示,需要變性手術的患者數量,統計平均來看約2000人中會有1人,也就是說台灣約有1萬人會有這樣的手術需求,而台灣的病患也較多傾向變成男性,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比例相反。 諮詢醫師:沈秉輝 現職: 昕彤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外科系總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外科系臨床講師 國立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燒傷學會會員 亞太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Orient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國際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23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主辦的第45屆皮膚科年會,於12/13至12/15為期三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行,本次研討會囊括超過50場專題的演講、多家廠商的展出,以及專業的國內外皮膚科醫師和專家共襄盛舉,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英國、德國、香港、白俄羅斯、克羅埃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埃及以及東道主台灣,共同為皮膚與自體免疫、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療程以及皮膚病和儀器的發展運用來討論,總共近千名醫師專家的與會,再為皮膚科年會突破新的門檻。 大會以海峽皮膚免疫論壇作為開場,從遺傳學到生物標記發現與皮膚的關聯作為探討;此外地球上最為注重的環境議題,那就是空氣和環境中的多重化學物質汙染,是否加速導致人體器官和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損害,這些都是與人類習習相關。隨著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慧以漸進式的方式在各行各業中發展,醫療也不例外,本次年會台灣和新加坡專家聯手,探討AI大數據應用以及遠距皮膚科的治療案例討論,讓與會醫師們以更多思維和角度思考實際應用層面的可行性。 三天年會內容相當豐富, 與會的莊德揚醫師表示,目前國外對於皮膚治療的應用是相當廣泛,尤其是運用血小板Platelet- 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凍晶技術於再生醫學上,可以延長血小板保存期限,對於皮膚的修復有相當大的幫助,目前國內尚缺乏這方面的應用,希望未來可以追上國際的腳步。 另外打擊老化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議題之一,對抗皺紋和各式疤痕過去較常使用雷射來達到效果,不過對於患者皮膚傷害較大,也會有部分出現不適的情形,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挺松醫師表示,利用熱力點陣Thermal Mechanical Action(TMA)技術,採恆溫鈦金屬探頭,非常精確地將熱能傳遞至皮膚,不會對治療部位及其周圍肌膚產生過大的傷害,除一般皮膚外,也適用於眼周等皮膚較薄嫩的地方。 這次年會各家廠商也卯足全力展示新的產品和儀器,除此之外,向來被視為皮膚填充利器的玻尿酸也不斷推陳出新,呂佩璇醫師表示,加強支撐力以及便於醫師注射等優點,使醫師不會有板機指和疼痛感;而患者部位的飽水性和支撐度也有所提升。 隨著全球化人來人往和環境的影響,得到皮膚相關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對提升不少,伴隨老化和各種症狀下,拯救肌膚狀況是刻不容緩,而藉由皮膚科醫師們於年會互相交流,可以了解到其他國家常見的病症與台灣的不同之處,加上技術和產品的進步,相信可以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這也是年會所舉辦的意義所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7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顏面拉提塑造年輕感 整外年會交流抗老化 由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主辦的第19屆整形外科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次年會以「顏面年輕化」為主軸,邀請到國內外一流的專業醫師來分享他們在臨床上的經驗及研究的發現。議題從顏面結構解剖、臉部及額頭的肌膚拉提到SMAS在整形上的運用,可說是將臉部的內容一網打盡。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致力打造最高規格醫學年會為宗旨,透過醫師們的觀點,相信也能帶給患者更正確且實用的治療及照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03
美醫誌編輯部報導 愛美民眾引頸期盼的Motiva魔滴(波力媚),目前已經通過衛福部審核,在今年3月正式登台上市。現今許多民眾對其突破性技術還在認識階段,想要了解並評估魔滴與其他隆乳材質的差異,尤其該假體主打的「人因工學流動感」,更是在追求自然隆乳的民眾間產生高度討論。 波力媚使用奈米絲綢外層膜+流動膠體=革命性材質升級 Motiva魔滴與過去其他假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內容物材質,它在表面應用新式的奈米絲綢絨毛外層膜,觸感介於過去光滑面及絨毛面之間,能提升矽膠表面生物相容性,使莢膜攣縮率降至更低,魔滴隆乳術後不需按摩及引流管;內層為進階的矽膠技術,其流動膠體的特性,能隨著重力的不同改變形狀,如站立時為水滴型、躺下時則變化成圓盤型,側躺時也會依據姿勢變為橢圓型。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莊家榮指出,傳統的果凍矽膠製作方式,是將矽膠注入外袋後密封,因矽膠與外袋的密度不同,假體的觸感可能會有落差,外觀也較易產生波紋。新一代科技隆乳假體則採用一體成形的製程,除了改善過去的觸感及波紋問題外,經測試其延展性較傳統果凍矽膠高出4.5倍,破裂機率則降低至0.1%,其中加入的視覺辨識設計,讓假體在破裂時顏色會由藍轉白,幫助醫師在手術中快速判斷假體狀況。而民眾最在意的手術切口大小,因材質的高彈性縮短至極小的2.5至3公分,可降低疼痛並縮短恢復期。 魔滴首創假體科技化──晶片身分證+十年保固 在科技應用發達的現今社會,隆乳手術也提供民眾更好的售後服務。Motiva魔滴隆乳假體內建微型晶片,可視為假體的身分證,記載每個假體獨一無二的型號、出廠日期、體積、大小等數據,醫師只要使用特殊的晶片辨識器靠近假體,就可以了解假體的相關資訊,方便醫師術後的檢測與追蹤,術後安全更有保障。 執行手術的診所,會在術後透過掃描及上網登錄,取得原廠提供的假體十年保固,並記錄使用假體的診所、醫師及國家,在術後十年內若有非人為因素造成的破損,可以免費取得新假體做為更換;對於莢膜攣縮也有相關保固,在術後五年內若發生貝克氏等級三至四的莢膜攣縮,民眾也可得到重修手術的補助費用。莊家榮醫師向民眾提醒,除了晶片的登錄外,手術後診所也會提供民眾一張出廠證明的保固卡作為憑證,患者應妥善保存以保障自身權益。 融合人體生成保護膜,魔滴隆乳醫師技術門檻高 新一代科技隆乳假體的絲綢外層膜,在植入人體約一個月後會與人體逐漸融合,並生成一層帶有黏液潤滑的保護膜。因此手術時需要依照不同的假體尺寸,剝離適當的植入空間,否則會造成假體移位或影響保護膜的形成,在醫師的技術上有較高的門檻需求。 儘管假體材質隨著技術進步有許多突破,莊家榮醫師表示,手術的成功與否,仍取決於醫師的經驗與技術,如剝離的空間、患者皮膚厚度的判定,以及植入假體的大小等層面,都會左右到手術效果。建議民眾在手術前多諮詢,了解手術詳細資訊,做好檢測與衡量需求,與醫師共同找出適合的手術方式,並選擇設備優良的診所和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才能兼具安全與美觀,達到理想的隆乳成果。 諮詢醫師:莊家榮 現職: 知美整形外科院長 學經歷: 高雄中學畢業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 外科與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外科部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15
文/美醫誌編輯部 報導 隆乳劃時代義乳:Motiva魔滴波力媚(2019台灣上市) 愛美民眾引頸期盼的新一代科技隆乳假體-Motiva魔滴(波力媚),目前已經通過衛福部審核,在2019今年 3月正式登台上市。現今許多民眾對其突破性技術還在認識階段,想要了解並評估它與其他隆乳種類的材質差異,尤其該假體主打的「人因工學流動感」,更是在追求自然隆乳的民眾間產生高度討論。 諮詢醫師:莊家榮 現職: 知美整形外科院長 學經歷: 高雄中學畢業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 外科與整形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外科部總醫師 三軍總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臨床講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