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形

美醫誌 ME Media:亞洲醫美整形新媒體|豐富資訊輕鬆查醫病溝通零距離

搜尋林聖錡共有65筆結果

  • 皮膚科年會技術交流 對抗環境威脅護肌膚

    文/林聖錡 圖/傅暄閔   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主辦的第45屆皮膚科年會,於12/13至12/15為期三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行,本次研討會囊括超過50場專題的演講、多家廠商的展出,以及專業的國內外皮膚科醫師和專家共襄盛舉,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英國、德國、香港、白俄羅斯、克羅埃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埃及以及東道主台灣,共同為皮膚與自體免疫、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療程以及皮膚病和儀器的發展運用來討論,總共近千名醫師專家的與會,再為皮膚科年會突破新的門檻。 大會以海峽皮膚免疫論壇作為開場,從遺傳學到生物標記發現與皮膚的關聯作為探討;此外地球上最為注重的環境議題,那就是空氣和環境中的多重化學物質汙染,是否加速導致人體器官和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損害,這些都是與人類習習相關。隨著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慧以漸進式的方式在各行各業中發展,醫療也不例外,本次年會台灣和新加坡專家聯手,探討AI大數據應用以及遠距皮膚科的治療案例討論,讓與會醫師們以更多思維和角度思考實際應用層面的可行性。     三天年會內容相當豐富, 與會的莊德揚醫師表示,目前國外對於皮膚治療的應用是相當廣泛,尤其是運用血小板Platelet- 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凍晶技術於再生醫學上,可以延長血小板保存期限,對於皮膚的修復有相當大的幫助,目前國內尚缺乏這方面的應用,希望未來可以追上國際的腳步。     另外打擊老化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議題之一,對抗皺紋和各式疤痕過去較常使用雷射來達到效果,不過對於患者皮膚傷害較大,也會有部分出現不適的情形,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挺松醫師表示,利用熱力點陣Thermal Mechanical Action(TMA)技術,採恆溫鈦金屬探頭,非常精確地將熱能傳遞至皮膚,不會對治療部位及其周圍肌膚產生過大的傷害,除一般皮膚外,也適用於眼周等皮膚較薄嫩的地方。     這次年會各家廠商也卯足全力展示新的產品和儀器,除此之外,向來被視為皮膚填充利器的玻尿酸也不斷推陳出新,呂佩璇醫師表示,加強支撐力以及便於醫師注射等優點,使醫師不會有板機指和疼痛感;而患者部位的飽水性和支撐度也有所提升。     隨著全球化人來人往和環境的影響,得到皮膚相關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對提升不少,伴隨老化和各種症狀下,拯救肌膚狀況是刻不容緩,而藉由皮膚科醫師們於年會互相交流,可以了解到其他國家常見的病症與台灣的不同之處,加上技術和產品的進步,相信可以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這也是年會所舉辦的意義所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7

  • 換個時間吃飯就能減肥?揭開飢餓激素的小祕密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好想減肥阿!」…「為什麼我的身材總是不好看?吃什麼都會變胖,真的很令人沮喪!」相信這是不少人的心聲。為什麼別人總是看起來很苗條,自己卻是易胖體質?為什麼上健身房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減肥就像是一個難以擊倒的大魔王一樣,除了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小撇步呢? 想要減肥,除了靠運動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飲食,近期就有研究顯示,改變用餐的時間可以降低食慾,進而燃燒脂肪,達到減肥目的。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小編帶著你來一探究竟! 究竟人為什麼會想要吃東西呢?這與飢餓激素有相關。飢餓激素其實就是一種荷爾蒙,由腸子及胃製造,經由血液傳送訊號至大腦,告訴你餓了需要吃東西了,如果你不斷接受到這種訊號,表示你將會吃下大量的食物,你的身體也會吸收更多的熱量,進而轉化成脂肪堆積在你的身體裡面,有可能導致肥胖或是引起疾病上身。聽起來很可怕吧,因此,如何妥善使用飢餓激素來幫助人體調節卡路里的攝取和體脂肪儲存,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而改變吃飯時間為什麼會與飢餓激素有關係?當你挨餓的時候,飢餓激素濃度就會上升,若是持續保持一種有食物在腸胃的狀態下,飢餓激素就會相對的穩定;有些人會以節食來作為減肥的手段,但其實只會造成身體的脂肪和肌肉流失,導致會更想吃東西,不但沒有減肥成功,反而變得更加肥胖! 《國際肥胖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所發表的一篇報導顯示,採用間歇式禁食,或是將早餐時間提前,可以有效降低食慾,並達到減肥的效果。該研究的作者之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潘寧頓生醫研究中心Eric Ravussin博士指出,搭配個人作息、養成規律的用餐時間,是減少食慾、改善新陳代謝的有效策略。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來了11位體重過重的受試者,年齡介於20~45歲,體重是68到100公斤之間,實驗期間是從2014年的11月到2016年的8月,受試者正常就寢時間是晚上9:30~12:00。該研究將參與者分成兩種不同的飲食策略的組別,其中一組在12小時內(上午8:00,~晚上8:00)吃完三餐,另外一組(餵食限時eTRF)設定在6小時(上午8:00~下午2:00)吃完三餐,兩組的食物類型和數量都是一樣的。經過4天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兩類用餐時間策略來說,限時餵食eTRF的確降低了參與者飢餓激素的生成。 透過該項研究,了解到限制禁食時間以及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能有效降低食慾。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營養科學系的助理教授Courtney M. Peterson博士表示,限時餵食eTRF的形式,透過提早食用晚餐,可以幫助促進人體的轉換能力,從分解碳水化合物,轉換成燃燒脂肪來獲得能量。但這些策略是否能幫助減少體內脂肪,則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研究來檢驗和證實。 看來要減肥的確還有很多研究可以去測試,不過現階段的各位想要減肥,不妨還是控制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運動除了雕塑身形外,同時也可以強健體魄,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百利而無一害! 資料來源: 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7/tos-sfm072119.php 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by.22518 3. https://kknews.cc/health/5rjkgxk.html 4. https://kbtaiwan2010.pixnet.net/blog/post/115286392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16

  • 跨性別者的選擇 不如先從變性手術認識起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在多元化的時代,性別議題逐漸已成為普世重視的價值,即便每個人的認知和立場不同,在你我的身旁的確是有不同性別認知的聲音,我們都應該尊重,本期美醫誌就要帶你一窺變性手術,以正確的心態和認知來看待性別議題。 聽聞到變性手術,一般人的直覺觀念就是男變女或女變男,將生殖器官對調就好了,但其實並不是只有這樣而已。以醫學上來說,變性手術叫做Sexual reassignment surgery,至於為什麼要動此類手術,首先先了解到性別傾向,所謂性別傾向是指喜歡對象是同性、異性或是雙性,不同於性別認同,性別認同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對於天生的性別特徵能夠清楚的了解,但是卻不能接受和認同,在科學上被定義成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所以才會產生想要改變性別的變性手術。 一般來說由男性變成女性,必須摘除原有的陰莖與睪丸,重建女性所需要的器官如陰道、陰核和陰唇等;而女性變成男性則須去除胸部、卵巢及子宮等細節,重建陰莖和男性所需要的部分;這兩種除了性徵之外,也有人會改善臉部,讓其外貌越來越符合心目中想要的性別。另外一點要了解的是,對於性別認同為什麼會出現與現實的落差,這就是性別認同障礙,普遍來說無法用心理學的方式或精神的方式來治療,所以必須靠手術來達到內外一致的情況,根據國外的統計,有性別不安的人有著40%極高的自殺率,這點是值得去注意及觀察,因此不論是周遭親朋好友,甚至家庭內成員,都應好好正視性別不安者的想法和需求。       做變性手術前,醫師的診斷方面就需要相當的嚴謹,目前都是由精神科醫師來做評估與診斷,這期間至少長達兩年,必須確定患者適合以另外一個性別來生活,外科手術醫生才能做這項手術,而在台灣則是需要2張精神科醫師診斷的證照方可執行。整形外科沈秉輝醫師指出,以台灣的例子來說,根據精神科統計,約2,000人之間會有1個人想要變性,他本身一年平均做20多例的病患,其中男變女的比例較高。 沈秉輝醫師表示,男變女大概一次就可以完成手術,但是女變男需要3~4次階段性才能完成,除了要埋尿管外,須摘除子宮及卵巢,待尿管長好之後還須做陰莖重建的顯微手術,以及最後龜頭的雕刻手術,整個時程大約需要花半年的時間;相對來說男變女只要5個多小時來說,的確時間上是差異蠻大的,所以不論是要變成哪種性別,術前與精神科醫師的諮詢和討論都是必要的。 變性手術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所以必須經過很多人同意,如同上述所說,除了兩張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書外,手術同意書和麻醉同意書也缺一不可,沈秉輝醫師特別要求患者的父母親能夠同意,真的有去了解過自己小孩的狀況,以及術後的經濟和生活上的支持,他才會動此類手術。 術後的照護也是相當必要,以男變女為例,術後照護例如如何清洗傷口、如何擴張陰道、多久時間要定時回診等,這些都相當重要。另外一點就是心理狀態,患者本身是不是能夠以新的性別回到家庭以及工作崗位上,會不會有良好適應,其實這些都要配合社工來幫助他們,不過沈秉輝醫師也坦言,目前這部分仍有不足之處,希望政府及醫療單位能協助社工方面的訓練,期望能讓患者有更好的術後環境。   諮詢醫師:沈秉輝 現職: 昕彤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外科系總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外科系臨床講師 國立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燒傷學會會員 亞太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Orient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國際整形美容醫學會會員(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2.06

  • 擺脫頂上無光增信心 選對植髮方式挽回髮量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一般民眾出門在外,在乎的就是外表和談吐的呈現,在個人生理上,頭髮及五官是首先會被注意到的部位;本集美醫懶人包就要來探究頭髮的奧秘,尤其是受到髮量稀疏和禿頭困擾的患者,從落髮成因到如何利用正確的方式來植髮,術後又是如何照顧頭皮,讓患者一次掌握所有的知識,期望可以再造一頭濃密的黑色森林。   植髮患者通常是遇到什麼症狀? 哪個部位最容易產生? 通常發生落髮問題的部位是在頭兩側的M型角,約8~9成的患者屬於此型,剩下的1~2成則屬地中海型。楊名權醫師指出,落髮成因之一是雄性禿的遺傳,最可以感受到的方式是在還沒有落髮之前,後方頭髮摸起來會比較粗,前方摸起來卻已經有細柔的感覺,代表可能有落髮的前兆。而落髮年齡最多是出現在30~45歲的區間,尋求就醫的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比例佔不到10%。   植髮分成哪幾種方式?會不會在術後留下疤痕? 植髮主要分成兩大類,一種就是FUT取髮,也就是俗稱的切頭皮,主要是把供髮區的部分連同皮下組織切下來,再去細分成一株一株的方式,再移植到主要的植髮區。這種的手術方式就會產生長條疤痕,恢復期也比較長,約需2至3週的休息時間。 另一種是FUE,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一株一株取髮,取下之後就可移置到植髮區域,此方式就改善FUT的缺點,不會產生長條疤痕,恢復期也縮短許多。在FUE取髮更細分為三種:(1)純人工方式 (2)半自動方式:用人力搭配動力輔助(3)純機器方式。   機器人植髮與人工植髮的差異?是否真的可取代醫師? 楊名權醫師表示,機器人與人工植髮最大的差異就是機器人不會疲累,人工則是會因為植髮株數和時間,醫師容易感到疲倦的狀態;第二是機器比較穩定,人工會因體力、眼力和式飲食外在的因素,導致植髮品質不一樣。比較下來機器就是適合做大株數的植髮,人工相對就不適合;少株數就得依據醫師技術而定,經驗多且技術純熟的醫師可在少株數勝過機器。 什麼狀況下不適合植髮? 最不適合植髮的時候就是落髮的初期,楊名權醫師補充,當患者發現只是有些部份稀疏,還沒有完全露出頭皮,就有人會急著找醫師報到說要植髮,但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剛發現落髮的初期徵兆時,建議以藥物先控制即可。楊名權醫師比喻,植髮就像是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類似急診的狀態,當頭髮掉光沒什麼頭髮、毛囊萎縮不再復原的時候,才需要進行植髮手術。 植髮是否是一勞永逸?患者是否不用再擔心禿頭或是掉髮的困擾? 對於患者來說,能夠不用再擔心掉髮的狀況是最好的,植髮是不是一勞永逸就得視取髮區來判定,取到甜蜜點(來自一輩子都不會掉髮的區域)基本上種回去的頭髮就不會再掉,但是植髮區株數很多,難免甜蜜點取髮區域株數不足,會取到別的區域,那就有可能之後還會掉髮。如果患者需要原生頭髮來增加覆蓋度,加上沒有進行藥物控制,那麼原生頭髮還是有可能會繼續掉髮。 植髮術後如何照護頭皮和毛囊,讓生長力旺盛? 楊名權醫師指出,植髮手術後的一週內是黃金期,因為這一週內的頭髮是最脆弱的,頭髮取出的過程中間缺血及缺氧,若沒照顧好存活率就會降低。最重要的就是睡眠要充足、有抽菸習慣者要戒菸、保持植髮區的濕潤,太乾燥會導致髮株的死亡,以及照射低能量紅光雷射,紅光可讓原生受傷頭皮復元快速,原生頭皮若恢復得好,對於植髮的區域也有幫助。 給想植髮的患者建議,是否真的需要植髮? 醫師表示,如果患者在落髮區域已經看不到任何一根頭髮,那麼就不用想太多,直接可以接受植髮手術;相對的如果還有看到稀稀疏疏的髮量,則不用立即植髮,可以先至診所請醫師評估,考量是否要用藥物控制,或是採用其他處理方式進行改善。 沒有頭髮的確會讓人有點沒有安全感,現代人除了遺傳之外,壓力及外在飲食也是造成掉髮的原因之一,若真的有落髮及禿頭的困擾,民眾自己不要亂聽信偏方或網路謠言,以便宜的價格購買任何來路不明的產品來治療,關於身體健康的部份還是要交由專業的診所及醫師來把關,才是治療正本。     諮詢醫師:楊名權 現職: 楊氏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灣大學醫學士 台灣肥胖醫學會會員 921大地震災區義診醫師 ARTAS®植髮機器人亞洲區專業講師 國際植髮醫學會會員 國泰人壽全省巡迴義診醫師 前國泰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會會員 亞太抗老化美容醫學會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1.21

  • 跨性別手術導致乳癌風險 荷爾蒙激素可能是原因之一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談起癌症,民眾莫不聞之色變,因為這是對於人體健康最大的威脅,以女性來說,乳癌是最常見的症狀,因此全世界的醫師及健康管理單位都不斷呼籲女性要多做檢查,來預防乳癌的突發,期望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隨著現今性別意識逐漸抬頭,不少男性選擇透過後天手術的方式,將自己變身成為女人;或是原本為女性者轉換成為男人,原本內部的基因及後天的激素結合和轉換下,竟然也出現乳癌的案例,這是怎麼發生的,透過本期國際新知來看看這個罕見的情況。 根據國際乳癌基金會顯示,正常男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約為千分之一,那為什麼做性別轉換情況下,也會產生乳癌呢?透過荷蘭阿姆斯特丹VU醫學大學研究指出,做性別轉換者,因為會採用大量的女性荷爾蒙,例如雌激素或孕激素來抑制原本的男性激素,其乳癌發生的機率提高至46倍百分比;另外若是使用男性荷爾蒙者來抑制女性激素,這機率會提高60倍百分比,的確是令人覺得相當的震驚。 研究調查2260位已變性成為女人的民眾以及1229位成為男性的患者,兩者診斷出罹患癌症的分別有18位及4位。這項研究從1972年起至2016年,從樣本中顯示平均開始使用荷爾蒙療法約是在31歲和23歲,平均使用期間是13年和8年。但在此研究背後,研究團隊的確還有一些限制,例如荷爾蒙的使用期間和品牌、受測者的家庭基因和背景、有沒有酒精和菸草等其他因素干擾等等的原因。 即便注射荷爾蒙會改變及提高乳癌發生率,但整體平均來說仍然是低於沒有變性的民眾,雖然檢測的樣本是在荷蘭境內,不過仍然是一項值得觀察及探討的的研究,但是目前對於荷蘭來說,變性引起相關乳癌的資訊尚未公開,算是封閉的資訊,因此若是一般變性手術者,可能不會知道這些相關的數字及比例,相關單位還需要多樣化的因素加入之後,才能正確顯示整體乳癌的發生率。 現代人聞癌色變,無論是否有做變性手術,民眾對於自身的身體健康都要好好掌握,除了定期健康檢查之外,平日的生活作息及飲食上都要有所節制,保持愉快的心情、適時紓解壓力,都是對健康相當有幫助的良好投資。 資料來源: 1. https://www.bmj.com/content/365/bmj.l1652 2. https://www.medpagetoday.com/endocrinology/generalendocrinology/79831 3.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5-breast-cancer-transgender-women.html 4. https://www.healio.com/hematology-oncology/breast-cancer/news/online/%7B5ac095f9-d9d7-4420-a771-6677bc39bc2f%7D/certain-medications-linked-to-increased-breast-cancer-risk 5. https://www.nationalbreastcancer.org/male-breast-cancer 6. https://www.2minutemedicine.com/quick-take-breast-cancer-risk-in-transgender-people-receiving-hormone-treatment/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1.09

  • 告別老化無神教主稱號 消除眼袋重拾活力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眼睛是透露年紀,也是容易呈現老態的地方之一,隨著年紀增長,眼周周圍的組織和肌肉鬆弛等現象,逐漸形成了令人困擾的眼袋。如何消除眼袋就成為了現代人重要的課題,而眼袋的成因有哪些呢?使用手術的方式以及術後可能會產生的狀況又是如何?如何照護眼睛周圍的肌膚?不妨跟著醫師的腳步一同來認識眼袋吧!   深入眼睛結構 找出發生眼袋的元兇 簡單的眼袋分辨方法,就是下眼皮部分看起來有泡泡感覺的時候,那就是有眼袋了,而眼袋的位置和臥蠶十分的接近,有些民眾就以為臥蠶就是眼袋,但其實並不是;臥蠶形成是在下睫毛下方的小肌肉,它看起來有鼓鼓的感覺,而眼袋的位置是比臥蠶在更下面的位置,如果眼袋泡泡的感覺比較強勢,就有可能與臥蠶合併,這時候就完全看不到臥蠶。眼袋下方如果情況嚴重,就會產生淚溝,通常整個人從外觀上看起來就會呈現很累的感覺。整形外科杜隆成醫師指出,眼袋成因與生活習慣有關,通常熬夜、睡眠較少以及鼻子容易過敏的民眾較容易產生眼袋,這類人的眼袋內會有脂肪過多和筋膜鬆弛,間接就讓人看起來沒有精神了。       檢視自己的狀態 你是不是也中了「眼袋」?! 眼袋究竟好發於哪個族群呢?杜隆成醫師表示,並沒有特定在哪個族群比例就比較高,但是生活習慣較差,例如熬夜就會讓眼睛周遭變泡,就會形成眼袋;至於在哪個年紀會有,根據現代人的作息狀況,在工作或是課業壓力下,很多20幾歲30歲的年輕人早早就有了眼袋,所以眼袋已不會像過去一樣,是老年族群的專利。杜醫師補充,如果家中長輩眼袋若是很明顯,通常他們小孩出現眼袋的機率也會比平常人高出許多。   消除眼袋有妙方? 還是眼袋手術才是正解? 至於眼袋要怎麼去除,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民眾關心的重點,眼袋症狀若是比較輕微,可以透過微整的方式,以玻尿酸或是自體脂肪來填補,讓它看起來比較不那麼明顯。但是症狀稍微嚴重的話,手術還是比較適合的方法,而手術關乎到病患的復原時間;杜隆成醫師說,通常要快速恢復是使用內開的方式,內開手術也就是一般大家所稱呼的「隱痕手術」,將脂肪取出後移到需要的地方,通常是填補淚溝,術後看起來眼袋就會比較平整。   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是否還可做眼袋手術?哪類人士也不太適合? 有些民眾因為想消除近視惱人問題,選擇雷射來矯正視力,不過若是剛好又有眼袋的症狀時,這樣還能做眼袋手術嗎?杜醫師說明近視雷射是角膜的處理,眼袋手術則是從下結膜做切口,彼此間並不會受到影響,因此民眾並不用太過擔心。而有些人並不太適合眼袋手術,例如有高血壓、凝血功能異常,這類人可能在開刀時候會有血腫、瘀血甚至瘀青的現象。另外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有甲狀腺問題的患者在做眼袋手術前也需告知醫師詳細病情,讓醫師評估後再進行手術。   眼袋術後如何保養眼睛周圍皮膚?想做眼袋手術者必看 如何在術後好好照顧眼睛周遭也是相當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持好的生活作息,讓組織恢復維持長久。杜醫師說道,無論是選擇哪種手術法,能夠減少眼袋手術後遺症才是最重要的,常見後遺症如止血不完全產生的血腫塊,患者本身高血壓沒控制好也會產生血腫或瘀血,還有眼袋合併鬆弛皮膚、切除眼皮的時候,切的太多可能產生眼瞼外翻的現象。要避免併發症,除了在治療前控制自身的疾病,在手術前也要選擇專精眼袋手術的醫師來處理,想擁有活力氣色,不再受老態眼袋拖累,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諮詢醫師:杜隆成醫師    現職: 極緻醫美診所主治醫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美國德州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進修 德國和保兒童醫院手外科進修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學術委員 振興醫院美容特別門診 主任醫師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整形外科 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總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監事 馬偕護專 兼任講師 馬偕紀念醫院吉里巴斯醫療團 團長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 病房主任 中華民國燒燙傷及傷口照護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 監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1.05

  • 雷射前後下苦心 秋冬保養不N肌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雷射前後下苦心 秋冬保養不N肌 時序進入秋冬,代表在換季時期,肌膚容易變得敏感脆弱,如何保養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尤其在都會地區,空汙問題已成為大部分人的健康殺手,也影響皮膚甚鉅。皮膚科專科蔡佳芬醫師表示,在秋冬季節轉換的時候,不論男女、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皮膚乾燥、微紅及搔癢的反應,甚至有些過敏體質的民眾,臉上會出現酒糟的症狀,因此做好正確保養及向醫師諮詢處理方式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會去做醫美療程保養的消費者,秋冬最適合做雷射,因為氣溫轉涼、流汗量減少,讓術後保養變得更容易,但是蔡醫師要提醒民眾,做雷射手術前一定先與醫師諮詢,確認自己的皮膚狀態;另外因為秋冬溫度低,皮脂腺分泌不旺盛,臉部會有缺水缺油的情形,術後一定要加強保濕,保濕不是只有補水,補油也是非常重要,每個人的膚質都不一樣,最好還是透過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建議來保養皮膚。 雖然秋冬季節是比較涼爽,少了炙熱太陽曝曬,一般人就會忽略做好防曬;蔡佳芬醫師說,不論是夏天或冬天,豔陽高照或雨天,即使是待在室內,防曬動作是絕對不能少。尤其是在雷射術後,因為我們不是西方白人,只要是有色人種的皮膚與雷射產生交互作用的反應,即使沒有照到戶外的紫外線,但還是有可能因為雷射的熱效應,會產生反黑的問題。所以在術後不管出不出門,做好防曬就是保護皮膚的基本原則。   諮詢醫師:蔡佳芬 現職: 璞之妍診所院長 學經歷: 台大皮膚科總醫師 台大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大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大皮膚科住院醫師 台灣皮膚科研究醫學會會員 台大醫學系畢業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0.17

  • 狂流汗就會瘦?愛吃肉汗會臭?汗臭人少吃這些食物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排汗,其實是人體自我調節體溫的一種方法,會以汗液的形式出現,利用蒸發作用來降低體溫,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一般人對於流汗有不少迷思,心中也有不少疑問?例如流很多汗就會變瘦,或是愛吃肉流汗就會變臭等等的問題,其正確的知識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流汗=燃燒熱量 所以人就會變瘦了? 這是一般人通俗的認知,認為只要有運動流汗,就會看起來比較瘦了,其實這不是完全的正確;皮膚科專科醫師陳怡如說,運動是一種主動流汗的形式,而流汗量是跟個人基因、年齡、性別和運動程度有關。流汗多是代表新陳代謝好,一般情況下,容易出汗的人代表身體越健康;但流汗多或少都不會影響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量,大量流汗後的體重並不準確,那些都只是水分暫時流失而不是脂肪減少,一旦補充水分體重就會立刻回升。所以要變瘦還是要輔助飲食控制,消耗的卡路里要大於攝取的卡路里,這樣才能變瘦。   總是無肉不歡,流汗就是特別臭? 另一個民眾最常出現的疑問就是愛吃肉,流汗就是會特別有味道或臭嗎?陳怡如醫師補充,根據科學文獻,的確是如此,因為人體分泌汗液時,會產生蛋白質和脂肪酸,若沒有仔細清潔堆積在皮膚上,被細菌分解後就會產生異味。所以當肉吃得特別多,汗水所分泌的蛋白質與脂肪酸含量也會跟著增加,透過細菌的分解,造成汗水散發難聞臭味,所以這個根據是正確的。另外身材比較肥胖的人因為出汗量大,加上皮膚多皺褶,所以容易積存細菌,以至於較常有汗臭味產生。   攝取哪些食物流汗也會變臭? 除了肉類以外,還有哪些食物會造成汗味加重及異味呢?皮膚科專科醫師呂佩璇也表示,像是辣椒、大蒜、咖哩以及酒都會造成汗味加重,而居住在國外常常回食用到醃魚及起士的民眾也會讓汗味變的得難聞,近期更有文獻表示,咖啡也是讓汗味變臭的原因之一。     保持正確觀念看待流汗 增進健康知識 綜合以上觀念,流汗是促進新陳代謝,但不一定能變瘦,因為變瘦是透過燃燒脂肪及飲食控制而達成,不過人要保持健康就要適時運動,流汗讓毒素排出,整體看起來也會比較有精神。而愛吃肉的民眾也要注意,流出的汗可能會影響周遭的人,試著在飲食中加入青菜與蔬果,均衡飲食的好處除了不會吃進太多膽固醇及油脂外,排便也會順暢,當然對於流汗產生的味道有助益,最重要的是流汗後要保持清潔與乾爽,就不會有異味產生的問題。   諮詢醫師:呂佩璇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學經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第一名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整形外科研究員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FACESPLUS整形外科診所研究員 美國紐約市Body Sculpt整形外科診所研究員 東京虎之門醫院皮膚外科研究員 東京資生堂美容皮膚科Skin Navi Clinic研究員 韓國首爾延世大學皮膚外科訪問學者   諮詢醫師:陳怡如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大直)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媒體品牌指定御用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10.13

  • 怎樣的「好汗」才不容易發出汗臭?過個清新的盛夏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不少民眾在炎炎夏日生活上最擔心的就是「流汗」的困擾,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比較容易出汗體質的人會害怕產生異味,進而影響到工作與社交。而大部分民眾對於流汗與汗臭並不是有很詳細的認知,也不知道有所謂的「好汗」與「壞汗」,想要過個清爽的夏日嗎?讓我們帶你認識汗的奧秘。   汗從哪裡來?對於人體有甚麼樣的影響 皮膚科專科醫師陳怡如表示,汗腺分為小汗腺(eccrine glands,又稱外分泌腺),及大汗腺(apocrine glands,又稱頂漿腺)兩種。汗腺其實和肝、腎、肺一樣,負責人體不可或缺的代謝功能,如果人體不流汗、或是流錯汗,長期累積下來影響代謝,「容易疲勞」、「口臭/體臭」、「失眠」、「易胖」等常困擾現代人的問題因此而生,不可不重視這項重要的問題。 要先知道狐臭,不得不從汗腺了解,人體皮膚汗腺有「小汗腺」和「大汗腺」兩種,小汗腺分布全身,並不會產生異味,大汗腺又稱「頂漿腺」,主要分布在腋下、會陰、乳暈及耳後,當大汗腺排出的分泌物(如汗液)經細菌分解後,產生異味就成為狐臭。   如何流好汗?清潔與飲食雙管齊下 好品質的汗不容易發臭,從汗流出來到細菌繁殖約需1個小時,這段時間正是打擊體臭的勝負點。在夏天不少人習慣在流汗後皮膚還濕濕的狀態下直接噴體香劑,但是若不徹底擦乾汗水,只是白做工夫,無法有效防止汗臭產生。那要如何正確流好汗呢?讓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李兆翔來告訴你: 1.沖澡及更換衣物 夏天除了睡前洗澡外,其實人體在睡眠中也是會流汗的,如果起床可以沖個澡,對於肌膚來說也會保持乾淨,細菌也不容易繁殖,因此就能阻擋汗臭的產生。另外若能攜帶一些乾淨衣物或毛巾在身邊,適時的擦拭汗液及更換衣物,也可以避免汗臭及異味的擴散。 2.改變飲食習慣 現代人大多是外食族,多數人愛吃肉類與油炸食品,但是這會讓位於腋下、乳暈及陰部的頂漿腺活躍,其分泌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混和之後,導致汗水變得濃稠、異味加劇。因此若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或是減少油炸燒烤等烹調方式的食物,這樣才能漸漸減少身體異味的產生。     運動提升新陳代謝 增加好汗 現代人夏天習慣待在室內,依賴空調,導致汗腺失去發揮功能的機會,因此運動就是提高排汗功能的最佳辦法,運動不只提升個人新陳代謝,更可排出體內的代謝物質、重金屬等毒素。運動後加上補充水分,增加流好汗的機率。   諮詢醫師:李兆翔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院長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前雙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教育部部定講師 台北醫學大學講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理事   諮詢醫師:陳怡如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大直)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媒體品牌指定御用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30

  • 夏天熱到大爆汗!別輕忽異常出汗警訊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炎熱的夏天,無論男女老少都難抵擋陽光熱情的照射,容易出汗體質的人更是會感到不自在,紛紛拿起手帕毛巾來阻擋汗水。其實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無論是氣溫升高、或是緊張或是刺激的時候,手心、腳等部位都會出汗,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出汗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容易流汗的人不僅全身常常黏踢踢,還會散發惱人的汗臭味,究竟為什麼總是有人流汗像瀑布一樣的多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異常出汗 可能是疾病發生的徵兆 正常的出汗可以調節體溫,排除體內廢物,也可以讓新陳代謝變好,但是不自覺的大量出汗,民眾可就要小心謹慎了,整形外科李兆翔醫師表示,異常出汗的狀況包括疾病和夜間出汗等,身體的部位則可能都會產生。總結來說異常出汗有幾個方面 時間: 1.白天出汗 通常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或是天候悶熱產生。這類民眾身體機能通常較差、臉色蒼白,總是覺得疲倦提不起勁,或說話有氣無力,而且稍一活動就氣喘如牛、滿身是汗。 2.夜間盜汗 這類症狀像是睡著後出汗,只要醒來後汗就停止,中醫稱之為「盜汗」。整形外科醫師李兆翔指出,多數夜間盜汗是因為交感神經活躍,進而產生惡夢,或是緊張壓力下產生的流汗。而夜間出汗也有可能代表某些疾病,包括肺結核或是血液腫瘤等狀況,民眾不得不慎,需盡快找相關醫師做病情的解釋。 部位: 1.額頭 2.手部、腳部 3.胸口、腋下 腋下汗腺分布密集,因此容易出汗屬正常現象,但如果出汗過度旺盛,而且汗臭味很重,可能和飲食口味過重或汗腺過大有關。   異常出汗還有一些其他甚麼徵兆? 其實異常出汗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像是有些人對外在的溫度無法做適當的調節,然後就會產生中暑。另外糖尿病病人若是沒有控制好血糖,也會有異常出汗的現象產生。     如何改善異常出汗等狀況 皮膚科專科醫師陳怡如也指出,正常排汗是有助於身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若是產生異常出汗的狀況,民眾除了諮詢醫生外,最重要的是從本身做起,例如生活作息和飲食清淡,也可透過適當的運動緩解壓力,調節心身,症狀就會逐漸緩解。另外她也建議,夏季氣溫高,長時間待在戶外,一定要適量補充水分,否則會造成肝腎負擔,甚至有可能發生中暑、休克等危險。   手術改善異常出汗 比較積極的治療方式就是透過手術,整形外科醫師李兆翔談到施打肉毒桿菌素,可以有效控制手掌及腋下的多汗情形,另外還有經由內視鏡來去除交感神經,也能抑制病患的多汗困擾。   諮詢醫師:李兆翔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院長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前雙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教育部部定講師 台北醫學大學講師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自體脂肪移植醫學會理事     諮詢醫師:陳怡如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大直)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媒體品牌指定御用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08

  • 重建破碎臉部骨架靠肋骨! 或許未來有這個可能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的進步,科技不僅僅運用在藥物的研發上,針對各項手術的精進和新原理的發現,都有助於整個醫療產業發展,並協助患者和家屬得到更妥善的治療。在這個科技時代,3D模型似乎就是引領風騷的一項技術,從工業的使用,到食品應用以及醫學,3D模型協助人們達成許多原本不太可能做到的創舉;近期在生物科技醫學上又有新的突破,至於是哪方面的創舉?跟著國際新知看下去! 這項研究是由Rice大學生物工程學團隊所研究出來,由Antonios Mikos博士所發起,測試對象在羊身上,首先他們打造一個模型骨安置在羊的下顎缺陷處,並且用3D模型列印下顎的模型出來,研究團隊稱之為生物反應裝置,期望之後可以相容羊體的骨頭或組織。接著將這模型嫁接在羊的肋骨骨膜處,經過9週的時間觀察,發現原有骨頭的幹細胞與血液會流向嫁接的模型之中,並且新生長的骨頭會依照模型的外觀漸漸填滿模型。研究人員覺得相當不可思議,這代表動物體內組織其他部位是可以與人工生物裝置結合的,這對於生物工程學和組織工程學來說是一項新的突破。 這項研究也為顱面受到損害的患者來來新的希望,根據報導,這項研究是美軍重建醫療部門長期關注的項目,因為在戰爭之中或是任務當中,不少士兵因外力或是當地環境受到顏面上的損壞,若有這項新技術的協助,將可以加速受傷患者的外在恢復與心理重建。 研究團隊也指出,之所以選擇肋骨,是因為肋骨是最容易接收到幹細胞以及來自血液的挹注,不過目前尚屬於只是動物性實驗的成功,還未進行到人體實驗的部份,雖然在動物體中能讓其他模型骨順利生長,但人體的部分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討論。 當然除了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外,另外如因外力撞擊如車禍造成的顏面損傷,也有可能靠肋骨重建原本已經失去的臉形,不管如何,醫療技術的進步可以造福越來越多人,雖然目前尚未完全可以運用,但對醫療界及患者都是值得期待的。 資料來源: 1. https://www.newswise.com/articles/researchers-grow-bone-at-rib-to-restore-facial-bone 2. https://www.usnews.com/news/health-news/articles/2019-03-18/new-facial-bone-might-someday-be-grown-from-the-patients-rib 3. https://www.upi.com/Health_News/2019/03/19/New-facial-bone-may-someday-be-grown-from-patients-rib/9351553031788/ 4. https://www.todaysmedicaldevelopments.com/article/3d-implants-design-craniofacial-rice-university-032719/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9.05

  • 擁有絕美胸器不是夢 剖析隆乳手術前後的注意事項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不少愛美女性因為想提升自信,選擇接受隆乳手術來達到心中的期望,而隆乳手術也是整形手術中熱門的詢問標的;但每個人本身的條件大不相同,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尤其重要,從術前到術後絕對不能馬虎。想訂做屬於自己的完美胸型,Follow本集美醫懶人包就知道!! 首先隆乳前最重要的就是與醫師的約診諮詢,溝通手術前的細節,告知醫師原本的身體狀況,例如曾經在胸部開過刀,無論是病理性的或是美容性的;再來是現在所穿的內衣尺寸和罩杯,以及提供醫師所想要的胸型範例,說出自己內心的期望;一般隆乳的大小要依每個人的胸廓而定,醫師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給予最好的建議,協調性才是隆乳最首先要注意的,千萬不要以為胸部大才是好看,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隆乳方式。 要開始隆乳手術前一定要做抽血的檢查,年紀超過40歲者需要增加心電圖的檢驗,王祥亞醫師特別強調,要確定患者沒有胸部的惡性病變才能做隆乳手術 再來就是選擇哪種方式隆乳,目前市面上來說,是以果凍矽膠隆乳和自體脂肪隆乳為主要的隆乳方式,這就會根據自身條件而有所差異。 所以術前自我評估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王祥亞醫師表示,民眾若有過去病史,例如高血壓、心臟病或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者都不適合隆乳手術;要做出好看的胸型還需要評估乳頭間距、乳頭高低,胸骨寬度。例如乳頭高低不一樣,醫師會協助在手術中協助校正,盡可能把誤差縮到最小,胸骨較為突出者,就可能要評估適不適合做,因為手術後義乳的間距就會比較寬。在確定個人希望條件以及隆乳材質後,醫師會跟客戶溝通手術的切口位置和義乳要放置的位置,檢查完畢確認身體沒有任何異常症狀後,就可以進行隆乳手術了!     在隆乳術後最重要的就是照顧,怎麼做好術後照顧呢?第一個就是遵守醫師所開的藥方來止痛及消腫,因為剛結束手術是最不舒服的時候,必須透過藥物來降低本身的不適感,也可以減少瘀青和預防感染。若有壓迫感或是悶悶的感覺,通常在術後1到3天會較明顯,約一周後會漸漸緩解。再來是2周至1個月內避免大力搓揉或是碰撞,可能會有出血狀況產生。至於在傷口護理上應小心清潔消毒,避免傷口感染,冰敷可以幫助止血及止痛;王祥亞醫師提醒,可以穿束胸帶或是塑身衣來防止義乳的位移和變形,也有加壓止血的作用,術後也比較不會有腫脹的狀況發生。 若患者想要開始運動,大約2至3周可輕微的運動,一個月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運動頻率。在飲食上建議還是以飲食均衡為主,禁止菸、酒或是辛辣型刺激的食物,若是本身有這些習慣,須等到完全康復再開始攝取。還有許多女性會忘記的就是做正確適當的隆乳按摩,一定要在診所請專業的醫師示範正確的按摩方式,按摩方式根據隆乳的材質也會有所差異,想讓乳房柔軟、自然,一定要遵照醫師的指示來做。 做好基本功後,當然不要忘記須定期回診追蹤,根據美國FDA建議,術後一年內做核磁共振的檢查,接下來每兩年都要做一次,若是沒有辦法做到,建議每半年至少都要做乳房超音波或是乳房攝影。 愛美其實並不容易,每個人條件雖然不一,但想要擁有渾圓堅挺的胸部,是可以透過手術來達成女性心中的期盼,不過在選擇手術前一定要做好功課,選擇合格優良診所及醫師,充分告知手術前後需要的注意事項,那麼完美胸型的路就為妳敞開!!     諮詢醫師:王祥亞    現職: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Motiva原廠認證 講師 二代水刀微萃脂指定講師 美國整形外科學會會員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長庚紀念醫院最佳教學住院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總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8.31

  • 多汗症和狐臭其實不一樣 別再搞混了!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長期有多汗及狐臭的人,心中總是會特別困擾夏日的到來,因為這段期間會讓他們在意的部分擴大,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而多數民眾並不容易分辨多汗症和狐臭的差異,以為流很多汗就會造成異味產生,甚至將它們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個症狀是不一樣的,讓我們為你解答。   手腳溼答答猛流汗 多汗患者說不出的困擾 排汗是人體正常的代謝運作,但對於動不動就「汗如雨下」的人,可就相當痛苦,多汗症好發於手部、頭臉、腳掌、手掌、腋窩,有此困擾的人,只要天氣稍熱、少量運動或情緒緊張,都會造成汗如雨下。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多,影響因素另外還包括飲食味覺的刺激,尤其是酸性或辣的物質,也會促進發汗,這是交感神經興奮的情緒反應。交感神經主管汗腺分泌,它會隨周圍環境進行自我調節,一旦留出來的汗超過調節體溫所需份量,會形成所謂的「多汗症」。   多汗症發生的原因 原因(1) 原發性多汗:大部分發生的都是個人體質的問題,不會影響健康,也是大多數多汗症的原因。 原因(2) 續發性多汗:通常這類民眾都有內分泌疾病,跟新陳代謝有關,血糖或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其他問題而引發多汗。     多汗症的治療 該如何治療多汗症,整形外科醫師高義盛說,如果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可用「止汗劑」,一般建議在晚上睡前及肌膚乾燥時使用,但必須注意到少數人可能會有接觸性皮膚炎的產生。 另外想尋求手術的人可以嘗試切除大汗腺或是交感神經阻斷手術,神經阻斷手術是以內視鏡破壞部分胸椎交感神經節,使汗腺分泌降低;但最困擾的是術後會有「代償性流汗」問題。另一種方式建議『施打肉毒桿菌』,可藉由注射抑制出汗,進而可以控制汗水的分泌量,施打肉毒桿菌不用動刀,是短時間內就能結束的簡單療法,所以容易接受治療。另外還有使用微波熱能的方式來除汗,是屬於非侵襲性的治療。   舉手造成退避三舍 狐臭惱人 狐臭就是分布在腋下、外耳道、乳暈、外陰部等地方,這些地方毛孔的頂漿腺分泌出來的汗,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所造成的特有味道,這種味道容易造成患者在社交上的嚴重影響,也是多數患者在夏天最常煩惱的問題之一,尤其狐臭大部分分布在腋下,影響生活甚鉅。   狐臭發生與甚麼有關 特徵有哪些 第一個是遺傳,如果父母親都有狐臭,子女有狐臭的機率高達60~80% 。若父母其中僅一人有狐臭,則其子女有狐臭的機率為50% 左右。第二個是生活及衛生問題,如飲食、精神狀態和毛髮量,若是個人清潔狀況不佳,細菌就會附著在皮膚上,產生難聞的氣味。   如何減輕狐臭及根治 在日常生活上可以做到以下的部分來改善,若是沒有辦法,產生的氣味嚴重影響到患者,就要去請求醫師診斷並做手術來根治。整形外科醫師高義盛建議如下: (1) 保持清潔:汗水也容易滯留在腋毛上,所以大量流汗後一定要洗澡、仔細擦乾並且換上乾淨的衣服,可以降低異味。若有狐臭現象,刮除腋毛也可減輕難聞的氣味。 (2) 改變飲食:大量的肉類和辛辣刺激食物會促進活化皮脂腺和頂漿腺,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另外酒精類飲料也應該減少。 (3) 使用止汗劑和體香劑:止汗劑中的化學物質遇到汗水後,會形成堵住小汗腺(分泌汗水)的栓子,達到減少汗水、維持腋下乾燥。但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有衛福部核准字號的產品,使用不要過量,否則會導致接觸性皮膚炎。 狐臭若是要進行手術的話,治療方式分成侵入式及非侵入式兩種,整形外科醫師高義盛說,侵入式包括注射「肉毒桿菌」、「迴旋刀刮除頂漿腺」以及「交感神經阻斷術」。而現代人追求不需在腋下開刀、安全、無傷口、效果顯著、無修護期,而且不會有代償性出汗的副作用併發症等後遺症的問題發生,因此新的非侵入式手術便應運而生,例如「微波熱能」就是其中之一,不過民眾在做手術前,一定要諮詢醫生的意見,評估身體的狀況。   諮詢醫師:高義盛 現職: 風華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前竹東榮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特約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8.21

  • 雙眼皮術後保養不可不知 手術後護理飲食這樣做!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是社交生活中傳遞訊息的重點,部分民眾選擇做雙眼皮手術或是相關療程,來達到心中滿意的目標,而雙眼皮手術有哪些?更重要的是術後保養該怎麼做?讓這集的懶人包來告訴你!幫你打造水汪汪的靓眼! 一般來說,雙眼皮手術依據個人條件而有不同做法,通常分為縫式與割式兩種;縫式主要是經由工具先模擬客戶所喜愛的樣式去做,好處是傷口很小、不用拆線以及恢復速度快。而割式更能達到多元化的處理,是縫式較難做到的,例如解決泡泡眼和眼瞼肌無力的情形。該如何選擇請在術前和醫師溝通診斷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做。   雙眼皮手術後保養、運動、飲食這樣做 那麼雙眼皮手術後該做那些保養呢?可從幾點下來探討,生活上,在洗臉清潔上不要直接碰水,而是用棉花棒沾食鹽水清潔;若是感到不適或是眼皮腫脹,可以請醫師開立相關抗感染或是消炎的眼藥水。而原本有戴隱形眼鏡的民眾,建議於腫脹退卻至少2周後才開始戴隱形眼鏡。一般人最關心的保養品塗抹,醫師表示先塗抹診所開的藥膏,如抗生素藥膏,待傷口拆線癒合後接著使用除疤凝膠;至於眼霜之類的保養品則不建議塗抹,因為是不是無菌成份一般民眾並不會知道,必須等待完全癒合了才能使用。 另外雙眼皮手術後初期避免劇烈性運動或提重物,以免眼睛周遭的微血管爆裂和瘀青,最好也是2週後才開始運動。若是想做眼部運動,可以閉目養神轉動眼球達到活絡眼周肌肉的目的。飲食方面絕對不能抽菸,咖啡也要少喝、辛辣的食物少碰,尤其是如果吃得太鹹,會有產生水腫的可能。術後多補充蛋白質或是膠原蛋白能加速傷口的恢復。   雙眼皮手術前後的預期落差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沒縫好、割好該怎麼辦?醫師表示,若是發生出血感染或是嚴重眼皮不對稱的情形,請盡快回診來做處理;但避免這些術後情況,最基本的就是術前和醫師溝通,說出自身的期待和想要的形式,確立後才不會有和預期落差的情形產生。 根據上述的雙眼皮術後保養需知,記得按照這些方式,很快就可以嶄露全新的迷人雙眼了!     諮詢醫師:黃昱豪 現職: 義大大昌醫院 國際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學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林才民整形外科診所副院長 大同醫院整形外科特約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醫師 台灣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外科專科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8.13

  • 幹細胞竟能協助植髮 未來極有可能普遍化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有禿頭或是髮量少的人都會有心理上的困擾,尤其是踏出家門的那一刻,即將面對外界與他人交流,外表帶來的沉重感隨之加重……因此部分民眾評估是不是要選擇植髮或是戴假髮,來增加自己的信心。就目前植髮的療程來說,分成FUT和FUE兩種,各有其優點;甚至還有植髮機器人為患者打造精準的技術。不過未來或許不需要像這樣一根根植髮,利用身體內自有的幹細胞或許就能夠達到生髮的效果,只要注射至頭皮,在幾個月內就會看到成果。在國外有不少例子能夠以幹細胞來治療禿頭和髮量少的狀況,對於台灣而言,礙於國內的法規,目前幹細胞療法只有開放部分項目,不過幹細胞植髮這項技術還未完全成熟,在發展完全以前不妨先跟著本期國際新知,一同走進細胞的領域吧! 根據英國的研究統計,男性在一生中最容易得到禿頭症狀的地區竟然是在歐洲,尤其是英國,禿頭男性排名佔全世界前五,而這比例約接近40%;但有禿頭或是掉髮的民眾可不用驚慌,現代植髮技術的躍進,可以為大部份的男性擺脫頂上無毛的困擾。不過對於已有的技術來說,手術花的時間長,對於患者來說也可能會造成疼痛感,重點是植入的髮量越多,代表你要花的金錢越多;不僅男性叫苦,對於掉髮嚴重的女性來說,也可說是一筆相當大的負擔。 因此近年來研究人員不斷的投入實驗,DeYarman Medical Group發現了幹細胞的應用,竟然也能夠協助植髮,是利用人體毛囊組織切片,分離出幹細胞,注射至缺毛髮的區域,整個手術療程約莫1小時左右,相較過去植髮動輒達到一天來說,時間是減少了許多;但要看到成果需要2到4個月不等,才會看見毛髮真正覆蓋的效果。但是採用幹細胞植髮療程並不需要恢復期,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注射時出血和留下疤痕,相對於傳統植髮手術來說,是較為輕鬆的。 而根據義大利的研究顯示,使用幹細胞植髮療程23週後約有29%的毛髮增長,但這項療法並沒有受到美國FDA的認證,在美國約有8000萬的人有落髮及禿頭方面的困擾,包括各性別和年紀的人,而對於長期落髮或是因為疾病飽受落髮困擾的民眾來說,想要治療可能只能透過私人管道去認識相關療程,是相當的不方便。另外Stemson Therapeutics機構也透過研究幹細胞,將人體的部分真皮毛囊細胞和老鼠的皮膚結合,期望能找出讓毛囊自然再造的方式。 不管如何,對於落髮和禿頭的民眾而言,未來仍然是相當看好的,即便目前FDA還未尚未核准這項療法,但是也有成功的案例已經早早顯示出來,期望未來植髮技術能更加普遍,再造全球醫學界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 1. https://www.thelondoneconomic.com/lifestyle/health/hair-transplant-in-turkey-and-stem-cells/17/05/ 2. https://www.thenakedscientists.com/articles/science-news/stem-cells-fight-hair-loss 3. http://www.sdnews.com/view/full_story/27618493/article-La-Jolla-doctor-utilizes-stem-cells-for-faster-hair-growth?instance=most_popular1 4.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tem-cell-hair-transplant#procedure 5.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s/stem-cell-treatment-could-be-life-changing-for-ms-patients 6.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6/190627171549.htm 7. 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fda-warns-about-stem-cell-therapies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8.04

  • 私密處有異味?其實連乳暈也有狐臭!私密處保養清潔報你知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私密處有異味?其實連乳暈也有狐臭!私密處保養清潔報你知 說到狐臭,不少人認為腋下是其產生的來源,但其實只要是身體有汗腺的地方,就可能有狐臭的可能,而一般人容易有錯誤認知,不認為個人的乳暈及私密處也有狐臭,但這兩個部位的狐臭也困擾了不少人,也讓人難以啟齒向醫生求診,那我們來告訴你成因以及該如何預防,讓你在面對另一半時也能擁有好氣味。 要先知道狐臭,不得不從汗腺了解,人體皮膚汗腺有「小汗腺」和「大汗腺」兩種,小汗腺分布全身,並不會產生異味,大汗腺又稱「頂漿腺」,主要分布在腋下、會陰、乳暈及耳後,當大汗腺排出的分泌物(如汗液)經細菌分解後,產生異味就成為狐臭。   私密處異味 親密愛人不敢接近 私密處異味被發現通常是在男女雙方在親密關係時被另一半告知,但是私處本來就會有味道,私處周圍密集分布著大汗腺與皮脂腺,而且還長了陰毛,又總是被內褲蓋住,所以很容易悶出異味。整形外科醫師顏仲毅指出,相較於男性生殖器官露出體外,女性生殖器官卻位於體內,再加上陰道除了白帶和經血之外,還經常排出各式各樣的分泌物,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以及與皮膚表面細菌結合後,形成獨特的異味。   乳暈「飄香」家中孩童及伴侶走避 其實狐臭也有可能出現在乳暈周遭,整形外科醫師顏仲毅表示,因為乳暈靠近腋下,這兩處都是大汗腺分布的區域,都算是同源的組織,只要汗一多以及沒做好適度的清潔,就容易產生味道,若是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家長想要抱孩童來親近,還會被孩童告知身上有怪怪的味道,當然與伴侶接近也會讓另一半感到不悅,令不少民眾是煩惱不已。   做好私密處清潔保養 手術雙管齊下 無論男女,想要擺脫異味最重要的就先做好基礎清潔保養,除每日清潔外,可使用止汗劑、體香劑來抑制味道擴散,另外穿透氣棉質的衣物,減少汗腺流汗的機會,就有效降低異味發生。尤其在私密處更應注意,男女都要仔細清潔,如果真的無法掩蓋異味,可向醫師請求以手術根治。整形外科醫師顏仲毅提醒,一般最常用的是打肉毒桿菌素抑制,因為乳暈及私密處皮膚薄,不建議使用微波熱能來治療,因為會有燙傷的風險及副作用,多數還是採用保守的療法。   諮詢醫師:顏仲毅 現職: 微美樂診所院長 學經歷: 國泰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國泰醫院整形外科暨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整專醫字371號)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專科醫師(証號298號) 國泰醫院汐止分院整形外科主任 國泰醫院汐止分院門診中心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7.30

  • 隆乳後悔了?隆乳假體會致癌?愛力根全球回收絨毛面義乳

    文/林聖錡 圖/翁嘉妤     後悔隆乳了?隆乳植入物引起致癌淋巴瘤?!愛力根全球回收絨毛面義乳 隆乳是愛美女性最常做的整形手術之一,由於行之有年,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少成功且亮麗的案例,隆乳技術及植入物也不斷推陳出新,廠商和醫師的配合造就了現今的廣大藍海。不過在成功的案例背後,並不是所有的手術、使用的材質全無瑕疵,除了醫師本身經驗及操作技術外,關乎患者安全性的就是義乳使用的材質。 美國乳房填充物製造商愛力根(Allergan)宣布,全球回收Biocell絨毛面乳房填充物,根據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球共有656件確認的「乳房植入物相關未分化大細胞淋巴瘤」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ohoma(BIA-ALCL)案例中,有17名案例是死亡案例。而目前為止,全世界超過3500萬位女性接受過隆乳手術,每年以15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依照這個比例來算,得到BIA-ALCL的比率約為3百萬分之一至3千分之一,這項比率來說是非常的低,尤其以統計來看,會得到淋巴瘤的患者大多屬歐美人士,台灣更是沒有這方面的案例,因此民眾在接獲訊息的當下不用太過擔心。   資料來源: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 什麼是「乳房植入物相關未分化大細胞淋巴瘤」(BIA-ALCL)呢?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謝承翰表示,這是一個罕見的淋巴瘤,被發現在義乳周圍的莢膜之中,全世界發現的案例中,最早是於1997年時候發現第一個案例,但是直到2008年才有證據公開顯示是與絨毛面乳房植入物相關;至於它會不會致癌,這就沒有完整的研究能夠證明是有相關。醫師補充,目前理論是認為可能是因為手術時細菌侵入,導致絨毛面不潔影響到乳房組織,進而產生淋巴瘤。 因此,會發生這類的患者通常不是因為植入物本身,而是手術過程及技術的準則要遵守,例如手術切口的選擇、是不是採用半筋半肉的做法、以及相關過程中器械有沒有滅菌,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當然患者若感到胸部在植入義乳後感到腫脹或硬塊,甚至查覺到任何變化如莢膜攣縮等後遺症,都應盡速諮詢醫師或醫學中心做進一步的診斷。   在發生這項消息後,國內最高主管機關食藥署也說明,過去已發給愛力根BIOCELL乳房植入物相關許可證共三張,分別為娜琦麗矽膠乳房植入物(衛署醫器輸字第019946號)、“愛力根”娜綺麗矽膠乳房植入物(衛部醫器輸字第026658號)、”愛力根”娜綺麗音斯蓓拉矽膠乳房植入物(衛部醫器輸字第031266號)。根據此次美國愛力根總部宣布回收訊息,食藥署也立即要求台灣愛力根公司於7月底前回覆相關回收產品之數量及流向,並儘速於1個月內完成回收作業。 謝承翰醫師再度強調,ALCL並非乳癌,而是長在乳房周圍疤痕組織裡的淋巴瘤,民眾也不必太過恐慌,以為只要是絨毛面就義乳很緊張要去除,事實上不是所有絨毛面義乳都有問題,只是單純部分案例被美國FDA認定為重大疑慮必須下架,而非亞洲地區的民眾也沒有相關案例產生。醫師呼籲如果有疼痛、腫脹等不尋常現象,最好到專業的醫學中心做核磁共振檢查,而不是簡單照乳房X光就可以的,經過多方的檢驗才能確保個人身體的安全。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7.26

  • 除腋毛、抹檸檬就能止汗?除汗觀念大破解

    文/林聖錡 圖/郭佳語   天氣悶熱讓人心煩氣躁,許多人也被汗液困擾,因為濕黏的感覺讓人感覺不自在,因此各種除汗、止汗的方式因應而生,除了基本做到個人清潔外,不少人因不了解自身體質,害怕接受手術,因而聽信一些來路不明的處理方式,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皮膚,所以我們要來告訴各位正確除汗的觀念。   對於汗腺的認識 首先要先有正確認識,廣義的汗腺,包括外分泌汗腺(eccrine sweat glands,又稱為小汗腺)和頂漿腺(apocrine sweat glands,又稱為大汗腺),一般人所說的汗腺,也就是具有排汗散熱功能的汗腺,是指外分泌汗腺,具有分泌汗液、排除身體代謝後不需要的物質,以及藉由汗液的蒸發來調節體溫的功能。當然天氣熱的情況下排出的水分會越多,天氣冷則反之。另外根據個人體質有人汗腺發達出汗多,汗腺少自然分泌的汗液也少。   少汗者是不是生活比較輕鬆 不少人認為少汗者應該沒有那麼多像多和患者的困擾,但是其實少汗者也要注意,皮膚科專科醫師陳怡如指出,少汗者因為不能有效散熱,可能會產生中暑和熱衰竭等現象,除了要適時補充水分外,流汗時也要用濕毛巾來緩和身體的溫度。     聽說抹檸檬也能止汗? 民間都會有一些偏方,謠傳可以止汗,例如曾經有新聞報導民眾聽信民間偏方,拿辣椒、生薑泥來塗抹腋下止汗,還有人使用檸檬,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用檸檬會造成植物日光性皮膚炎,辣椒及生薑則會產生接觸性皮膚炎,皮膚會紅腫癢痛,因此民眾不要亂聽信偏方或是謠言,應去諮詢相關專科醫師才是正確的做法。   接受手術 讓汗液問題不再產生? 陳怡如醫師表示,一般民眾流汗都可以適度清潔,適時使用止汗劑來減少汗液,以及更換衣物來達到身體乾爽的目的。另外施打肉毒桿菌素注射,主要是抑制小汗腺,減少汗液分泌,能治療多汗而非狐臭,效果大約維持三到九個月,屬於暫時性治療效果,需視情況做補打。手術的話則有微波熱能治療,可以破壞大小汗腺,術後沒有傷口,但有瘀青紅腫的修復期,一般視嚴重程度做2~3次,幾乎可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結果。   諮詢醫師:陳怡如 現職: 佳醫美人診所(仁愛、大直)主治醫師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媒體品牌指定御用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7.24

  • 選擇冷凍減脂來塑身 結果可能不是你所想像!?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邁入夏季的同時,男男女女都漸漸換上俏麗、帥氣的服裝來展現自信的一面;無論是露出手臂,或是大方秀出緊實的腹部,不免令旁人好生羨慕,要如何才能擁有像他人一樣的好身材呢?剷除身上的脂肪和贅肉是必要的,選擇適合的療程就是消滅脂肪的第一步,在眾多的療程中,非侵入式手術減脂為大多數民眾所喜愛的方式之一,冷凍減脂正是屬於這類,也是蠻夯的非侵入手術減脂選擇,不過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冷凍減脂療程可能不若一般民眾想像的簡單,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跟著本期國際新知來瞧瞧! 冷凍減脂原理是透過機器,針對皮下脂肪細胞予以低溫處理,藉由低溫效應來殺死脂肪細胞,讓它沒有作用力了之後來達成減脂的目的,約在2個月之內就會呈現出民眾想要的效果。從腰部、腹部到大腿或是手臂等等皮下脂肪分佈的區域,冷凍減脂都可以操作,可說是非侵入式手術中的王牌。 不過在2018期間,美國當地出現了極為罕見的案例,一名女子在接受冷凍減脂約2年半的治療,竟然發現體內脂肪增加、以及肝臟出現腫瘤的情形,讓這名女子一狀告上了法院,在經過了調查之後發現該名女子受到paradoxical adipose hyperplasia(PAH)脂肪肥大症的困擾,是一個外觀可見的組織肥大情形,且沒有辦法自行去除,尤其是在接受冷凍減脂治療後會加劇這個症狀,根據美國國家生物科技資訊中心在2014年提出的報告顯示,預估約有20000分之一的人在接受冷凍減脂之後會發現這個副作用,這的確是極為罕見的症狀。 冷凍減脂這項技術是在2010年由美國FDA核准,一開始適用於腹部,漸漸的其他部位也能適用,目前在全世界已超過600萬次的治療,這種狀況在世界各地幾乎沒有太多的案例,也有學者投入研究paradoxical adipose hyperplasia(PAH)與冷凍減脂的關係,針對過去曾有此類狀況的患者來作實驗研究,但目前還無法找到其真正的因素,但是有可能的原因是跟腹部組織和人體本身已有的其他疾病相關,男性的機率更是比女性高。 在做任何手術之前,患者一定要謹記所有的療程都可能會有副作用,再來術前最重要的是與醫師溝通細節,請醫師協助評估適不適合做冷凍減脂;而不是透過諮詢護理師就可以決定的。另外一定要跟醫師詳細說出自己曾有的病史,有些情況是不能做手術的,例如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狀態這些都不適宜。在選擇診所和機器方面,一定要選擇經過國家認證且執行有經驗的診所,不要選擇來路不明或貪小便宜的小診間,避免術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資料來源: 1. https://www.kansas.com/living/health-fitness/article210980119.html 2. https://www.surgery.org/sites/default/files/ASAPS-Stats2017.pdf 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171727/ 4. https://academic.oup.com/asj/article/38/4/411/4627919 5. https://consumer.healthday.com/cosmetic-information-8/cosmetic-surgery-news-157/fat-freeze-complication-may-be-more-common-than-thought-735901.html 6. https://www.foxnews.com/lifestyle/coolsculpting-the-celebrity-approved-treatment-that-freezes-your-unwanted-fat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7.02

  • 韓風式雙眼皮整形 戰爭醫師竟是第一人?

    文/林聖錡 圖/游捷安   美容醫學的進步,讓現今對於美的標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不論是因為遭受到外力而造成的組織破損,或是個人想要提升社交和自信,美容醫學都能協助達成心中的期望。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韓國以美容整形產業聞名全球,不少鄰近亞洲國家都有民眾願意到韓國接受整形;以整形部位來說,雙眼皮整形絕對是亞洲人種的首選,談到雙眼皮整形,一般人絕對不會知道雙眼皮整形是從哪裡發跡的,不妨跟著我們搭著時光機,來探究雙眼皮整形的發展。 根據統計,在韓國約有5分之1的女性至少都接受過美容醫學的療程,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雙眼皮手術,這也是亞洲人最常做的手術;因為亞洲人五官並不像歐美人種那樣深邃,尤其在鼻子和眼睛的部分,而為了在社交上有更多拓展,以及工作上的需求,抑或是不想讓自己看起來無神,影響到自己自信心,便以西方人視為樣板進行雙眼皮手術,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雙眼皮手術時間短,恢復的時間和花費也比較少,重點是患者能達到心中的期望和改造後全新的自我。 那麼雙眼皮手術究竟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發跡的呢?這就要從韓戰說起,韓戰持續期間從1950年至1953年,起因是由北韓進犯南韓,聯合國決議派兵馳援南韓,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調遣聯合軍隊至南韓,展開長達4年的兩韓戰爭。 在此同時Dr. Ralph Millard隨著美國的軍隊來到南韓,來協助在戰爭中受傷的傷兵,Dr. Ralph Millard在美國同時擁有耶魯和哈佛醫學雙學位,師承 Harold Gillies,Harold Gillies被視為現代整形醫學之父,曾經在一次大戰治療許多受傷的士兵,尤其是臉部重建和鼻部的連結;Dr. Ralph Millard從他的老師身上學習到了許多有關臉部重建及置換的技術,因此跟隨美軍到南韓協助治療戰爭期間受傷的士兵。 在韓戰結束後,Dr. Ralph Millard仍隨著美軍在南韓駐軍服務,雖然戰爭停止了,但仍然有許多受傷的士兵需要時間復原,另外還有先天性疾病困擾的孩童,而在這些病患中,唇顎裂是最常見的例子,在當時並沒有南韓的整形或外科醫師能夠進行唇顎裂手術,Dr. Ralph Millard成功的將不對稱的唇顎移至正確的位置,並用臉部其他組織填充不足的部分,也造福了後來許多因先天性疾病困擾的家庭。Dr. Ralph Millard也被報導是第一位在南韓能夠做出成功手術的醫師。 至於雙眼皮手術的起因,源起是當時有一位韓國的翻譯官前來向Dr. Ralph Millard求助,他不滿意自己的眼型,看起來不是對稱的,甚至有點斜斜的,希望Dr. Ralph Millard能幫他把眼形做得比較圓並對稱,經過研究之後,Dr. Ralph Millard決定提寬眼距,接著將軟骨移植到鼻子上;撕開眼瞼的內褶皺、去除脂肪停留在眼睛上方,並縫合皮膚褶皺在一起,最後形成雙眼皮。手術後翻譯官相當的滿意,據報導翻譯官還被誤認為義大利或墨西哥人。 這個雙眼皮手術再度讓Dr. Ralph Millard聲名大噪,許多人更加肯定他的整形功力,慕名而來要做雙眼皮手術,尤其是戰後的女性,有些因為想吸引當時還仍在南韓駐軍的士兵,有些人是因為想要看起來更好看些。在離開南韓之前,Dr. Ralph Millard也訓練當地醫師接續他的工作,他也發表兩份期刊,針對亞洲人眼形的手術探討研究。這項成功的手術對於之後韓國的整型發展,也是當時美軍和Dr. Ralph Millard所沒有預期到的,儘管後來有學者和整形醫師指出,Dr. Ralph Millard不是第一位完成雙眼皮手術的醫師,甚至曾經早在1895年日本就有類似案例,但是Dr. Ralph Millard的貢獻及成就,對於近代化美容醫學,以及韓國整型如此蓬勃發展的現況,都具有無法抹滅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1.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he-most-popular-plastic-surgery-in-korea-2015-10 2. https://www.ajo.com/article/0002-9394(64)92512-7/abstract 3. https://wilsonquarterly.com/quarterly/transitions/eyes-wide-cut-the-american-origins-of-koreas-plastic-surgery-craze/ 4. https://humsci.stanford.edu/feature/stanford-scholar-traces-roots-south-koreas-cosmetic-surgery-surge 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acialplasticsurgery/fullarticle/1150982 6.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61101/word-of-the-day-slit-eyes/zh-hant/ 7. https://www.npr.org/sections/codeswitch/2014/11/17/363841262/is-beauty-in-the-eye-lid-of-the-beholder     *國際新知報導為國外資訊分享,並非國內產品或技術,詳細內容請見資料來源,網路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2019.06.01

美醫誌粉絲團

顧問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 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